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的孩子

2021-07-07 13:59孙远刚
安徽文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麻栎堂兄丘陵

孙远刚

丘陵算不上好地方。

不好生活的地方,往往是个好生养的地方。丘陵总是人丁兴旺,孩子成窝,吃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但现在也不是这样了。

年前,我驱车百十里,回了一趟老家。在村口,碰到抱着孩子的堂兄。我问:“孙子?”堂兄说:“重子!”堂兄结婚早,儿子孙子结婚都早,他六十出头已经带上重孙。儿孙都在上海打工,也在上海安了家,堂兄骂:“日亲妈的,这些东西都不回来了。”

堂兄老了。

当年,堂兄是村中孩子的领袖,带领着我们和邻村的孩子打石头仗,石如飞蝗,被砸中的头破血流,嗷嗷乱叫。如今村中再也找不出一个闯祸的孩子,也看不见追打孩子的母亲和一声接一声气急败坏的咒骂。

堂兄一直生活在原地,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一说起“现在”就生气。

“现在做田连个锄头都没有,背个药水筒子打除草剂!

“现在下地,骑个电瓶车,不像去干活像去看戏!”

又讲到气候和环境:

“原来冬天大牯牛都冻死了,现在冬天蚊子都冻不死!

“原先这条河里小鱼小虾的,淘米篮子都能舀到,三岁伢子下水都能摸到鱼……”

堂兄是个木匠,吃过几年咸菜饭,学得一门好手艺,特别是“隔”(割?)得一手好“材”,远近有名。村中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睡上立新做的棺材”。“立新”是堂兄的大号。禁止土葬的政策落地,堂兄失了手艺,断了财路,在村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丘陵田小,他和堂嫂除了带孩子,还捡些零头碎脑的田来做。丘陵红壤,颜色好看,能开染坊,但瘦瘠,种庄稼不出货;红土性黏,沾锄头,田不好做。可他们总是把田做得角到边齐,把庄稼伺候得漂漂亮亮。勤劳,谨小慎微,能吃苦,犟脾气,爱贫嘴,堂兄是典型的丘陵人。而我在外面飘荡了多年,只能算个“非典型的丘陵人。

“人越来越懒了。以前这时候,山上都能看见双衣花了。”堂兄想表达的是“人勤春早”,肯做会累的人,春来得更早。

“双衣?”我刚想查问这久违的“发小”,堂兄却说:“现在很少见了。”

从一九八三年读中专开始,我就离开了村子,这些年,辗转了好几个乡镇,走来走去,兜兜转转,似乎是走出去了,但走出去的只是村子,从未走出丘陵。我一个干了几十年农技员的老同学说:“丘陵的路,缠腿,道不好走。”老同学说得隐晦。他也是丘陵之子,酒量大,能睡,清醒的时候,也沉默得像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

人这一生,喜欢在山顶上跟自己分手,上山的时候低着头,一个劲地往上爬,只有下山的时候才频频回头。“狐死必首丘”,屈子若是得意,写不出如此深沉痛彻的句子。家山沒有风景,荒岗也从不丰饶,却时时让我牵挂。我想为丘陵写点什么,却一直迷茫于它地貌的复杂、气候的中庸、物产的零碎和人心的叵测,拿捏不准也就无从下笔。无意之中,堂兄的一句话,我似乎有了灵感。

“双衣”也是丘陵的孩子。

隆冬的天底下,一条蜡样的河湾,静止不流。在河与南山之间,有些歇冬的田块,在河与北山之间,稍高的地势上面,有些散落的人家。冬日里的人家最像人家。

滴水滴冻,母亲刚把湿衣服晾在门口的索上,转身进屋,衣服就冻成了硬邦邦的壳。

家中。大门上的每条缝都用裁纸糊上,不给风留一丝缝隙;堂屋中间的泥地上,挖了一个四方形的火塘,里面烧着树根,火塘上方是一个火吊子,用铁链缭在梁上,火苗舔着吊子底,大梁熏得漆黑。

