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雄
“有创新”是高考写作发展等级评分标准之一,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色彩”。“见解新颖”,指文章立意视角独特,观点有新意。“材料新鲜”,指选材新颖、鲜活,有吸引力。“构思新巧”,指文体选择、谋篇布局等独特、巧妙。“推理”一般针对议论文而言,指能灵活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假设推理、演绎推理等多种论证方法;“想象”一般针对记叙文而言,指着意创造新颖、独特、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有个性色彩”,指文章在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某种特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不够喝,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译自《山海经》)
战国时期列子认为夸父“不量力”;晋代陶渊明认为“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宋代张耒认为夸父“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现当代巴金认为夸父“为着追求光和热”而“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是值得怀念的……
现今我们应怎样看待夸父逐日所体现的精神?请根据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在学校传统文化研习社举办的读书会上与同学们分享。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基于交际语境的神话故事类材料作文题。夸父逐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古往今来,人们对夸父逐日褒贬不一,这些意见是立意构思的切入点。
从肯定角度看,夸父逐日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与大自然竞胜,勇于挑战困难的雄心壮志,这种勇往直前的英雄壮举值得推崇;夸父执着“追求光和热”的宏大志向与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值得学习。从质疑角度看,夸父的勇毅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其自不量力、固执行事,实在有失理性,应该反思。从否定角度看,凡事都应量力而行,不可一味争强好胜;唯有顺应自然,才能有所收获。
题干设置了“读书会”的交际语境,考生可依据自己对故事内涵与后人评说的感悟与思考来确定主旨,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对夸父逐日的精神进行理性审辨,深入探究。
弘扬夸父精神,勇敢挑战困难
○福建宁德一考生
有人说夸父逐日,自不量力,是徒劳之举。对此,我不敢苟同。陶渊明诗云:“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夸父虽半路渴死,但有功于后世。诚如巴金先生所说,夸父“为着追求光和热”而“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由此足见其矢志不渝、甘于奉献的勇毅,这种崇高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夸父逐日,体现了蒙昧时期华夏先民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自然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人臣服于自然和崇拜自然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人们只能靠采集、狩猎维持简单生活,根本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改造自然。进入农耕文明后,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人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人们能探索、开发和改造自然。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些故事都反映了祖先战天斗地的强力和意志。
挑战困难,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北京窦店村原是穷乡僻壤,人称“破街烂镇穷窦店”,1977年人均分配仅79.6元,劳动日值仅一角多钱,有的青壮劳力说:“顶天立地男子汉,不如母鸡下个蛋。”家家欠粮、欠款。然而,靠着“愚公移山精神”,窦店村人民积极改造自然,发展多种经营,终于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新农村。倘若他们没有努力拼搏、不懈奋斗,又如何能使旧貌换新颜?
