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学校体育发展策略

2021-11-23 12:57于成喜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

于成喜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00)

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称为“纲要”)是我国第一次在健康领域提出对保障全面健康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政策文件。传统的教育理念始终认为体育是“副课”远远比不上“文化课”重要,其原因是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而升学考试的内容只是“文化课”这种结果导致学校和家庭教育上更加倾向于“文化课”课程的学习,体育教育工作无法更好的开展。客观因素影响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教育,但体育运动精神文化价值观的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终身健身的理念。

1 “纲要”的时代意义

“纲要”明确指出以共建共享实现健康中国,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借助于人民群众开始实施,最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健康战略目标。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于全社会群体和个体生命周期,全社会群体体现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而个体在生命周期对健康的美好生活追求。“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全面融合发展,该文件在第六章中更是把青少年列为开展体育活动重要的参与主体,要求青少年学校体育中要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另外值得注意是该文件对青少年的运动时间有着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明确要求;“纲要”文件是对青少年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更是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健康中国战略对应的主体是全社会群众及其个体生命周期,需求的多样化与需求量的提升,必然带动社会供给方的变革,健康产业如体育产业、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产业等也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收益最大当属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包括健康休闲产业、体育服务产业等等,健康中国战略国策中明确指出坚持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而体育运动产业就是这一属性。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对个体而言有助于强身健体、缓解日常工作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对于社会而言有助于调节社会资源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社会问题,降低社会群体慢性病的发生概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利于社会的稳定[1]。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与祖国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包含了健康和教育两大国家战略,是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所在。

2 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

2.1 青少年身心健康形式不容乐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4的城市男孩是胖墩,伴随肥胖率的提高,青少年的奔跑速度也在下降,男生1000m为例其平均速度下降15s左右相比以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高达40%,其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速度、耐力下降、血压调节机能不良等都是我国青少年存在的问题,相关运动包括立定跳远、斜身引体、仰卧起坐等都趋于下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15%~20%的国际社会的平均水平,具体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控制情绪性、学习性能等方面问题。现在青少年长期受到家庭的溺爱,没有能力面临生活中各种挫折,缺乏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与责任心。现行的体育教育状态下,部分青少年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挑战困难的决心不够、担当与责任不够、坚持不懈的韧性不够,遇到困难萎靡不振,亚健康状态是当下青少年普遍状态[2]。

2.2 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不足

传统的青少年教育中,体育教育一直辅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方面社会舆论的导向制、另外一方面学校缺乏对体育教育结果的硬性检验指标,即使是中考时将体育纳入考试的范畴但是指标值低等因素,这样就导致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虽然现在讲究素质教育,但是就针对体育教育的程度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下,体育教育还没有上升为真正考试指标的范畴。而整个社会的舆论倾向看重青少年的智力文化课程的学习结果,所以通常情况下学校、家庭、社会甚至是学生个人会把资源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这种社会舆论文化倾向下,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只能浅尝辄止。教育观念的滞后与教育体制的落后,导致青少年体育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国内的体育教育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基础性的体育锻炼状态下,没真正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这与国内缺乏相关的体育人才有关,健康中国战略还没有真正的融入青少年教育当中,青少年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念需要学校和社会积极引导。

2.3 体育资源缺乏

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相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足,其中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社区基本不存在体育运动场地,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社区中,虽然配备少量的体育健身场地与器材,但是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性的发展,大多数青少年基本无法在社区附近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就算临近体育场馆,但是体育场馆也是收费状态,并非给青少年体育锻炼使用,体育场馆长年由于昂贵的租金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发展全民健身,发展青少年体育,最基本的是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没有场地和器材如何能形成全民健身文化。纵观欧美发达体育强国,其发达的群众体育大部分原因来源免费与半免费的发达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体育基础设施是青少年体育文化、兴趣的发源地。完整师资力量梯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一项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90%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本科学历以上,但是拥有较高学历体育教师却是不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仅为2.7%,这也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运动场地和运动健身器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都是制约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因素[4]。

中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育资金的不足导致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学校甚至没有体育运动场地更别提体育运动设施,学校只能在室外空地上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学校配备相关的体育设施,但大多倾向于体育竞技,只有少量的体育资源落到普通青少年学生身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的人均体育经费才1~3元,有些农村学校的体育经费甚至为0。在北部地区相关学校的年度体育经费是5000元左右,但是有4000元左右是用在体育运动会上,有些学校甚至不能用现代化的运动器材完整地上完一节体育课程,即使在发达的地区也不能按照最低配置配备体育器材。

