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凤燕,陈莎,郭丛,邸继鹏,刘艳*,刘安*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金水六君煎是常用的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经典方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列为第58首。《目录》中明确了该方的出处、原方描述、制法用途及剂型,为经典名方开发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之处。例如,多基原药材的选择、熟地黄和炙甘草等饮片的炮制方法、剂量的换算、应该如何保证制备方法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等都是需要通过处方考证和历史沿革研究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本草考证和整理现代文献综述,系统梳理金水六君煎药味基原、饮片炮制、剂量配比、煎煮方法及临床主治等信息,最终核实各药味在不同历史时期基原及炮制的变化,为经典名方的高质量开发提供参考。
金水六君煎出自明代张景岳著《景岳全书》,为“新方八阵·和阵”首剂。原文记载:“当归二钱、熟地三五钱、陈皮一钱半、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水二盅,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1]20,主治肺肾虚寒证。查阅资料发现,《景岳全书》为最早记载金水六君煎的著作,且该方在《景岳全书》中应用广泛(表1)。其他如吴仪洛《成方切用》、洪缉庵《虚损启微》、张秉承《成方便读》等著作中金水六君煎皆摘自《景岳全书》原方或根据《景岳全书》原方的药量加减得到(表2)。因此,自明代起历代医家相继参考运用金水六君煎。
表1 《景岳全书》中金水六君煎的运用
表2 不同历史时期金水六君煎书籍记载
从表1可以看出,在《景岳全书》中,金水六君煎应用很广。张景岳运用本处方及其加减方治疗各种疾病,除用于肺肾虚寒外,还用于治疗恶心嗳气、反胃、头痛、呕吐等。从表2中分析可知,明代后各医家记载的金水六君煎在处方组成上,都使用了原方中的当归、熟地黄、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和生姜7味药。因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在剂量方面,各医家会在原方基础上,根据病人病情实际情况对各味药的剂量加以改动。另在功效上可以看出,各书籍记载的功效与原处方记载基本一致。综上,《景岳全书》中金水六君煎为历代医家所沿用,虽随着时间的推移,剂量比例不一,但是药味之间配伍未变,功效主治也基本一致。
当归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历代书籍均有记载。北宋《本草图经》苏颂描述的当归花开时间是农历七、八月,颜色为浅紫色,根黑黄色,苗有2种,叶有大小之分,大叶是马尾当归,细叶为蚕头当归,“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12]54。说明当时已经将马尾当归和蚕头当归区分开,并将“肉浓而不枯”作为当归好坏的标准。之后,李时珍[13]381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当时的陕蜀、秦州(甘肃天水)、汉州(四川茂县)等多个地方都有栽培,并以甘肃的马尾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最好,进一步解释了“秦归”具有较高的评价的原因。而今,临床应用以甘肃岷县及周边地区产的当归为主,并以质重、气香浓、油性足者为佳,习称“岷归”。说明沿用至今的当归为今甘肃产的当归。再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当归“浅紫色,根黑黄色”的特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及《中国植物志》等的当归原植物形态描述一致。此外,翁倩倩等[14]通过文献研究认为,当归基原为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根,另黄胜白等[15]认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的马尾归与《中国药典》记载的当归基原一致。综合分析,金水六君煎中当归品种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sinensis的干燥根。
地黄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本草图经》描述地黄花红紫色、黄色,根为黄色,粗细程度像人的手指[12]151。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的地黄茎梢上开红黄花,结的果像小麦粒,根长三四寸,像人的手指,皮是赤黄色[13]470。明代,《本草原始》与《本草图经》记载一致。综上分析可得,历代书籍中均记载地黄“红黄花”“根如人手指,黄色”的特点,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及《中国植物志》等的地黄原植物形态描述特点一致。王军等[16]考证发现,历代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且马新方[17]对地黄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地黄基原一致。综合分析考证,金水六君煎中的地黄为玄参科地黄R.glutinosa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及炮制加工品。
