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举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河南洛阳 471000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肿瘤疾病,多发于食管上皮消化道,由腺上皮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1]。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而开放性手术作为传统的术式之一,创伤性较大,易引起创伤应激反应,尤其对合并心肺系统疾病的食管癌管患者,增加围术期风险,易导致不良预后。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一种微创术式,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2-3]。基于此,为评估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两者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113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56±5.01)岁;病理类型:鳞癌29例,腺癌27例。观察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7.59±6.30)岁;病理类型:鳞癌28例,腺癌2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符合《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病理确诊为食管癌;肿瘤最大直径≤5 cm;无手术禁忌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血常规异常、精神异常者;不认可本研究者。
1.3.1 观察组: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患者取左侧卧位,经气管插管行复合麻醉后进行手术,辅助胸腔镜,单肺通气使得右肺贴近前纵膈,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一1.5 cm小切口置入胸腔镜,同时于胛下角第5肋间、腋中线第3肋间各作一5 cm切口,肩胛线第9肋间作一1.5 cm小切口为操作孔,再通过纵膈胸膜、食管方向剖开,在肿瘤无外侵的情况下,游离食管,期间借助牵拉带将食管提起,并将左侧喉返神经充分显露,游离奇静脉,结扎两端,清扫淋巴结并于右侧胸腔近膈及食管床安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后更换平卧位,于腹部上方正中位置作一切口后游离胃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切口,再分离颈部肌层至食管床位置,将里端的食管拉出并切断,将其胃底与断端进行吻合,颈部胃体与周边筋膜进行固定。术后床头抬高30°,监护各项生命体征,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吸氧。
1.3.2 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切口位置选择右胸、左颈及腹部。体位与麻醉方法同观察组。选择第6肋间前外侧作为切口入路并作一切口约20 cm,单肺通气,将奇静脉弓分离,清扫淋巴结,安置引流装置,双肺通气,之后患者更换平卧体位,腹部上方正中位置做切口,游离胃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源做铺助切口,将食管近端至肿瘤上方≥5 cm位置进行切除,术毕安置胃肠减压管、营养管等,再缝合切口。术后后措施同上。
(1)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包括术中失血量、补液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2)创伤应激反应:分别收集两组术前、术后1 d清晨空腹肘静脉血6 ml,2 000 r/min速率离心15 min取血清,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发光信号测量仪(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HX-V)测量游离甲状腺素(FT4)。(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6)tP手术时间(min)214.25±15.46 178.73±13.41 13.037<0.001术中失血量(mL)212.46±44.37 302.53±51.30 9.988<0.001术中补液量(mL)531.23±80.14 587.30±79.25 3.739<0.001住院时间(d)8.87±2.15 11.10±1.74 6.054<0.001
两组术前创伤应激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RP、FT4均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伤应激反应对比(±s)
表2 两组创伤应激反应对比(±s)
注:相比本组术前,a P<0.05
时间术前术后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6)tP观察组(n=57)对照组(n=56)tP CRP(mg/L)6.15±2.67 5.79±2.31 0.766 0.445 3.06±1.10a 4.59±1.25a 6.911<0.001 FT4(mmoL)17.27±3.29 17.11±3.14 0.264 0.792 14.09±3.48a 16.52±3.79a 3.551<0.001
观察组术后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对比例(%)
食管癌发病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难以确诊,经数据调查显示,早期预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中后期预后5年生存率<15%,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重要,是提高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以往临床给予该疾病治疗较多的是常规开放手术,可有效减少癌症复发,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失血量较多,预后较差[5-6]。因此如何找寻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少,住院时间短,说明相比常规开放手术,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效果更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这是由于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的所有操作器械均需经一小切口进入,所以操作器械活动范围有限或幅度较狭小,增加了手术难度系数,继而延长手术时间[7]。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较少是由于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切口下,且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视野良好,可清晰观察食管周围组织,有利于操作者精准完成操作,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医源性损伤损伤,进而有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缩短住院时间[8-9]。由于手术操作会导致患者机体产生过度的应激反应,使其机体免疫产生抑制,影响术后恢复。CRP、FT4均属于应激反应指标,其中CRP是机体内可体现炎症状态的功能性反应蛋白,当机体处于正常状态,血清CRP水平极低,但处于异常应激状态,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CRP、FT4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提示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创伤应激反应。其原因可能与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对组织损伤较轻,有助于术中操作,且胸腔镜具有放大功能,可减少各脏器的机械牵拉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说明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有助于降低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存情况,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照依据。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转移率,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