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的本草考证△

2021-07-06 14:22杨祎辰王二欢常晖马存德刘峰王继强靳鹏博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草药材植物

杨祎辰,王二欢,常晖,马存德*,刘峰,王继强,靳鹏博,詹志来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

老鹳草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63—2015年版中均收载老鹳草,其来源为牻牛儿苗Erodium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从《中国药典》2000年版开始,新增来源“野老鹳草”。故当前其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G.wilfordiiMaxim.或野老鹳草G.carolinian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1-8]。从古至今,不同地区关于老鹳草的叫法不一,但多与其原植物形态有关。《植物名实图考》有云:“其角极似鸟嘴,因以为名”[9]。此外,《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收录的多种老鹳草属药用植物在不同地区亦作老鹳草药材使用,可见老鹳草药材具有多基原、广分布的特点。刘娟等[10]对古今老鹳草的基原进行了考证,认为本草学上的牻牛儿苗即今牻牛儿苗E.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应包括粗根老鹳草G.dahuricumDC.、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及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老鹳草的名称、产地、采收加工及功效等方面的考证则未见报道。为更好地明确中药老鹳草的来源、规范老鹳草药材的应用、合理开发老鹳草资源,有必要对老鹳草的名称、基原、产地及功效等方面进行考证。

1 名称

老鹳草之名最早见于明代兰茂[11]的《滇南本草》,其中记载:“五叶草,出京都者良,名老官草”“六阳草,土名老鹳草”;“六阳草,一名老鹳草。北地老鹳草,花如鸟首,故名老官草”。“五叶草”即叶片五裂,“北地老鹳草,花如鸟首”即花果形态似鸟头。清代赵学敏[12]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录老鹳草药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类草药性》中记载:“老鹳草,一名天罡草”[13]。“天罡”原指北斗七星的柄,推测此处亦是类比其蒴果形态。

而牻牛儿苗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朱橚[14]的《救荒本草》,书中记载:“牻牛儿苗又名斗牛儿苗,生田野中”。明代鲍山[15]的《野菜博录》亦作收录:“一名斗牛儿苗,生田野中,就地拖秧生”。“就地拖秧生”即“茎匍匐”之意。清代吴其浚[9]又将牻牛儿苗载入《植物名实图考》:“按汜水俗呼牵巴巴,牵巴巴者,俗谓啄木鸟也”。汜水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附近,“牵巴巴”为当地对啄木鸟的俗称。鲍山[15]又说:“其角极似鸟嘴,因以为名”。此处,“角”指牻牛儿苗的蒴果,长约4 cm,如鸟喙,故得名“牵巴巴”。明清时期的本草文献对老鹳草及牻牛儿苗的命名均与其植物形态有关(表1)。

表1 老鹳草药材在不同时期本草著作中的收录名及别名

除主流药材名牻牛儿苗和老鹳草外,刘娟等[10]考证到老鹳草有贯筋和老观筋等习用名,但历代本草文献中未见,仅明代王磐的《野菜谱》中记载老贯筋嫩苗可食,且描述甚少,故其具体基原无从考证。可见,老鹳草基原多、分布广,导致其名称繁杂,易引起混淆。

2 基原

2.1 明清时期

牻牛儿苗的植物形态描述及图示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记载:“叶似芫荽”[14]。芫荽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其叶片1或2回羽状全裂,呈广卵形或扇形;牻牛儿苗叶片2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卵状条形,全缘或具疏齿,又与“叶细瘦而稀疏”较吻合;“开五瓣小紫花,结青蓇葖儿,上有一嘴甚尖锐,如细锥子状,小儿取以斗戏”,即花瓣5枚,紫红色,长长的蒴果如鹭之嘴喙,亦与牻牛儿苗的花果特征相近。再据其所绘植物图与《中国植物志》[30]的牻牛儿苗的植物图比较,亦相似。上述特征与《中国植物志》中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E.stephanianumWilld.比对,可以明确为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此外,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分布在我国的牻牛儿苗属植物只有4种,种间形态差异较大,易区别。牻牛儿苗属与老鹳草属植物最大的区别是牻牛儿苗属叶柄很短,叶片2回羽状深裂;而老鹳草属植物叶片具长柄,掌状分裂,故这2个属也易分别。清代吴其浚[9]的《植物名实图考》全录了《救荒本草》的内容,结合其配图,可明确此处为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