陈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正名为橘柚[18]71-72。明代《本草图经》记载的橘树高一、二丈,茎上有刺,夏出开白花,六七月结果,到冬天时变黄,就可以食用[12]80。《本草纲目》描述橘皮又薄又红,味辛苦[13]810。《本草原始》与《本草图经》中描绘的橘基本相似,并强调药用入皮。清代《本草崇原》记录橘树的枝上有刺,叶青绿色,冬天也不凋零,结的果一开始又青又圆,到了秋冬的时候,开始变黄。味辛香,肉酸甜,皮辛苦[19]。王艺涵等[20]考证发现,历代橘皮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但因各地气候差异而呈现不同品种的现象。根据《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对橘的详细描述,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和《中国植物志》所载的原植物相符,金水六君煎中陈皮品种基原应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品种的成熟果实的果皮。
半夏在《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的方剂中均可见,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18]56。宋代《本草图经》记载,半夏一茎上有三叶,颜色是浅绿色,像竹叶,上大下小,皮黄肉白[12]539。后明代《本草纲目》描述的半夏:“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13]548。清代吴其浚[21]636《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半夏,一茎三叶,有长叶和圆叶之分,长得像天南星那么小。赵佳琛等[22]考证认为,半夏基原应是Pineiliaternata(Thunb.) Breit.且其混淆品由跋已不再入药。在结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和《中国植物志》等综合分析考证,金水六君煎中半夏品种基原应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a的干燥块茎。
茯苓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18]90。唐代苏敬[23]《新修本草》记载茯苓最好的是在华山且极其粗大。宋代苏颂[12]265《本草图经》描述的茯苓有赤白2种,大的要数斤重,并在当时认为似人形龟形者才是品质好的茯苓。明代李时珍[13]974《本草纲目》描述的茯苓有大有小,但是轻虚者不佳。《本草蒙筌》记载,茶苓小的像鸡鹅卵,大的如同匏瓜[24]216。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皮润细,作水波纹,极坚实”[21]768。古代本草对茯苓原植物“形状不一”“质坚实者佳”的特点描述,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华本草》和《中国真菌志》等表述一致。且董晓旭等[25]考证认为,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综合分析考证,金水六君煎中茯苓品种基原应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cocos的干燥菌核。
甘草始载于《尔雅》,药用于汉朝《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18]52。宋代苏颂[12]325《本草图经》描述的甘草春天长青苗,叶长得像槐叶,结角似毕豆,长三四尺,粗细不定,外皮颜色为赤色。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甘草枝叶悉如槐,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结角如相思角,子扁如小豆,极坚,齿啮不破”[13]657。综上,在根据古书籍中描述甘草“皮赤肉黄”“微甜”“根粗壮”等特点与近现代著作《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的甘草“根粗壮,味甜,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的描述一致,这种植物属于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和根状茎[26]。赵佳琛等[27]考证发现,古代甘草的主流基原为豆科甘草G.uralensis。另高晓娟等[28]考证认为,甘草基原从古至今未发生改变,即豆科植物甘草G.uralensis的根和根状茎,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的其他2个基原无关。因此,金水六君煎中甘草品种基原应为豆科植物甘草G.uralensis。
宋代苏颂[12]89《本草图经》记载的生姜苗高二三尺,叶子像竹叶那么长,两两相对,苗青色根黄色,没有花和果实。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描述的生姜和《本草图经》一致,并记载生姜为呕家圣药[12]627。《本草纲目》记载:“五月生苗,叶如竹叶,对生。”[13]395由《中华本草》中引用《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姜的记载表明,“古今姜之原植物品种一致”,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e.的新鲜根茎。此外,王家葵等[29]认为,金水六君煎中生姜品种基原应为姜科植物姜Z.officinale的干燥根茎,生姜为其鲜品。