挑战困难,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生而为人,当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信念,不怕困难,无惧失败;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勇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从都江堰到“人工天河”红旗渠,再到“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不见证了中华民族探索和改造自然的勇气与智慧。
挑战困难,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一项长期、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代人全力以赴、忘我投入,才能取得成就。当年,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碱,种泡桐,驯服风沙、内涝、盐碱,兴起泡桐产业。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由此产生的“焦裕禄精神”,更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向导。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不断攻克艰难险阻,经历挫折失败,最后抵达胜利彼岸的过程。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才能绘就美丽中国梦的画卷。
原文优点主要有:一、立意符合材料内涵。该文从肯定角度出发,指出人类不畏困难、勇于探索自然的必要性,论旨集中。二、论证结构清晰,条理井然。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本论用并列式展开,分论点明晰。三、运用例证、引证等论证方法来说理,有一定说服力。
但原文在“有创新”方面存在不足:一是见解欠新颖,文章片面强调人类战天斗地、勇于挑战困难的必要性,而忽视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如此立论,难免偏狭。二是构思欠新巧,本论采用三个句式相同的段首句表述分论点,虽条分缕析,但有呆板之嫌。三是材料欠新鲜,文中所举窦店村变化、焦裕禄治理兰考等事实论据,虽典型、确凿,但新鲜感不足。四是推理缺乏独到之处,文中三个主体论证段都是举例论证,事例叙述有余而分析不足,说理不够深入。
升格建议:
一、辩证分析,更新立论。仔细审读材料,综合考量后人对夸父精神褒贬不一的意见,从如何看待神话人物的角度立论,理性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立论,更具思辨性。
二、调整思路,优化结构。调整原文简单并列式结构,改用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的逻辑思路安排段落层次。
三、替换论据,贴近时代。着眼于夸父逐日的不同解读视角,征引不同时代的人物对夸父精神的评议,以此作为论据展开分析,阐明己见,并联系历史、现实进行深入辨析。
理性审视英雄
唐代诗僧皎然的《效古》诗云:“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显然,在他看来,夸父之举是愚蠢而徒劳的。尽管其论断与其崇尚清静无为的思想不无关系,但客观上,他揭示了夸父非理性的一面。自古以来,不少人对夸父之举提出质疑或否定的观点。无疑,这为我们辩证看待英雄提供了有意义的参照。(引论部分援引皎然评夸父之诗,呼应材料中的读者议论,简要点评,表明对夸父之举的质疑,为下文议论张本,启人反思。)
诚然,我们不可否认夸父逐日所体现的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夸父逐日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一样,都折射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奋勇拼搏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宝库的核心要素之一,直到今天仍值得传承与弘扬。(这一层转折一笔,肯定夸父大无畏精神,将夸父与女娲、精卫、愚公并提,认为“夸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值得传承、弘扬,持论公允。)
狄更斯曾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顽强、坚忍,方能成就大事业。20世纪60年代,在困难时期,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挖渠千里,将一面“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红旗渠精神”与“夸父精神”当有共性,那就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并为实现理想而全力以赴地奋斗。正是有了这种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不懈奋斗,新中国方从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局面发展到如今“当惊世界殊”的面貌。(从精神传承角度,阐释“夸父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论据选用恰当、典型。)
但是,对于经典神话故事的深刻意蕴与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我们也不可片面认识,乃至以偏概全。宋人梅尧臣《饮酒呈邻几原甫》说:“天地不争行,日月不争明。昼夜自显晦,冬春自枯荣。夸父逐日死,共工触天倾。二子不量力,空有千古名。”他反弹琵琶,为我们开启了另一个视角,即如何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主张顺应自然、量力而行,这种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都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再转折一笔,引梅尧臣诗为据,强调顺应自然、量力而行,使说理深入一层。)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生。人类若是盲目固守战天斗地的理念,则很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落空。哈萨克斯坦大片土地缺乏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一些地方不科学、不合理地建设水电站,结果导致鱼类洄游无法实现,进而引发渔业灾难,海洋生态环境也受到破坏。(紧承上段,思辨分析,组合举例,论说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恶果,从而证明尊重、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因此,在肯定古代神话英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的同时,我们也需审慎考量其历史局限性,切忌神化、泛化,保持科学、理性。唯有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去伪存真,才能更好地弘扬英雄精神。(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观点辩证,表达严密。)
升格文主要从论点表述、思路安排、材料选用等方面做了调整与修改,使内容体现“有创新”的特点。本次升格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紧扣材料的核心,提炼文章主旨。升格文着眼于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精神内涵及其借鉴意义,深化文章观点,立论辩证、公允,有新意。
二、力避俗套的罗列,深入思辨分析。升格文采用辩证分析法,对“夸父精神”的启示意义进行一分为二的剖析,既肯定其需要大力弘扬的一面,也对其有待廓清的一面予以有理有据的阐释。
三、充实课外的积累,选用鲜活素材。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广泛阅读,博闻强识,才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升格文旁征博引,这是基于对“夸父逐日”解读史较为丰富的积累,以及对有关人类改造自然的中外历史事实的了解,材料鲜活、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