父亲拾粪归来,在石砧上面锤干草,干草锤软和了好搓草绳,开春要用。劳动是他驱寒取暖的方式。军人出身的他改不了出操的习惯,大冬天的,踩着大白霜出门,全村第一个,只是将“一二一”改成了拾粪。父亲会理发,会拳脚,会修剪果木,会用搭网捕鱼,会用苦楝树的根熬汤给我们驱蛔虫,他还用薄膜在院子的一角搭建了一个阳光棚,让我们在太阳下沐浴。父亲要带我们“出操”,母亲惯着我们,叫我们别起来,好不容易捂热了被窝,早饭就在床头上吃,先铺一块围腰,再盛一碗山芋粥递到我们手里。

拾粪回来的父亲说,山脚下看见双衣花了,这天冷不到哪去了。

双衣开花在旧历年的前后。它是丘陵一年当中开花最早的草本植物,和腊梅花前后脚。赶上暖冬,冬至上坟就能看见双衣花了。先是从冻土里撇出两片很厚实的叶子,叶中间挑一根瘦弱的茎,茎很短,顶端开一朵白盏黄蕊的六瓣花,贴着地面,像是贴着水面的睡莲。

双衣是乳名,它的学名叫“光慈姑”,是一味中草药,因为开花早,丘陵的老少都叫它迎春花。敢为天下先的,一定都有天赋异秉,双衣也是,它的花和叶都有一层厚厚的植物脂肪,埋在地下的双衣果(块茎)也穿着一棉一夹两层“衣”。

人们常说“九尽花开,冻出尿来”,九未尽,花却开了,不惧冬的淫威,独骑闯关,笑傲江湖,双衣花是那样地勇敢。记得一位忆苦思甜的大爷,曾动情并自豪地对我们诉说:“六零年,过粮食关,我靠一柄山锄(挖双衣果),救了一家人性命,双衣花是我们穷人的花!”

是啊,在草都不敢露头的寒冬,双衣花开,吹响了向严冬冲锋的号角,鼓舞着人们:严冬将尽,春光不远,也许就在明天吧,穷人可以不愁了。

等到花开天下暖的时候,双衣花反而不见了。它们早在清明之前,就花落蒂结,用一个蒴形的果,收藏着自己的种子,纷披的长叶,也随风作草,不久也悄然地落下了。

不再是花的双衣,在泥土里猫着,等待着。等冲田里的早稻扬花,等早稻落场,等乡间四月连枷响,等丘陵人家的孩子捧着比脸还要大的蓝边碗喊饿的时候。春脖子长,满地都是“吃死老子”的半大小子。这段时间,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出来的父亲,也躺在床上叹气,夜里涧水哗啦哗啦地响,搅动得人心神不安。他最怕听到的是母亲的量米升子刮米缸的声音,只可惜那一河滩上的卵石变不成软乎乎的馒头。这时候能帮一把的就只有双衣了。双衣是百合科植物,有石蒜一样的块茎,清明前后就能起获。人们纷纷上山挖双衣果,回来和米同煮。“双衣粥”特别的浓稠,特别地扛饿,吃进嘴里,绵绵的,糯糯的,也别有风味。对于年年都闹一次的荒春,对于“牙齿敲敲一大捧”的丘陵人家,双衣果岂止是好吃,简直就是及时雨宋公明,是救荒的恩物。