综上所述,金水六君煎中的当归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sinensis的干燥根;地黄基原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glutinosa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及炮制加工品;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品种的成熟果实的果皮;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的干燥块茎;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的干燥菌核;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uralensis的干燥根和根茎;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officinale的新鲜根茎和干燥根茎。
当归生品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经酒制、土炒、制炭等方法炮制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增强。金水六君煎原文记载处方所用的药味为“当归”,并未提及酒制、土炒等其他炮制方法,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解释当归的作用为“当归能养血,对于阴中阳虚的患者,当归必不可少”[1]43。由此可见,该处方所用“当归”为当时的简单加工品。翻阅古籍,历代对当归炮制的记载如下,唐代《千金翼方》首载当归,有“切”的简单炮制方法,但没有明确切制具体规格[30]77;宋代《苏沈良方》[31]38和《洪氏集验方》[32]都规定当归“薄切片子”,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多数省市地区的对当归饮片的炮制规范都要求为“切薄片”。因此,金水六君煎中药味“当归”可以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饮片“当归”的方式进行炮制,切成薄片即可[33]133。
对于熟地黄的炮制,张景岳认为用熟地黄主要因其“静重之妙”,若用姜、酒、砂仁等炮制“反而为散动以乱其性”[34]。由此可知,张景岳处方中熟地黄炮制并非为姜、酒等炮制方式,而是为“蒸”熟地黄,符合张氏还其本来“静重之妙”的需求。关于“蒸”地黄的炮制方法,古书众说纷纭,如孙思邈[30]97《千金翼方》认为,熟地黄蒸需要反复蒸,但“三五遍看汁黑熟”就行,多次蒸的话性味会发生改变。由此可见,其炮制过程要求蒸3~5遍,质量要求色黑。寇宗奭[35]《本草衍义》中记载,将熟地黄“蒸二三日”即可,不必太过。唐慎微[36]《证类本草》中将熟地黄“饭上蒸三、四过”,并要求地黄“当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糖”。此处可以看出,自宋代起对熟地黄炮制品的质量提出了“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的质量标准与现代的蒸地黄的“以光黑如漆,味甘如饴为佳”标准一致。明代《本草纲目》对地黄的炮制方法是用砂仁酒拌蒸晾,反复9次即可[13]345。清代《成方切用》中崔氏八味丸方中熟地黄加工方法是直接蒸然后晒,反复9次[3]53。由此可见,古代对于“蒸”地黄的炮制方式各异,其中蒸制所描写的饮片形态(光黑如漆,味甘如饴者佳)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蒸制熟地黄一致。考虑到时间和成本,建议采用现代的蒸制地黄,即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黑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在晾至八成干,切片,干燥,即得[33]125。
对于陈皮的炮制,宋代《博济方》记载:“切制,细切”[37]。《传信适用方》记载:“切作条子”[38]。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去白膜一重,锉细”[13]123。而《中国药典》2020年版则要求陈皮切丝即可[33]191。综上所述,明代至今陈皮的炮制基本都采用切丝,金水六君煎中药味“陈皮”可以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饮片“陈皮”的方式进行炮制,切丝即可。
历代医药书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半夏的炮制,包括姜制、法制、清制等[39]23,而张景岳[1]78在《景岳全书》中记载:“生嚼戟喉,制用生姜。”《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所涉及半夏的处方,基本都配有姜,所以金水六君煎方中的半夏为生半夏。对于干半夏,服姜汁和热汤可缓解刺激作用。将干品生半夏加水煎煮后服用,并未出现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适反应等副作用[40]。因此,煎煮法可以起到减毒作用。而《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的生半夏炮制规定为用时捣碎[33]119。本方中是汤剂,有甘草又有生姜,具有解毒作用,所以可以直接使用生半夏。
对于茯苓的炮制,东汉《金匮要略》记载:“去皮膜用”[41];北宋《苏沈良方》记载:“削去皮,切为方寸块”[31]4;明代《普济本事方》记载:“切成片子”[42];明代《寿世保元》记载:“去皮切片”[43];《本草纲目》记载:“凡用,去皮、心,捣细”[13]23;《本草蒙筌》记载:“咀片水煎黑皮净削”[24]56;而《中国药典》2020年版则要求茯苓削皮切厚片[33]240。综上古今的茯苓炮制方法都是去皮切片。因此,金水六君煎中的药味“茯苓”可以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饮片“茯苓”的方式进行炮制,切片即可。
