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的研究

2021-07-08 08:09谭苗青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时学分游泳

谭苗青,黎 劲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教育部于2006年发文: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1]。学校体育肩负着提高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类学科中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在体育学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根据国家公布的招生信息,目前全国有327所高校本科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期,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体育教育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和建设阶段。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称国标)。各高校依据《国标》,深入分析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结合本校的自身条件和办学特色,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在我国,游泳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中倡导推广的主要健身项目[2]。在建设健康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国标》颁布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重新修订,各高校迫切需要探讨科学、合理的课程构建研究。

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是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三合一,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运动,也是生活、生产、军事活动中十分有价值的技能[3]。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都开设了游泳普修课程,迫切需求构建适应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的游泳普修课程。本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8所体育院校(下面简称为:北体、上体、成体、武体、西体、广体、山体、南体),及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5所综合性大学(下面简称为:华南师大、深大、广大、广中医大、华工)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的研究,为各高校游泳普修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育”两个关键词进行联合搜索,年份设置为2011至2021年,共检索到1698篇文献。而以“高校”“体育教育”和“游泳”三个关键词进行联合搜索时,2011年至2021年发表的文献只有7篇。这表明,国内学者对体育教育开展了不少理论和实证研究,但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的研究不多。

1.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全国13所高校(北体、上体、成体、武体、西体、广体、山体、南体、华南师大、深大、广大、广中医大、华工)游泳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问卷主要包括游泳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学时学分、考核方式、考试通过率以及评价游泳教学大纲、学时学分是否合理等内容。共发放了15份试卷,回收有效问卷14份。学生问卷包括是否喜欢游泳课,是否有必要开设游泳课,是否认可游泳课学时学分以及考核方式、对目前所学教学内容满足感与就业需求等内容,共发放了2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5份。

1.3 访谈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我们通过电话访谈了5位中小学校长,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提供社会需求视角。

本研究将所有调查数据输入SPSS,采用频数统计、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从社会用人、学生就业需求两个层面,探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提出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开设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开设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向以上全国13所高校游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阅该校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展开深入调查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2.1.1 各高校重视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的建设

教育部出台的《国标》,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内容指引着课程大纲的制定。《国标》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训练水平和竞赛管理、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国标》对课程体系的说明是: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构成,其中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4]。学生必须获得必修课程的学分才能毕业。

所调查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均开设游泳普修课程,从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的建设。

表1 13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情况统计

《国标》规定,专业类基础课程,应体现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领域,文件明确了体育类专业均需开设的课程,对总学分有要求;专业核心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类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应体现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或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课程应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和提升就业技能水平。根据社会的需求、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建议把游泳普修课程设为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比较合适。

2.1.2 各所高校分配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有非常显著差异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学分、学时数的分配。学分、学时的安排,体现出课程的学习时长。在调查了解到,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的学分分配不同,分别是2个、2.5个、3个、4个四种不同学分。学时分配显现非常显著的差异,分别有32、48、54、64、72、108共6种不同的学时数。《国标》对课程体系的总学分有规定,对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的学分有较为具体的要求,没有对其中的课程构建、学分、学时数作规定。每所高校具备的办学条件有差异,很难统一规定学分、学时的分配。因此出现了各高校同一门课程,学分学时分配不一致的情况。

表2 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分配学分、学时情况

2.1.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和考试内容存在差异

游泳教师认为:体育类学生学习一项泳姿一般需要8~10次课,以1次课2个学时计算,即16~20个学时。各高校根据学时安排,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学分分配不同,课程教学和考试内容。根据先易后难的规律,结合教学经验,一般学习游姿的次序是:蛙泳→爬泳→仰泳→蝶泳。蛙泳简单易学、学会后可长游,同时可以进行踩水、潜深、潜远、拖带等实用游泳,因此很多高校教学大纲安排学习蛙泳,并定为必考泳姿。爬泳是四种竞技泳式中,最快、竞赛项目最多,学习难度中等,在学时足够的前提下,把爬泳作为第二个学习的泳式。仰泳技术与爬泳比较相似,第三个学习的泳式。蝶泳是四种泳式中最难掌握的,放在最后学习。课程设置为32个学时的,主要学习和考核蛙泳技术,48学时的,主要学习和考核蛙泳、爬泳技术,64学时以上的,主要学习和考核蛙泳、爬泳、仰泳技术。