明代《滇南本草》中有“五叶草,出京都者良,名老官草。河南卫辉亦出……六阳草一名老鹳草。生北地者,枝硬叶细;产南方者,枝苗柔软……北地老鹳草,花如鸟首,故名老鹳草”及“老鹳草,南方老鹳草,滇中太华山多生此草”的记载[11]。“五叶草”指其叶的轮廓为五掌裂;明代的京都为北京,在华北;河南卫辉属中原。通过与《中国植物志》[23]牻牛儿苗科植物逐一比对,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有老鹳草G.wilfordiiMaxim和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滇南本草》所绘植物的根茎直立、粗壮,具簇生纤维状细长须根,茎单一,花序腋生或顶生的特点亦符合老鹳草的特征;但花腋生,单一,萼片先端急尖,具短尖头,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的特点又与鼠掌老鹳草相吻合。而“老鹳草,南方老鹳草,滇中太华山多生此草”,根据滇中太华山多生“此草”推断,此处应为一种植物,即产于南方的老鹳草。“滇中太华山”在昆明,结合“产南方者,枝苗柔软”及“五叶”形态可以确定,“南方老鹳草”是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因此,明代《滇南本草》中记载的老鹳草可能是同属3种老鹳草,即老鹳草G.wilfordiiMaxim、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和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这与全国不同地区对老鹳草的用药习惯较吻合。明清时期本草文献中收录的老鹳草药材原植物见图1。

注:A.《救荒本草》牻牛儿苗;B.《滇南本草》五叶草;C.《植物名实图考》牻牛儿苗。图1 明清时期本草文献收录的老鹳草药材原植物

《清稗类钞》对牻牛儿苗的形态描述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山西园圃中尤多。茎细长卧地,叶掌状分裂,柄甚长;夏日开花,五瓣,色白或红紫,略似梅花;花后结长蒴,如鸟喙,熟则五裂”[31]。此书是清末众人笔记和报刊摘录式文献,已与现代植物形态描述近似。据此可明确为老鹳草属植物,非牻牛儿苗。又有“夏日开花,五瓣,色白或红紫,略似梅花”,而老鹳草属中有3种符合此形态,即老鹳草G.wilfordiiMaxim、云南老鹳草G.yunnanenseFranch和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但前2种老鹳草茎直立、叶柄较短,不符合“茎细长卧地,叶掌状分裂,柄甚长”的特点,故可推断《清稗类钞》中记载的老鹳草为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此外,“山西园圃中尤多”说明分布于华北,亦与《中国植物志》[30]记载的鼠掌老鹳草分布一致。

2.2 现代

温敬修[32]在《最新实验药物学》中收录牻牛儿苗(误写作龍牛儿苗):“牻牛儿科GeraniumnepalenseSweet,异名风露草;茎有节,达五尺,叶对生,掌状分裂,三至五面有紫黑斑;叶柄长;夏由叶间抽枝,开红紫二花,花瓣五片;花后结长蒴,熟后反卷而分离,似鸟嘴”。根据叶掌状分裂、叶柄长的特征描述判断,此处应为老鹳草属植物,非牻牛儿苗。温敬修长期生活在福建,而老鹳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南,以西南分布最多。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30]和《中华本草》[33],分布在福建的有纤细老鹳草G.robertianumL.、老鹳草G.wilfordiiMaxim、野老鹳草G.carolinianumL.及中日老鹳草G.nepalensevar.thunbergiiKudo.。其中,纤细老鹳草的叶是2回羽状分裂,不是明显的掌状分裂;据“夏由叶间抽枝,开红紫二花”又排除了花为白色或淡红色的老鹳草;野老鹳草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非叶腋生,亦不是“红紫二花”。故只有中日老鹳草符合,而中日老鹳草是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的变种,两者之间差异很小。尽管《中国植物志》没有明确福建有尼泊尔老鹳草的分布,据尼泊尔老鹳草在长江流域分布的广泛性,判断温敬修收录的应是尼泊尔老鹳草。至于“三至五面有紫黑斑”和茎高“达五尺”,在老鹳草属植物中未找到此特征。

卢开运[34]在《高等植物分类学》中在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介绍中记载:“洋绣球英文俗称Geranium,但牻牛儿苗科中之牻牛儿苗属亦称Geranium,幸勿混作一物焉。Geraniumnepalense者,中文名老贯草,中药之风湿特效药也”。洋绣球,即牻牛儿科天竺葵属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Bailey,原产非洲南部,其英文名Geranium与牻牛儿苗属拉丁名相同,易混淆。

沐绍良[35]在《植物图谱》中收录牻牛儿苗GeraniumnepalenseSweet.并作详尽的植物形态描述,配有彩图说明:“原野之多年生草。茎自根际分生,贴近地面,叶均被毛茸。夏秋之交,于枝头分梗开花。果实成熟后,心皮开裂反卷,将种子弹出,为有名药用植物之一”。此处“叶均被毛茸”和“心皮开裂反卷,将种子弹出”这2个特点,结合专著中的配图可以看出此处牻牛儿苗即今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