大姐和二姐已经能够分担一点家务了。从早春到仲春,她们一直在寻找,寻找着每一块泥土之下的密藏。她们有灵敏的嗅觉,能嗅出那些眼睛尚未发现的东西,这是饥饿和丘陵的双重叠加,培养出来一个个食蚁兽般的鼻子,为丘陵孩子所特有。春来昼长,放晚学后太阳离山顶还有一丈高,她们身背篾箩,肩扛山锄,嘴里啃着一根生山芋上坡。丘陵是个草盛的地方。草长齐后,双衣完全转入地下,这时候的双衣果已经圆气,籽粒饱满而充盈。双衣果喜欢聚族而居,找到一棵往往就找着了一大家子,双衣果结得不深,在地下十到十五厘米的地方,红壤的板结和逼狭的石头缝里,它们也能很好地生长。百姓不耕不种,不薅不锄,到时候就来收获,它们也不见怪,它们是自然的馈赠,是上天派来脱生民于饥馑的,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大姐和二姐选中一块地方,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二姐先挖一锄头泥巴凑到鼻子尖嗅嗅,又让大姐嗅嗅,嗅到了,就像垦荒一样一锄合一锄地挖过去,穿得棉裹裹的双衣果被挖出来,像一个个呆萌呆萌的小棕熊。双衣穿着两层衣,剥开外面一层沾着红壤带着土腥味的棕红色“皮衣”,露出里面雪白的“府绸衬衣”。看这穿着,外头,一副富家子弟的派头;里面,一个青衿白袷的读书郎。剥开内层,才露出它光溜瓷实的仿佛一敲当当响的肌肤,羊胆一样的形状。将它们晒干了,就是药材光慈姑的干果,用以入药的部分。《中华本草》等医书上都说,光慈姑“味甘,性温,有轻毒”,“有散结、化瘀之功效”。那些年,只知道饿,只知道它和山芋、芋头、土豆等一样能吃,并没有将它当成什么名贵药材。把天物当敝履,现在想来,真是罪过。贫穷自带三分轻毒。

草盛苗稀的歲月,丘陵用它并不宽广的胸怀展现出极为慷慨的一面,如今我们阔了,它反倒吝啬了。丘陵的光慈姑资源已经匮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正如我堂兄说的:“很难找到了!不过,现在人也不指望它来生存了。”

双衣干果舂成的粉,是止泻良药。取出两勺双衣粉,冷水勾芡,用开水,一冲数调,就是一碗绿莹莹的挂片糊,吃进嘴里,泥土的气息中有丝丝淡淡的甜。孩子们都吃过那一碗浓稠绵密的双衣糊,体验过它食药兼备、药到病除的神奇。就是不拉稀,有时也冲上一碗,当粥喝。暮色中,大姐命令我们剥双衣果的第一层“衣”,她剥第二层,第二道工序比较精细。双衣果丢进瓷盆里,“当啷”一声响。当啷当啷,半天“当啷”,明天早上的粥就浓稠了。有“双衣”护身,艰苦的日子也有了亮色和回声。

那时不知道它的大名叫“光慈姑”,丘陵的孩子真该感念地叫它一声“姑”。

惊蛰一声雷,蜈蚣便从冬眠的梦里醒来。它们是春天的孩子。

枯树叶一样颜色的山蛙,在林下跳跃,四脚蛇顺着蕨类或麦冬草的茎叶,跑得比兔子还快。江淮丘陵的蜈蚣,红头,黑盖,淡红色的肚子,橙红色的脚,蠕动爬行,百足协调一致,节节向前,像行驶在弯道上的一列慢车。蜈蚣是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喜欢躲在石头底下休息,夜间外出捕食。

翻蜈蚣的人带着两齿的钉耙,柄上系一个用布头缝制的松紧口的袋子,顺着山脚走,顺着山沟走,顺着山梁走,一路走,一路翻石块。早年蜈蚣好翻的时候,平均每十块石头就有一块下面藏着蜈蚣。石头移走,蜈蚣见光,惊慌地逃走,可是已经迟了,它被钉耙的一齿按住,扭过头来,用浑身的“脚”抱住铁齿,用毒牙啮咬着齿尖。捉蜈蚣的人伸出左手,连脖子带头地掐住它,又腾出右手,用指甲一边一下,切断它的两颗黑色的毒刺,缴了它的械后,将它塞进布袋里。

暮春,空山无人,草深叶密,这时,某一条山沟里传来哗啦哗啦翻石头的声音,打破了春山的寂静,有人,那一定是一个翻蜈蚣的人。翻蜈蚣的人是有路的,路在心里。一群人进山后就分开了,各走各的路,胆子大的,专挑那些人迹罕至的孤深洼子里去,或是孤坟野地,会有很多的收获。胆子小的妇女和学生,只敢在离道路村庄近的地方,这些地方通人气,有事能喊得应人。可这些地方的石块被人翻了很多遍,收获很少,但只要是一夜新雨,石头下面也会再藏蜈蚣的。