甘草主要有火制、炒制、蜜制3种炮炙方法[44]。古代很多医籍中记载的炙主要为用火直接烘烤,如宋代《圣济总录》记载:“炙令微紫”[45];明代《炮制大法》记载:“用长流水浸透,炭火炙”[46]4;宋代《日华子本草》起,提出了甘草“入药炙用”[47]。随着历史演变和发展,现代所说的炙一般加液体辅料炒法(如蜜炙甘草),且蜜炙具有和中健脾功效,可发挥甘草的止咳平喘作用,是《中国药典》2020年版唯一的炮制方法[33]89。因此,金水六君煎中的药味甘草可以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饮片炙甘草的方式进行炮制,即取甘草片,照蜜炙法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对于生姜的炮制,《炮炙大法》记载:“宜捣绞汁,待药煎成倾入”[46]66。《中华本草》记载:“10—12月茎叶枯黄时采收。挖起根茎,去掉茎叶、须根”[48]。而《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用时切厚片”[33]105。综上所述,金水六君煎中的药味“生姜”可以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饮片“生姜”的方式进行炮制,即为切厚片。
综上所述,原方对当归、陈皮、茯苓、半夏、生姜均未有具体炮制说明,通过考证认为可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炮制;熟地黄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熟地黄蒸法进行炮制;甘草建议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方法采用蜜炙。
金水六君煎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金生水,土克水,肺病日久可致肾虚,脾虚日久则致肾亏,肾虚则又可影响肺气肃降及水液疏布运化,故要注意有无肾虚之证候[49]。本方熟地黄,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现代研究验证,熟地黄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人体抗衰老、抗氧化、促进造血等功效[50]。当归不仅有活血、补血等药理作用,也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氧化等药理作用[51],两药合用滋养肺肾阴血,共为君药。半夏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52]。陈皮芳香,有理气、燥湿功效,常用于脾胃不和、呕吐、咳嗽、胀满不食等[53]。茯苓甘淡补脾渗湿,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等[54]。三药合用作臣药,具有滋阴燥湿、和胃健脾、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之功效。生姜助半夏化痰和胃[55],为佐药,甘草和中益脾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56]。
金水六君煎中各味药剂量为“二钱的当归、三五钱的熟地、一钱半的陈皮、二钱的半夏、二钱的茯苓、一钱的炙甘草”,制法为:“水二盅,三五七片生姜,煎七八分”。
古语“中医不传秘在用量”,用药剂量是方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中药的用药剂量研究是现今用药的核心问题之一。金水六君煎中主要涉及的量为“钱”,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为明末清初医著,为此本研究着重考证明清时期的度量衡使用情况。有研究者考证认为,明代一两在37.3 g左右。一两等于10钱[57-58]。此外,还有不一致的答案,如丘光明等[59]考证认为,明代一两在37 g左右,程磐基[60]报道,明清时期一两约36.3 g。钱卓[61]认为,一两为36.9 g。各学者众所纷纭,但基本明确明代一两约37 g的换算关系。结合上述考证,基本可以反映明代一钱的大致范围,即如今 3.6~3.8 g,差异不大。为了方便后人计算,金水六君煎采用一钱等于3.7 g折算。另原方曰:“熟地黄三、五钱”,意为3~5钱皆可,依中庸之道熟地黄使用4钱=14.8 g比较合适。为了更加确定熟地黄的剂量,本研究统计了2000年1月—2019年9月发表的关于金水六君煎50篇文献。其中,34 %的文章中使用15 g的熟地黄剂量,统计结果见表3。综上,采用熟地黄剂量14.8 g较合理。
表3 文献中熟地黄使用量及文献数
综上分析,确定金水六君煎中各药味用量约为当归7.4 g、熟地黄14.8 g、陈皮5.5 g、半夏7.4 g、茯苓7.4 g、炙甘草3.7 g。
另原文煎煮时加入“生姜三五七片”,统计文献发现,生姜使用比较随意,各剂量(3、5、7片和3、6、10 g)均有使用,故依中庸之道取5片。历代医书里均无明确规定每片姜的具体质量,这种计量单位随意性大,无法确定每片的质量[62];郭润康[63]认为,片、株、张多指用鲜品,无须称量也可应用,生姜每片约2 g;黄汉成等[64]认为,生姜1片,约计1钱(3 g);《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生姜的用量为3~10 g[33]104-105。根据实际测量,每片生姜平均质量约为3 g,故取5片则为15 g。
