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丽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接收治疗的98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分别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IgA、IgM、IgG水平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对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中医;西医;临床疗效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儿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等的滥用,导致细菌、病毒具有一定的抗药性,药物治疗时间长,因此,如何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降低由于长时间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中成药治疗一直以来具有药性温和、疗效高、不良反应低等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中成药治疗更有利于降低患儿复发率,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接收治疗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9例,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2±1.4)岁;对照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_3±1.3)岁;两组患儿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前患儿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两组患儿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治疗,采用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H10960218,0.25g×6片),每日3次,每次12mg/kg治疗,头孢唑肟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0113,1g)每天1次,每次1g;头孢呋辛钠(齐鲁制药,H21020021,15g),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山东鲁抗医药,H53021940,0.375×6片),每12小时15mg/kg。
1.2.2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Z20053532,6袋)治疗,3-6岁每天2次,每次1袋;6岁以上每次2袋,每天3次。另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方式为: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药物包括白芥子3g、白芷3g、细辛3g以及甘遂5g,将其全部研磨成粉状,使用醋调和,搓成丸状,撒上少许姜末,将其分别使用胶布粘贴在大椎、天突、肺俞等穴位,每6h一次,直至患儿局部皮肤泛红,2次贴服时间间隔3d,使用微波照射,贴服时间为1min。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有效:患儿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无效:患儿治疗后其各项身体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或缓解,并出现症状加重情况,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以及有效总和。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发热、咳痰缓解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消化不良总发生率。
免疫球蛋白变化:包括IgA、IgM、IgG水平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進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分析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IgA、IgM、IgG水平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3。
2.4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等感染,或接触到已经污染的用具,当患儿身体免疫力降低,抵抗力较低时可由已经存在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增加导致耐药菌株增多,院内感染包括肠球菌等的感染增加。患儿感染后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等为临床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咽喉部水肿,造成呼吸困难,也可引起声带水肿等症状,因此需及时对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西医治疗中,小儿呼吸道感染者多采用抗感染治疗,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儿采用雾化类药物帮助缓解呼吸道痉挛现象,使用祛痰类药物提高患儿排痰能力,促进肺功能康复。但有文献研究表明,小儿身体较为虚弱,西药治疗虽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对患儿的身体损伤较大,不利于患儿康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等功效,属于中成药,用于症见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等患儿。其主要有麻黄、金银花、鱼腥草、黄芩、苦杏仁以及板蓝根等中药组成。方中包含的麻黄、甘草以及石膏等中药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等中药,甘草也可帮助调和方中诸药;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心凉透表等功效。黄芩、鱼腥草等中药具有清泻肺热等功效,知母、麦冬等中药具有泻火滋阴的功效。将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使得肺热得清、肺气得畅,咳喘诸证自平。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措施,利用药物的穴位刺激以及当时气候对患儿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达到内病外治的中医治疗理论。将治疗药物采取穴位贴服能够明显加强药物吸收作用于肺和气管相关受体,且在患儿身体免疫因子表达中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将贴敷时间安排在三伏天,此时阳气最盛,患儿身体皮肤气孔开张助于排汗泄热,而在此时间采取贴敷治疗,将药物由体表引入经络,透达脏腑,将痰湿、阴邪驱除体外,发于体表,汗出而解。而正是由于将中西医联合治疗,通过联合治疗优势互补,减少患儿治疗时间,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长时间大量使用西药治疗对患儿身体造成的毒副反应,也可明显减少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可见,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更高(P<0.05),可见,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此外,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单独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剂和贴敷更有利于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少由于长时间用药对身体造成的毒副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IgA、IgM、IgG水平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西医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患儿治疗后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对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