初中时,读柳子厚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奇毒,但可入药。“太医以王命聚之”,于是,有蒋氏三代冒死捕蛇以抵赋税的故事。蜈蚣也是有毒的,也是可以用来入药的,一条“蛇”顶一年的赋税,一季蜈蚣的获利比一季水稻的收入还要强,这又带点富贵险中求的味道。

吃了早饭,翻蜈蚣的出门。刚下了一场雨,山路光亮,泼了油一样地湿滑,树叶草尖挂着豆大的水珠,像是漫山遍野长满了眼睛。涧水一直在涨,快要淹没过涧的一溜墩石,用脚尖点着省略号一样的墩石过涧,有一点草上飞的感觉。

过涧即进山,一行人走在窄窄的山路上,自动走成前后脚的一列细细长长的队伍,跑在最前面的是一条黄狗,是隔壁嫂子带着壮胆的,队伍中间夹着一个初次上阵的孩子,一张脸小小白白的,小书生模样。

队伍散开后,山中不见人,只听见钉耙和石头的碰撞声。不到半天工夫,山沟里传来那孩子的哭声,嗷嗷大叫,肯定是被蜈蚣咬了,疼得很。附近的嫂子赶过去,捉住那只受伤的手指,挤血,吹气,掏出一只雪白的奶子,往那有血眼的地方挤了几滴奶水揉一揉。见孩子不哭了,她扣上纽扣,从自己的袋子里扯出一条蜈蚣,让它在地上逃跑,然后用自己的耙子按住蜈蚣,给孩子做了一回捉蜈蚣的示范。要领是胆大心细和稳准狠,怕它,犹犹豫豫的,肯定是要被蜈蚣咬的。受了嫂子的奶水,孩子的痛缓解一些,但手指肿了,手臂木木的,腋下和大腿根的淋巴结也出现了。嫂子说不要紧的,一个对时就会好的。山里的孩子,谁没有被蜈蚣咬过啊,都有这个经验,咬一回就过关了。

活人不易。人这一生,危机四伏,疼痛不期而遇,怕痛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当年那个被蜈蚣咬得哇哇乱叫的男孩,半百之后再见到邻家嫂子,那个浑身散发着乳香的嫂子已经是一个年逾六旬的看孙婆了,眼皮之上都是时间的刀痕。终极伤害的,是那些毫不痛痒又面无表情的时间,这边呱呱坠地,那边倒计时的秒针就滴滴答答地跑开了,谁也脱不了,谁也不能抱怨。它是温水,我们是蛙。

翻蜈蚣回来的人,用开水将袋子一浇,袋子里吐沫横飞的辱骂和惶恐不安的走动销声匿迹。被烫死的蜈蚣,倒出来,纠结着,弯缩着,散发出一种奇异的药香。这时,用两头削尖的篾黄,将它们一一绷起来,节节拉伸,身体绷得笔直,像是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放在窗台上晒干。苍蝇是不叮死蜈蚣的,只有蚂蚁会抬着蜈蚣的残肢,“哩哟哩哟”地回家。

晒干后的蜈蚣才拿去卖,卖到镇上的药材收购点去,最大的五分钱一条,中等的两分半两分不等。收购点的柜台上有刻度,但那个收购药材的老头不用,只凭眼力分等级,只有产生争议时,才用那刻度去量。后来,十厘米大蜈蚣的价格已经涨到一块了,行情好的时候能到一块半一条,一季蜈蚣,能给丘陵人家带来上万元的收入,很多人家靠翻蜈蚣盖起了小洋楼。只是那时,我已离开。

