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陶瓷造型演变的特点分析

2021-07-03 16:39赵丽君内蒙古师范大学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长颈鸡冠契丹

赵丽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代陶瓷在少数民族陶瓷中特点突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契丹族建立辽国,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张,俘获有先进制瓷技术的工匠,又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产生摩擦与融合,这一过程对辽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使辽代陶瓷一方面具有游牧民族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浓重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契丹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后,契丹族真实的社会缩影。辽瓷的绚丽璀璨,正是契丹族在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外族先进文化的成果。

一、辽代陶瓷的演变

(一)发展期

辽瓷最早受唐代陶瓷工艺影响,初步掌握了制瓷技术。到五代时期,中原地区战火不止,部分汉人迁居辽地,为辽瓷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有史书记载:“幽蓟陷敌之余,晋季蒙尘之后,中国器度、工巧、衣冠,多为犬戎所有。”①[宋]夏竦:《文庄集》卷十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二十六别集类。由此推断,幽云地区曾经是五代的窑场,也因割地而成为辽国的窑场,这些瓷窑一方面生产注碗、注壶、盏托、唾壶、盒子、盘等产品,保持中原原有产品的风格;另一方面也生产鸡冠壶、盘口束颈壶、盘口穿带瓶、穿带扁壶、长颈壶等,满足契丹人的需求。这一时期契丹人从游牧狩猎转向定居生活,导致对陶瓷的需求发生变化。因此这些陶瓷具有极强的便携性功能,如盘口束颈壶、长颈壶、扁壶、单孔式鸡冠壶、大口深腹罐、鼓腹罐等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在马背上携带,是为了适应契丹人游牧生活而产生的。

(二)兴盛期

后辽朝与宋朝形成对峙格局,双方交流频繁,贸易兴盛,陶瓷制作工艺相互影响又进一步发展,辽瓷技术达到契丹族统治期间的巅峰。这一时期辽朝逐渐封建化,开始了半定居的生活,农业、手工业、商业逐步繁荣起来,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随之提高。折肩壶、盘口束颈壶、穿带扁壶数量变少,穿孔类鸡冠壶逐渐减少,提梁类鸡冠壶向着瘦高而带圈足的形式发展,适合日常定居所用。凤首瓶和盘口长颈瓶、长颈壶、鸡腿瓶较为流行。较晚时段体现中原唐宋文化因素的器物如注壶、注碗、盏托、唾壶等数量明显增多,造型也趋于多样化,主要有盘口长颈注壶、小口高领注壶、唾壶、盏托等。

(三)融合期

辽代陶瓷发展后期,因金银器数量减少,间接地促进了陶瓷生产的繁荣,陶瓷产品数量激增,新修了瓷窑,且器型也趋于多样化。这一时期代表契丹传统游牧生活方式的器具如鸡冠壶等逐渐衰落减少,鸡腿瓶、长颈瓶、长颈注壶等相较前两个时期,契丹固有的民族风格已经削弱,造型上也明显简化,文房用具,如高座笔洗、砚台的出现,以及茶具、酒具数量的增多表明了汉文化在辽境内的传播与普及。此外,由宋境输入辽境的青白瓷器,以茶器、酒器和焚香器居多,代表了汉民族茶文化已传入契丹境内,这体现出契丹人生活方式由“车马为家、人仰湩酪”到饮茶焚香等雅致精巧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侧面反映了这个时期辽朝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更说明了辽人汉化的程度高。

总体来说,契丹人对中原民俗文化及外族文化的崇尚,使其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族文化精髓,民族文化的融合让辽代陶瓷更具特色。辽代陶瓷的变化展现出的是契丹封建化和汉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不断融合的实物记录。

二、辽瓷的典型器物

(一)鸡冠壶

最具辽代特征的鸡冠壶承载着辽代人民众多日常生活的相关印记,整体造型源于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因其上部提梁形似鸡冠,故名“鸡冠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化都影响着鸡冠壶的使用功能,因而鸡冠壶的各方面设计都随之改变,如提梁的变化、壶身的高矮、圈足的有无等。