3 青少年体育发展策略

3.1 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历久弥新,不因时代、不因年龄改变而改变,广大青少年应当明白体育既可以强身健体,体育还可以为祖国争光、为民族复兴做贡献,有一种体育精神叫永不言败,有一种自豪叫做祖国在心中。体育强国思想深入人心,体育竞技英雄在赛场优秀的表现及其成功加冕后的光荣吸引着无数青少年,一些青少年一开始选择体育训练的道路,但是后期因辛苦而放弃,因此有必要在青少年早期体育学习阶段培养青少年爱岗敬业的精神,做一行爱一行。体育运动是具有合作性的群体运动,本身含有公平、公正的性质,参与者与裁判都应该遵守相关的规则,无规则不成方圆,青少年在体育教育学习中必然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本文认为青少年体育教育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培养,更多的是心性的培养,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毅力、永不言败的性情。作为普通青少年,可能只是在赛场看到运动员比赛的情景,看到他们成熟优美的运动技巧,但是却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而付出的艰辛与残酷,没有看到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又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永不言败,这些精神品质都能在体育课程中学习体会。终身体育思想最早是由终身教育思想演变而来,体育运动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而青少年是最佳的学习切入阶段,因此在当代青少年体育教育阶段,把握青少年学习体育的关键时期,以长远的目光重视对青少年的终身运动思想的培养,达到真正促进青少年终身身心健康的目标[4]。

3.2 深耕青少年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与体育竞技、全民健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是包含体育物质、体育行为、体育运动制度、体育精神的总成。培养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但学校和社会却很少有精力关注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因此培养青少年体育文化注定是漫长且艰辛之路。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的立业之本,是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育文化属于文化属性范畴,文化包含行为、物质、制度,发展青少年体育文化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的努力,深耕体育文化才能真正将青少年体育教育传承与发扬下去。学校体育教育中坚持体育文化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改善卫生与营养条件,另外一方面配备适量的体育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健康中国”思想理解。坚持课堂教学与赛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健康中国”思想走入课堂,另外一方面开展与“健康中国”相关的主题体育赛事活动。

3.3 青少年体育发展路径

3.3.1 完善青少年体育制度体系

强化青少年体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地位,严格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改革创新青少年体育教育,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强化体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形成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青少年体育教育成果短期内无法显现,这也导致当下体育教育不能可持续发展,无论学校还是教育部都出现偏差性的政绩观。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是正确的政绩观,青少年是进行体育教育的最佳阶段,如果错过该阶段,即使花费十倍的精力和财力可能都培养不出优秀的体育人才,这是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当然这需要学校目光长远,摒弃传统的思维遵循客观规律教学。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完善教育办法,真正将学生的体育课程出勤率、身体健康状态、运动技能纳入升学考试当中,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首先,严禁占用学生每学期的体育课;再者,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加强对体育师资力量的培训,同时增加与教师的考核指标;最后还需要建立完整学生健康与学校体育教育督导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内容,真正把每天运动一小时作为督导目标。

3.3.2 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引导

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配合。各地政府严格按照国家针对青少年体育未来颁布的发展纲要,把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首要发展目标,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挥社会媒体的宣传与激励作用,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科学的体育运动观念,健康的人才观念,及奥运会上的体育英雄人物观念,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形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及体育锻炼终身受益的舆论换,调动青少年积极性。家庭方面破除传统的单一的升学考试的观念,积极引导与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当中。整个社会的舆论价值倾向将引导青少年对体育价值观产生新的认知,引导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当中[5]。

3.3.3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无法在体育教育中获得乐趣这是传统体育教育无法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因之一。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加强对外沟通学习已经取得不错成果,也在不断探索利于青少年接受的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在态度上充分认知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方式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培养运动兴趣。

3.3.4 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体育资源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将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预算当中,同时优化学校资源多渠道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校园体育领域,政府和社会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当中。合理化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健身器材的采购使学生人均使用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多元化经营场馆与健身器材,不能出现学生只有在体育课程期间才能使用场地、使用建设器材的局面。政府不仅要负责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更要积极引导社会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4 结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重要时代意义,体现着我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身心健康成长决定社会事业的成败,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志在必行。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完善青少年体育教育体系;另外一方面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优化体育资源,加强社会舆论,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让体育健身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