在《景岳全书》中记载,除体疟饮和追疟饮明确指出需要2煎外,其余皆为1煎,因此金水六君煎应为1煎;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太平圣惠方》中的1小盅折合现代约为200 mL[65]。南宋医家许洪认为:“一小钟者,约三合也”,小盏与小盅同,这里1盅约200 mL,另有记载“尧舜干锺,孔子百觚”“庭实千品,旨酒万锺”[66-67]。“锺”用以称酒杯,与盅通[68]。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锺”“钟”“盅”相通。古代剂量“盅”虽没有固定体积,但却相对稳定,有小容量的100 mL,也有大容量的200 mL,因处方整方质量按现代剂量约为60 g,考虑实际煎煮情况以1盅体积按200 mL左右计较合适。
本方“煎七八分”的换算,存在煎“总加入量二盅的七八分”,还是“量器1盅的七八分”的争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于2020年5月26日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征求意见稿)》中,涉及“温经汤”(宋·陈自明)和“枇杷清肺饮”(清·吴谦)都将其折算为总加入水量的“八分”和“七分”,而本研究通过考证以为本方“煎七八分”是应按“1盅”的“七八分”折算更为合理。依据如下:1)七八分后面没有单位,所以才导致不同的理解。如果通读上下文,可以发现其实是省略了计量单位,推测七八分后面省略了盅;2)传统煎煮只要写量,都写得很清楚准确,极少需要计算出实际的量。如果是总量的七八分,这个量是需要计算的,于百姓操作不便;3)传统煎煮都是用蒸发量来控制煎煮时间,因而一般蒸发量比得量大或类似,极少有蒸发量远小于得量的情况,如果是总量的七八分,蒸发量只有20%~30%,与常规不符。考虑到药材吸水,蒸发量就更少了,煎煮时间明显缩短;4)从服用次数看,方中没有说明服用次数的,其实都是每日1次,因为每日2次或多次均有专门说明。1次服用1盅的七八分比较合适,若是总量的七八分,服用量偏大。综上本方剂建议采用煎至1盅的七八分,即为140~160 mL,便于百姓把握煎药量,符合常规用药习惯。
关于服用方法,古代有“时辰”“一伏时”“一食倾”和“食远”等计时称谓。其中,原方中的“食远温服”可从一食倾考证,《肘后备急方》载有“一食顷含沙糖一块”[69];《儒门事亲》中有“食顷出”[70],认为“一食顷”大约为30 min。而“食远”比“一食顷”要长。高广生[71]认为,“食远”约为1 h左右,即药物须在饭后1 h服,每日1次。
《景岳全书》原文记载其功效主要为“治肺肾虚寒”。翻阅历代古籍医书,对金水六君煎的记载不少,主要用于治疗肺肾虚寒证。在《胎产心法》中用金水六君煎治疗产后风寒外感,邪气入肺喘急证;而在《虚损启微》中用以治疗风寒咳嗽喘促;还有在《遯园医案》中用以治疗喘咳痰壅之证[72]。综上,古代书籍记载的金水六君煎主治均为肺肾虚寒证。
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金水六君煎进行搜索,共236条文献。本研究搜集2000—2019年的实验性文献55篇。其中,只有6篇是运用金水六君煎原方,其余都是使用金水六君煎加减方。深研其功效可以发现,后人运用金水六君煎原方,主要用来治疗肺部疾病。金水六君煎加减方则应用较为广泛,统计出1篇治疗小儿痰湿性久咳、1篇治疗夜咳、1篇治疗过敏性鼻炎、1篇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篇治疗慢性肺心病继发症、1篇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1篇治疗骨折迟缓愈合、2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2篇治疗高血脂、2篇治疗特禀质咳嗽、21篇治疗支气管肺炎、15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
金水六君煎的现代临床运用主要是治疗肺部疾病,如哮喘、夜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少数还可以用来治疗高血脂、黑苔、过敏性鼻炎等。另从各文献中的总有效率中可以看出,金水六君煎无论原方还是加减方,其治愈率都达到84%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金水六君煎疗效确切、治愈率极高,值得后期深入开发研究。
本研究在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考证金水六君煎历史沿革、药材基原、炮制、煎服法及临床应用5个方面情况。
通过梳理考证表明,金水六君煎最早起源于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之《景岳全书》,此后历代医家相继参考运用该方,其药味的组成未有太大变化,均以当归、熟地黄、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为主,佐以生姜调和减毒。通过考证研究明确了金水六君煎各药味基原和炮制方法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基本一致;剂量按照明代一两为3.73 g折算,得总剂量约为60 g;制法用法为加水400 mL,煎到140~160 mL,在饭后约1 h后服用,每日1次。临床应用方面可以看出该方主要治疗肺部疾病,少数治疗如过敏性鼻炎、夜咳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
综上可知,历代验方是祖国医学的精华,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检验,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考证和梳理是开发经典名方的首要步骤,本研究就《目录》中金水六君煎的历史沿革和处方考证进行综述,有利于推动金水六君煎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从而更好地挖掘经典名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