穿带式鸡冠壶最初多为单孔,管状口,壶身上部扁瘦,下部圆鼓饱满,底足为平底或圈足,虽可提携捆绑,但由于当时辽代的烧造工艺不成熟,以及器形本身的不完美,故而在迁徙途中并不便利。从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转化中,单孔式鸡冠壶数量相对减少,出现了双孔式鸡冠壶,管状口增加了壶盖,方便使用,壶体造型变为扁身瘦长,上下等宽或上窄下宽,底部圈足逐渐增高,双孔、扁身更适合在马背上携带,圈足在摆放时更加平稳。

提梁式鸡冠壶受审美和生活的影响,器身逐渐变得修长,与辽代的家具设计相对应,方便拿取,壶身圆润,有利于批量生产。提梁由横梁向环梁发展,出现了折梁和捏梁,壶口逐渐修长,由初期的短口转变为细长状,底部圈足逐渐增高(如图1)。随着辽代封建化、汉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契丹原本游牧生活所需的相关功能在陶瓷造型中逐渐削弱,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鸡冠壶也逐渐消失,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图1 提梁式鸡冠壶的变化

(二)鸡腿瓶

辽代鸡腿瓶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早期鸡腿瓶的器型接近圆柱形,小口,短颈,溜肩,平底,最大直径约等于底部直径。第二阶段鸡腿瓶腹壁倾斜程度发生了改变,瓶身修长,小口,短颈,平底内凹,肩部以下斜直内收。此后鸡腿瓶延续向内斜收的变化。第三阶段时,敛口,束颈瓶身肩部位于中上部,腹部弧曲内收成小平底。第四阶段形似橄榄形,最大直径位于瓶身中部,小口,束颈,底部变化不大。这一时期的鸡腿瓶,因器型的变化导致其容量发生改变,为满足使用实际,其高度也有所提高。

三、辽瓷的装饰

(一)装饰技法

辽代陶瓷的装饰技法可以分为胎装饰和釉装饰。其中胎装饰的主要技法有剔花、划花、刻花、戳印、模印等,这些技法的使用可以让陶瓷上的纹饰具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同时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釉的流动性会依据浮雕的深浅程度使釉色的深浅发生改变,这使陶瓷更加具有层次感。辽代釉陶早期主要以白釉陶、绿釉、白釉绿彩为主。到中期釉色逐渐丰富,除白釉、绿釉以外,还出现茶叶末釉、黄釉陶、黑釉瓷,也开始出现有意识的单色釉加彩的装饰手法,以白釉绿彩、黄釉褐彩为主,主要用于描边或简单点缀。到了晚期,单色釉数量减少,双色釉及三彩釉数量激增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辽三彩最为出彩。

(二)装饰纹样

辽代陶瓷早期多为素面少有装饰,卷草纹、几何纹、皮条皮扣及针脚纹主要出现于鸡冠壶、扁壶一类器物上,这种仿皮制品的纹饰是辽代特有的一种装饰主题,体现了典型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也有少数瓶、罐类器物以莲瓣纹或牡丹纹为主题纹样。中期纹样较为丰富,有莲瓣、牡丹、卷草、龙凤、飞鸟、人物、火珠、卷云等,多以多层莲瓣、缠枝牡丹、卷草或变形卷草纹最为常见,卷草、火珠等纹饰的装饰风格与北宋不同,体现了辽瓷本身的特色。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团状牡丹、轮菊、折枝牡丹、团状莲花、胡人驯兽等纹样。

四、结语

辽瓷的发展变化体现了辽代契丹民族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再铸的演进历程,反映了辽与其他民族交往之间多元发展的时代特征。此外,辽瓷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特征首先注重的是实用,早期为满足迁徙途中的需求,便于携带的特点最为突出,中后期为满足定居及审美需求,对陶瓷器型、装饰进行改变,以达到使用要求。同时为日用陶瓷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借鉴作用,实用性、功能性以及生活性是日用瓷设计的基础,这也要求设计者尊重生活中的规律,将设计与生活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产品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长颈鸡冠契丹
长颈负泥虫搜寻记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观鸡冠 辨鸡病
归去来——契丹归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耶律阿保机嗣位者考辨——再论契丹早期王位继承
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