经利彬等[36]在《滇南本草图谱》中对兰茂的《滇南本草》收录的五叶草做了较为系统的基原及形态考证,其观点为兰茂所见的五叶草与华北所产的老鹳草G.wilfordiiMaxim.,只有叶有些许不同,即后者之叶三角形,且其底裂片多不再裂,茎亦多高大而不匍匐或逐节生根。此外,本种与鼠掌老鹳草的区别亦颇微。后者种茎较软弱,分枝较多,花瓣时短于具长芒之萼片,瓣顶凹入,且花较小,每花梗止一花。此处阐述亦说明,兰茂在《滇南本草》中所描述的五叶草基原可能并不唯一,包括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老鹳草G.wilfordiiMaxim和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等多种同属植物。这亦与笔者的考证相吻合。

《药材学》收录老鹳草药材,对其基原描述为“本品系牻牛儿苗科植物块根牻牛儿或同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37]《生药学》收录老鹳草药材,其记载:“本品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西伯利亚老鹳草或同属植物的全草”[38],而对其形态描述则与《药材学》基本一致:“根肥厚呈纺锤状。茎伏卧或稍直立,斜上。小枝叉状分岐,有毛。叶掌状3~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尖锐,两面疏生软毛。花于叶腋单生,小形,有梗,白色或淡紫色;雄蕊10,全部发育。蒴果成熟后开裂成5分果”[38]。上述专著中收录的老鹳草和牻牛儿苗的基原为鼠掌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块根牻牛儿)及同属植物,而拉丁文名均记载为G.sibiricumL.,即今鼠掌老鹳草。此外,对其形态描述又增加了根肥厚呈纺锤状、叶掌状3~5裂以及花于叶腋单生这3个特点。结合上述植物形态描述及配图,对照《中国植物志》[30],其中根肥厚呈纺锤状为粗根老鹳草的特点,但粗根老鹳草叶片为掌状7深裂,花序腋生和顶生,存在些许差异。因此可以看出,此处老鹳草的基原可能并不唯一,包括今粗根老鹳草G.dahuricumDC.和鼠掌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G.sibiricumL.。

《现代实用中药》收录牻牛儿苗,并对其形态描述为“茎横卧地上,或略直立,长一二尺。叶对生,有叶柄,掌状分裂,裂成三或五片,叶面有紫黑色斑点。夏日开白色或红紫色花,如梅花状。结角状蒴果,成熟则五裂,散出种子,其茎叶干燥后作药用”[16]。此处“夏日开白色或红紫色花”是老鹳草和鼠掌老鹳草的花色特征,而“茎横卧地上,或略直立”符合鼠掌老鹳草茎仰卧或近直立的特征,老鹳草则茎直立单生。因此,断定此处描述的植物为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而非牻牛儿苗和老鹳草。近代专著收录的老鹳草药材原植物见图2。

注:A.《植物图谱》牻牛儿苗(上左为根生叶,上右为红花品种,下方为白色品种);B.《药材学》G.sibiricum L.(1.块根,2.植株上部,3.花,4.蒴果开裂情况,5.分果瓣);C.《现代实用中药》G.nepalense Sweet。图2 现代专著收录的老鹳草药材原植物

综上所述,明代本草著作中收录的牻牛儿苗即今牻牛儿苗E.stephanianumWilld.,清代《清稗类钞》中的牻牛儿苗实则鼠掌老鹳草G.sibiricumL.;而同期本草中提到的老鹳草则为今多种老鹳草属植物,其主要为尼泊尔老鹳草G.nepalenseSweet、鼠掌老鹳草和老鹳草G.wilfordiiMaxim.。

近代本草专著中,提到的牻牛儿苗即今尼泊尔老鹳草。《中国药典》1963年版[39]出台之前,老鹳草的基原植物为粗根老鹳草G.dahuricumDC.和鼠掌老鹳草。

目前,牻牛儿苗E.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G.wilfordiiMaxim和野老鹳草G.carolinianumL.被《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为正品老鹳草药材的3种基原。其中,野老鹳草原产美洲,传入中国时间不长,故历代本草未见记载。而粗根老鹳草、鼠掌老鹳草及尼泊尔老鹳草亦在部分省及民间作为老鹳草用。

3 产地变迁

对老鹳草药材的产地描述最早出现在《滇南本草》,其中记载:“五叶草,出京都者良,名老官草。治筋骨痰火症,河南卫辉亦出”,明朝京都即今北京,而河南卫辉即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市;“六阳草,土名老鹳草。生太华山顶罗汉寺”;“老鹳草,滇中太华山多生此草”,太华山即今昆明西郊太华山。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赵学敏[12]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录老鹳草药材,并记载:“出山东”。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对牻牛儿苗的产地记载为:“山西圃中极多,与苦菜、苣荬同秀,叶味不甚苦,微涩”[9]。徐珂[40]在《清稗类钞》中记载:“西藏植物,药品为多,而红花、青果、蔻仁、枣等,则为著名……他如火竹卡产老鹳草”。火竹卡在今四川理塘县东南25 km,为川藏驿路要站,清有把总驻此。《清稗类钞》亦收录牻牛儿苗,对其产地记载为“山西园圃中尤多”。