年少听不懂比喻,听人说“秋老虎”,我就真的认为来了一只老虎。就像很长时间我都认为星星只是夏夜才有。这是天黑就上床造成的认知缺陷。

虽已立秋,中午还很热。那时的砂石路两边没有树,只有一人多高的蓖麻。蓖麻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挡不住太阳。路上走着几个卖栗子的孩子。几个蔫头巴脑的孩子,吃力地拖着双脚,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黑影,心里才有少许的凉意。才上路,大伙儿还摘蓖麻籽打仗,你砸我一下,我丢你一下,渐渐地,不打也不闹了,一人摘一片蓖麻叶遮阳。

饭佛庵的山坳里有一片麻栎林,少说也有两千株大麻栎,最大的一棵麻栎王,有一百五十年的树龄,二十米以上的高度。每年春夏,它率领着栎子栎孙,织就百余亩的浓阴,家养着一万只鸣蝉,秋后积十厘米厚的落叶,落十万棵麻栎果。

不知道是为什么,有几年供销社开始收购栎子,不是能吃的板栗,是麻栎的果子,收了几年,又突然不收了。麻栎树三四月开花,六七月份挂果,一个绿色的栗碗里结一枚绿色的果子,九十月份,果实成熟,脱离栗碗,掉下来,滚了一地。果尖深绿,蒂部淡绿色。供销社收购组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收购麻栎,栗壳八分钱每斤,栗仁一角五分钱每斤”。于是,秋后的麻栎林里会有十几个孩子,像小松鼠一样,骨碌着两只眼睛,在贴着树叶的地面上捡栗子,捡到了丢进自己的竹篮里,一颗颗碧绿的栗子,在竹篮里折射着夕阳的散光。

法国作家让·乔诺曾写过一篇小说,叫做《植树的牧羊人》。写的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带着一条黄犬,在普罗旺斯的阿尔卑斯山的荒原上放羊,边放羊边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种白桦,白天放羊种树,晚上就在油灯下精心地挑选橡子。每晚挑选一百颗,用水泡一泡,第二天种下。养羊会毁坏树苗,老人又改成养蜂。五十年后,荒原变成了绿洲,废墟又变回了村庄,风软和了,水也有了笑声。这个故事很让我神往。我没见过橡树,但我知道,橡子和我们小时候捡的麻栎一模一样,东方的麻栎和西方的橡树应该是远亲,或者说橡树就是我们麻栎远涉重洋的兄弟。只是和老人比,我们是自私的,是小小的破坏者。麻栎一年艰辛的孕育,生下了一粒粒种子,本心是让它们投入大地的怀抱,深入泥土之中,再次萌发,成长为参天大树,最终蓊郁成一片麻栎林的。可我们却劫走了它们的孩子,让它们的“造林计划”一年一年地落空。人性本善,可是人往往要自带轻毒才能活着,轻毒是底线下面的一条线。

走进供销社的大院,药材收购组在里面的一个跨院里。穿过有刺鼻气味的化肥仓库,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的竹篮放在柜台上,排成排。收栎子的老钱是个鸡胸很严重的老头,穿着白色的老头衫,两块肩胛骨高高地戳着。他从竹躺椅上爬起来,扇子一摇一摇地从柜台里面走出来,掀开苫在竹篮上的布,挑出一粒来用牙咬开。他要验验干湿,不干的栗仁要晒,否则会上霉。二姐背着一只口袋,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在地上,那是她积攒的药材:一堆洗净晒干的红根,一捆刮了皮的姜黄色的桔梗,还有一点徐长卿。红根有四棱的茎,秋后开淡蓝色的花;桔梗开五角星的喇叭花,蓝紫色;徐长卿是一根细草儿,有相对庞大的根系,散发出很浓烈的仙气,一闻就知道它不同凡草,所以它有人一样的名字。

必须要说说我们的学校了。顶峰的时候,它有一百二十人,靠着一块悬在屋檐下的犁耳召唤。犁耳一响,一百多人放出来,穿着大人的衣服,背着瘪瘪的书包,四五年级的学生在书包外面挂一把算盘。

