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平民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显著成效,开创了明朝初期的盛世,倡导大臣写“短平快”式的奏章便是其中一例。
在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写奏折时,大都沿用官样文章,套话连篇,使得奏章冗长而无实物。时间观念较强的朱元璋对这种“假大空”式的奏折,很是反感。
明洪武八年秋至九年初夏(公元1375-1376年),大明境内出现了水灾、洪灾和地震。古人迷信,认为这是“老天示警”朝廷“失政”。于是,朱元璋颁布诏书: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官吏,都可以上书进折,指出朝廷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以便矫枉过正、修改政令,求得老天的“原谅”。
当时,刑部侍郎茹太素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折,在朝堂之上由总管国家政务的中书省官员王敏读给朱元璋听。奏折前面写得很长,朱元璋听了半天也没听出重点讲什么问题。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是位勤政的皇帝,每天要听、看200多道奏折,处理400多件军国事务,所以他的时间观念很强。又听了一会儿,朱元璋实在听得不耐烦了,便打断了王敏,质问道:“茹侍郎到底想说什么事情,直接捞干的讲!”王敏这才把奏折翻到最后,念出了奏折的正题:建议朝廷采取五项措施,赈济灾民,度过灾荒。这五项建议不过区区500字,仅占奏折的1/5,而前面的4/5则全都是官话、套话和与中心无关紧要的一些官样公文。
朱元璋看完奏折后,觉得茹侍郎提出的五条建议中有四条很有道理,便宣布:五条建议采纳四条,提得好,赏;奏折写得太长,废话太多,罚。于是当场将茹太素狠揍了一顿。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颁布诏书:今后官员在写奏折时,必须言简意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许写些空泛无实的套话。虚话、空话,只能是耗时费力、于事无补。同时,他还命令中书省制定一个官员上折的统一格式,限定奏章的字数,要求奏折必须写得简明扼要、言之有物、挤掉水分、不讲套话。违规者,严惩不贷!
此令一出,举国震动。从这以后,全国官场的公文写作风气骤改,“短平快”成为明朝初期官场公文写作的主流风气和明显特点。
奏折“减肥”,不仅节省了笔墨,也节省了写作和批阅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它倡导了一种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官场作风,于今读来,依然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法海是神话故事《白蛇传》中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的一位具有收妖法术的高僧。《白蛇传》作为中国古代经典的神话传说之一,曾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而法海大都被描绘成一个多管闲事、心胸狭隘、专事拆散他人姻缘为能事的“恶僧”,且这一负面形象深入人心。但据史书记载,法海并非小说杜撰人物,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只是与小说、荧幕中的形象大相径庭,真实的法海其实很冤枉!
法海俗名裴文德,乃唐代名相裴休之子。裴家世代信佛,裴文德自幼接受了家族的佛学教育。据《金山寺志》记载,裴文德少年时受父命去湖南沩山修行。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皇子得怪病,久治不愈,时为宰相的裴休为讨好上意,便在湖南宁乡县境内建了一座密印寺,送自己的儿子裴文德代皇子出家,以赎皇子之疾。寺中的主持灵佑禅师赐名裴文德为“法海”。
法海在寺中修行多年后,受师傅之命游历四海,后来在江苏镇江浮山的一片荒林中“驻锡禅修”。当地在东晋时曾建过寺庙,但后来毁于兵燹。法海决定在当年废墟之上重建一座泽心寺。
在建庙挖地基过程中,挖出了一批黄金,法海禅师将黄金交给了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朝廷,唐宣宗大为感动,敕令将这笔地下财宝全部用于建造新庙宇,同时朝廷又拨出了大批银两供修庙之用。皇帝还将新建的寺院敕名为“金山禅寺”,法海便是金山禅寺的“开山初祖”。
法海后来一直在金山寺修行,并且不断进行扩建,最终将金山寺建成当时江南地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禅宗丛林。据史书记载,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位居清代四大名寺之首。法海,也被史书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这段史实,明人陈谦所著《讷庵随笔》、清末《丹徒县志摭余》中,均有备述。
据说,当年金山寺旁边有一个山洞,里面藏着一条巨蟒,经常为害附近百姓。法海冒险将蟒蛇引出山洞,赶到江中。关于这段历史,宋代诗人张商英以诗记述:“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此诗被制成楹联,至今仍挂在法海禅师禅修洞”中。大概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就是受了这件事的启发,而演绎出了一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最终由民间艺人逐步演义,才形成了《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吧!
文学作品毕竟是演义,而不是史实。
历史上的法海禅师是一位大德高僧,对中国的佛教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是深受江南民众景仰的“开山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