问卷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游泳考试成绩普遍在80分以上。各所高校70%的任课教师认为本校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学时数比较对应,但有15%的教师认为非常不合理,需要改进。

2.2 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调查

2.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致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游泳普修课程

通过问卷调查,88%以上的学生反映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游泳课,没有非常不喜欢游泳的情况。对表示一般喜欢、比较不喜欢游泳课程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得知因为怕水的心理导致不太喜欢游泳课,但同样认为游泳是求生救生技能,有必要开设游泳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游泳普修课程。χ2检验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游泳课的态度与认为开设游泳课必要性观点之间存有关联(P<0.001),表明学生越喜欢上游泳课,越有认为有必要开设游泳课。

表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游泳的态度与开设游泳课必要性观点的卡方检验

χ2检验结果显示,8所体育院校和5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游泳普修课必要性的态度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P=0.124),均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这门普修课。

表4 13所高校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游泳普修课必要性的卡方分析

2.2.2 社会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游泳教学能力

为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救技能,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2018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切实把游泳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从落实游泳课程、提高游泳场馆建设水平、加强游泳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纳入中考体育必考选项、加强交流六个方面推进,力争基本实现全省大中小学生人人学会游泳。从走访广州市10位中小学校长了解到,每年都有中小学生发生溺水死亡事故,防止溺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游泳。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游泳课程的开设。广州市教育局已经连续4年组织广州市体育教师进行游泳教学能力的培训,广东省教育厅从2019年起组织广东省粤东粤西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游泳教学技能培训。各中小学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双管齐下完善或补充游泳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除广东省以外,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广西、福建等省市,已经把游泳列入体育中考必考科目的选考范围。经查阅近三年社会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信息,发现招聘游泳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要求先考取救生员证,才能考社会指导员证。具备社会指导员证,才能从事游泳教学工作。救生员考试内容包括:25m速游、20m潜远和拖带救生技术,需要考生较好掌握蛙泳和爬泳才有可能通过。游泳社会指导员考试内容包括100m(或200m)混合泳达标和游泳教学能力的考察,需要考生掌握四种泳式和一般的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较好的游泳技术、救生技能和教学能力,考取社会指导员证,才有从教资格。因此非常有必要把游泳普修课设为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也应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

2.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希望游泳普修课程增加游泳教学能力的知识

通过查阅招聘公告,并从中小学校长、中小学体育组组长访谈中确定,目前招聘游泳体育教师时,一般都要进行游泳技术测试和游泳教学能力的考核。游泳教学能力考核的方式有说课、试讲两种。可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需要具备游泳技术、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的结果显示,体院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致认为(P=0.459,P=0.262,P=0.345),目前课程学习游泳技术、救生技能、理论知识内容非常有必要,是就业必需技能。而学生对于游泳教学技能和游泳科研能力方面的就业需求,与目前教学内容满足感之间存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0.05和<0.01)。

表5 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对目前所学教学内容满足感与就业需求的卡方分析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学时不同,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今后有从教计划的,希望在课程里学到更多的游泳技术和游泳教学能力的知识,因此认为目前所学内容与就业需求,在游泳教学能力方面出现显著差异。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理论知识主要是传授游泳技术的知识,几乎没有涉及游泳科研方面的知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有考研需求的,有从教计划的,有提升游泳科研能力的需求,这与目前游泳普修课教学内容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学习游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强烈需要,这与目前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根据目前社会对游泳师资力量的大量需求现状,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教育专业非常有必要开设游泳普修课,课程应设为专业核心课程。

4.1.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教学和考核内容有显著差异,所培养的学生在游泳技术、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救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3.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学习游泳技术、救生技能、游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强烈需要,以增强就业技能,有必要优化游泳普修课程大纲。

3.2 建议

随着社会对游泳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质量要求日益增强,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相应调整。游泳被体育总局列为高危险项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需要考取救生员证和游泳社会指导员证,才能从事游泳教学工作。建议人才培养方案把游泳普修课程设为专业核心课程,64学时,教学大纲内容要求掌握蛙泳、爬泳技术和救生基本技能,学习仰泳和蝶泳基本技术,学习游泳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助于学生考取游泳社会指导员证,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猜你喜欢
学时学分游泳
学习不是“刷学时”
学分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