学校是以前财主家的麻行,雨天,天井院子里有积水,积水里有土蛤蟆,还有“癞大姑”,它们经常会不知死活地跳过高高的木门槛,在教室的桌腿间蹦跳。

校长是个瘦高的男人,略驼背,若蓄须,很像希特勒。只有校长一个人住校,其他的老师放学就回家。有一个总会用一把锋利的镰刀给我们削铅笔的老师,他喜欢挑一担粪桶上学,粪桶就放在班级门口,放学后舀一担粪挑回去。描红课都在下午的第一节,没带毛笔的同学就到屋后的山上去摘合欢花。春夏正是合歡开花的时节,摘一把合欢花,合欢花蘸墨,正好是一个“毛笔头”。

若是雨下得不开天,上午会多加一节课,并告知下午不用来了,这叫“连堂搅”。

冬天用薄膜蒙窗户,透过薄膜能看见窗外的风和在风中抖动的树枝。校长很为他的薄膜操心,几次三番地对我们申斥,要爱惜它,不准用手去摸,摸坏了,全班跟着受冻。刚钉上的薄膜还没坚持到放晚学,一个叫汪冬牛的男孩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用手去摸,结果摸出了一个小孔。班长迅速报告了校长,校长来了,看到那个洞,鼻子都气歪了,说:“我看你这条老牛是过不了冬了!”校长来之前正在改作业,戴着一副牛屎一样颜色的眼镜也没来得及摘。他家里的成分高,和谁说话都是笑模样,是有名的“笑面虎”,这一回许是真急了。

父亲从上沿墙上摘下了鸟铳,用一块油布精心地擦着,擦得枪管和“大鸡头”锃亮,桃木做的枪托也油光可鉴。雪一直在下,可是还没有封山,冬猎还不到时候,须等到山上的獐子和野兔断了顿,才肯靠近农田和村庄。

擦好了抢,他又蹲在门口,借着亮光,将麻袋里的山芋干倒出来,一一挑拣。白生生的留着明年春天煮粥,那些因为下雨没来得及收而生了霉点子的,则单独装在一只口袋里面,等哪一天赶集,去县酒厂设在集上的门市部去换八毛二一斤的地瓜干子酒。

冬天是火的季节,人需要火,火需要柴草。

前文几次说到丘陵的草盛,丘陵是不缺草的。可正份的草是要卖钱的,自家烧锅的燃料需要另找。山林是集体的,留给孩子们发挥的余地很小,但这么大好的闲冬,什么也不做,显然不是丘陵人家的教养,也不符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信条。二姐将一柄托刀捆在竹竿上,带领着我们去打松节和捣松果。松树林在后山,郁郁葱葱的一大片,似乎在等着下雪。松林总是很干净,风也很干净,林下只有一株株山茶,接收着斜射进来的阳光。松树节是松树砍枝后留下的节,枯干了,一碰就落;松果也枯干了,绣球一样挂着灯笼,有的干脆落在地上,捡起来就好。二姐昂着脖子,眯缝着眼,举着托刀,站在高高的松树下,敲松节,捣松果,我们追着顺坡滚落的松果儿,捡到了,放进篾箩里。

高大有鳞的是黑松,粗壮矮小的似乎永远年轻的是马尾松。气温到零下的时候,马尾松的松针间会渗出晶莹的松糖,远看像松针卧雪,吃进嘴里,很甜也很鲜。我们折下一颗,拔下松针,一根接一根地放进嘴里,用舌头一找,吃了松糖,再把松针扔掉,吃得多了,舌头麻了,嘴染成了绿色。

我们曾在松树林里发现了一具鹰的骨架,躺在一堆褐色的羽毛中。二姐捡了几根长长的翎子,打算凑凑,做一把羽扇。只是我们再也没有遇见过。

山寒水瘦。丘陵的鹰是小型猛禽,被叫作“鹞”,它是那个飞得最高远的孩子。

责任编辑 黄月梅

猜你喜欢
麻栎堂兄丘陵
麻栎果实的开发利用及培育探究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麻栎种源1年生苗生长特性比较
定向培育措施对麻栎生长的影响评价
良心的指引
堂兄故事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拖煤的堂兄
豫南麻栎优良类型选育及薪炭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