《现代实用中药》收录牻牛儿苗,对其产地记载为:“河北、江苏北部,苏州城外枫桥乡,以及浙江镇海均有产”[16]。《中药材手册》收录老鹳草,对其产地记载为:“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21]。《中药材品种论述》收录老鹳草,对其产地记载为“主产我国华北、西南及长江流域各省”[26]。

《中国药典》1963年版出台之后,《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41]及《中华本草》均将牻牛儿苗及老鹳草同属药用植物收录在老鹳草条目之下,对其产地分别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收录老鹳草与野老鹳草,对两者产地分别记载为“老鹳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老鹳草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42](表2)。

表2 各历史时期本草著作老鹳草收录名及产地

综上所述,老鹳草属于多基原、广分布药材。自古以来,中药老鹳草均以野生为主。明清时期的本草中只记载了牻牛儿苗分布于河南洛阳、卫辉,山西以及滇中地区;老鹳草则主要分布于山东,川藏地区亦有产出。而现代,牻牛儿苗和老鹳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牻牛儿苗主要分布在北方,而老鹳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由此可见,老鹳草药材的古今产地没有发生大幅变迁。

4 采收与加工炮制

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老鹳草的采收加工方法均未见记载,而老鹳草的炮制则首载于《清太医院配方》,其收录了老鹳草膏的炮制方法为:“老鹳草十六两,当归四两,白鲜皮二两,川芎二两,红花一两,用水煎透,炼蜜成膏”[43]。现代关于老鹳草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多见于地方志书及炮制规范等(表3)。

表3 各时期本草著作所载老鹳草的采收与加工炮制方法

综上所述,古代文献对老鹳草采收加工未见描述。现代文献中,对老鹳草的采收炮制加工方法基本一致:夏秋两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扎成把,晒干,取原药,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软,切段,干燥。

5 功效

老鹳草药材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最早见于明代兰茂[11]的《滇南本草》,其中记载:“五叶草,味辛苦,性温。去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络,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麻木,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散诸疮毒根,退劳热,治风火牙疼,疥癞疮疹”“六阳草,味辛、苦,性温。入肝,行经络。治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手足站摇、痿软等症。此草主治一切腰疼肚腹冷痛”“老鹳草,气味辛、苦,无毒。主治舒筋和血暖骨,又润筋养血”。可见早在明代,就已经明确提出老鹳草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可概括为“性温,味苦,微辛,归肝经”及“去诸风,舒经活血”,与今老鹳草基本一致。

清代龙柏[54]的《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记载:“老鹳草苦,微辛去风,疏经活血,筋健络通,损伤痹症,麻木皮疯,浸酒常饮,大有殊功”。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沿用了龙柏的说法。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类草药性》中记载:“老鹳草,一名天罡草。治一切风湿麻木,疼痛筋骨,左瘫右痪,泡酒服下”[13]。可以看出,清代基本延续了明代对老鹳草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的认识。此外,首次提出“浸酒常饮,大有殊功”。可知在清代,就已有老鹳草“浸酒常饮”的保健行为。

6 结语

老鹳草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其名称及绘图始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和《滇南本草》。由于其基原植物多、分布较广,民间对其有诸多别称,多以其蒴果形态似鸟首来命名。

此外,老鹳草同属植物多有药用价值,且形态相似,容易混淆。结合明清时期老鹳草及牻牛儿苗的植物形态描述及绘图,可以看出明代本草典籍中所提到的牻牛儿苗即今牻牛儿苗,而五叶草及老鹳草则为今多种老鹳草属植物。清代《清稗类钞》中的牻牛儿苗实则鼠掌老鹳草,民国时期专著中对牻牛儿苗形态描述较为统一,即今尼泊尔老鹳草。《中国药典》1963年版出台之前,专著中收录的老鹳草基原不唯一,经考证及与《中国植物志》对比后,判断该时期提及的老鹳草基原植物为粗根老鹳草和鼠掌老鹳草。

自古以来中药老鹳草分布广泛,现今牻牛儿苗主要分布在北方,而老鹳草主要分布在南方,老鹳草的古今产地没有大幅度变迁。有关老鹳草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的描述古今亦大致相同,清代龙柏的《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做了全面的总结:“老鹳草苦,微辛去风,疏经活血,筋健络通,损伤痹症,麻木皮疯,浸酒常饮,大有殊功”。

综上,通过对传统中药老鹳草的本草考证,明确了正品老鹳草的特征及用药历史,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老鹳草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本草药材植物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