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扣,李卫民,龚仁春,于荣波
(1.国汇机械制造泰州有限公司;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3.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齿轮的热处理变形主要是由热处理应力造成的。凡是牵涉到热处理过程,都可能造成齿轮的变形,其中最终热处理对齿轮变形的影响最大。20CrMnTiH钢螺伞齿轮对热处理质量和尺寸要求很高,针对螺伞齿轮呈变形超差问题,为了能从根本上找到原因,对模数为3.6583的螺伞齿轮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因主动齿的齿数为8,齿数较少,且在配对时以被动齿为主,所以重点针对被动齿的生产工艺(被动齿的生产工艺为:下料—锻造—调质—机加工—碳氮共渗—清洗—回火—喷丸—磨内孔—配对研磨—入库),从原材料着手,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引起变形的因素以及解决的方法。
原材料成分为C 0.214,Si 0.244,Mn 0.932,P 0.018,S 0.018,Cr 1.114,Ti 0.05。该成分与国标规定的成分相比较,符合要求。说明螺伞齿轮原材料没有问题,可以排除成分方面的问题。图1所示为20CrMnTiH螺伞齿轮原材料等轴晶粒带状组织图。采用锯床下料,尺寸为Ø70×106,共跟踪630只。放大100倍后检测,发现了等轴晶粒带状组织,晶粒大小分布均匀[1]。
图1 等轴晶粒带状组织100×
毛坯采用煤炉加热锻造,现场随机抽样八只,用误差为±15℃的光电测温仪测量始锻温度,在630只中随机抽了两只,一只始锻温度为1280℃(图2所示为1280℃锻件金相组织),另一只始锻温度为1180℃(图3所示为1180℃锻件金相组织)。钢的显微组织(100×)检验:基体组织为F+P呈网状分布,晶粒大小分布不均匀。
图2 1280℃锻件金相组织400×
图3 1180℃锻件金相组织400×
预先热处理采用两种工艺的预先热处理,一部分进行调质处理,另一部分进行正火处理,比较两种预先热处理工艺的作用以及对最终热处理的影响。
(1)调质。加热设备:RJJ-75-9T井式炉;装炉方式:采用圆形料筐整齐堆放,每筐(6×13只)80只左右;32℃水淬:830±5℃加热,保温3h;高温回火:720±5℃加热,保温3h,660±5℃出炉冷却。图4所示为调质处理后的回火索氏体组织[2]。
图4 回火索氏体 400×
(2)正火。加热设备:65KW台车炉RF3-65-10;加热温度:920℃;保温时间:3个小时;装炉量及方式:整齐堆放共135只;冷却方式:散开空冷(有部分堆在一起)。图5所示为正火处理后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组织分别比较均匀。
图5 组织为分布较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400×
两种预先热处理工艺都能细化晶粒,改善切削加工性。但正火与调质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只是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有足够大的场地,便于散开空冷,这样才能冷却均匀,达到一定的冷速要求。
加热设备:Lsx-15连续炉。
图6 最终热处理工艺
工艺参数:脱脂温度484℃,透烧温度840℃,高温均热860℃,渗碳880℃,碳势1.18~1.20。扩散870℃,碳势0.95。低温均热800℃,碳势0.85。每节拍均为25分钟。淬火油温60℃,时间5分钟。清洗液温度75℃,时间5分钟。回火温度190℃,时间25分钟。
装炉方式:长方体料筐,每筐分为两排,每排放21只,一只料筐放42只,两只料筐叠起来放。
淬火后检查平面度结果:在标准平面上,把齿面放到平面上,用塞尺去测,若0.08mm的塞尺塞不过则为合格,若能通过,而0.1mm的不能通过则为待用,若0.1mm的能通过,则需上淬火压床重新淬火。正火的齿坯共135只,不合格5只,合格率为96.3%。调质的齿坯共168只,不合格3只,合格率为98.2%。
金相检验:随炉放进了四个试样,两个为经过正火处理的,另两个为调质处理的,且放在相邻的料筐里,第一只料筐里放置了一只正火的样和一只调质的样,第二只料筐里放了另外的两个样。主要是比较不同料筐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是否一致,以及不同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对最终热处理组织的影响[3]。
经比较,调质相邻两只料筐的样品的渗层深度和组织都满足检验要求。但正火处理的样品有一只料筐中出现了先共析铁素体,有可能是在两相区冷速过慢。
锻造温度的高低对齿轮生产影响不大,但是温度过高会产生过热、过烧组织。对最终热处理和产品的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锻造的始锻温度为1150℃~1120℃。
建议采用正火处理,工艺为台车炉加热温度为930℃,保温三个小时,然后出炉空冷,要求出炉时分散均匀,当冷速还不到要求时,可以用排风加快冷却,从而达到硬度的要求。
采用正火处理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采用正火工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还有正火处理后的组织比调质的要粗一些,在高温条件下,晶粒大时,塑性较差,反而有利于提高高温时的屈服强度,抵抗变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在加热时可以减小热应力,使变形降低。经过前期的试验,预先热处理为正火的齿轮的接触区的合格率为100%[4]。
由于机加工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应力,在最终热处理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了变形的产生,为此建议采用一道去应力退火工艺。
(1)建议慢慢降低透烧温度,最终到750℃,每次试验降低20℃。这样的话温差只有200℃,可以降低加热过程中的拉应力,减小齿形的变形。
(2)对于淬火温度810℃,因为Ar3为775℃,建议降低到780℃,并把油温提高到80℃,甚至到100℃,这样的话可以在保证淬透的情况下,降低热应力,减小变形。
(3)建议采用160℃的马氏体分级油淬,热油——空冷分级淬火更有利于减少变形。对于模数较小的齿轮防止变形的方法为采用马氏体分级淬火,这样的话可以降低淬火时的应力,使淬火变形的倾向减小。因为采用这样的工艺可以使应力降低,残余奥氏体增加[5]。
生产工艺改进后,重新进行20CrMnTiH螺伞齿轮的跟踪检查,平面度检查合格率为99%,接触区检验合格率为99%,总合格率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