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03 14:34:05牛克伟李菲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安全管理建筑

牛克伟 李菲

摘  要: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复杂的施工环境、高难度的施工技术,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工具等管控措施,彻底解决监控不到位、防范不到位等安全问题。因此,加强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建筑施工属于风险较高的活动,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在所有生产行业中排名第二。此外,不时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更是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12月9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安全生产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一文中提出了源头预防原则,其内容为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即风险分级管理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防范因风险演变、隐患升级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所以,研究施工现场隐患的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落实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施工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整体偏低

建筑业门槛低,施工工人大部分是农民工,据统计,全国建筑从业人员农民工占比超过62%,大部分施工工人学历知识水平较低,年龄较大,很少受过正规安全培训教育,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出现违规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等现象。另外,建筑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非常缺乏,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从业人员安全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

1.2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覆盖不全面,不能满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安全管理要求。尤其是有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侥幸麻痹、被动应付;有的单位安全责任不明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有的单位机制不健全,机构弱化、岗位虚设;有的单位日常管理不严格,疏于防范、安于现状,导致制度落不下去、管理严不起来。

1.3新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不少企业建立了综合数字化视频监控体系平台,施工现场运用智能化高精尖装备替人减人,但新技术、新装备运用还不够广泛,还未实质性铺开,致使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不高,隐患排查不够彻底有效,风险识别和预控能力还不够强,安全综合监管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2.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测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大中型的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测设施以及其保障维修资金的投入。为全面有效地降低灾害天气对建筑施工项目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应当进一步提高安全监测设施可靠运行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安全监理技术水平,建立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监测仪表检查和评价制度、安全监测单位和持证人员的备案监督管理以及诚信考核评价制度,规范安全监测工作。重点建筑工程安全监控系统专项验收,作为新建或加固、更新、改造工程完成验收的先决条件。设立省级区域性安全检查养护维修管理机构和健全社会化管理集团式维修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监测相关基础装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和维护,以及对安全监测数据及时采集分析,保障安全生产监测相关基础装备设施维修工作的安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对安全监测数据的有效综合利用。

2.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消除事故隐患

建筑施工企业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持“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工作,以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始终保持高频排查、高效治理,及早发现和解决各类事故隐患。在做好日常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对夏季高温、雨季汛期、两节期间等重点时段,按照“铁面、铁规、铁腕、铁心”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坚决做到“四整改四到位”:一般隐患立即整改,确保现场治理到位;较大隐患限期整改,确保按时清理到位;重大隐患督办整改,确保风险管控到位;反弹隐患持续整改,确保彻底消除到位。

2.3应用物联网技术

2.3.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大气污染,工地会堆放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而施工中需要从业人员以及车辆进行建筑材料的搬运或搅拌,这就不免会对当地的大气造成一定的扬尘污染,而处理这类施工现场中的环境问题必然要从封闭施工、建筑材料堆放合理、及时清理以及浇水等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上述物联网技术对人员的系统管理的介紹可知封闭施工可以很好地实现。建筑材料的堆放合理可以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以及浇水,如智能化喷雾降尘(自动喷雾降尘系统),通过对所得的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实时监控空气中的灰尘指数,起到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降低空气污染,同时大幅度高效的减轻从业人员工作量,进一步改善建筑工地环境,确保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2.3.2塔吊安全监控系统

塔吊是建设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起重设备,也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的设备之一,因此在建筑工地中很重视塔吊的安全作业。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塔吊安全监控系统中,对塔吊设备进行智能化监控,并能将采集的塔吊设备数据及时反馈到终端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塔吊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使管理人员对塔吊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一旦操作人员有一些不安全的行为,系统将会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通过施工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手段,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等,也就在施工的专项技能上不断提升,减少施工中仅仅凭借施工经验进行施工的现象。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需要做好规范的操作和有效的分析,改变工作的不良习惯,增强安全保证的工作意识等,提升安全施工的价值。施工工作的前期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分析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等,做好相应规范的制度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风险的落实等,全面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工作,提升安全知识技能,也定期做好考核和分析等,再完善的理论知识技能和专业装备下完成工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管理中经常进行交流和学习的工作,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结语

近年,建筑业既是支柱产业也是较高风险的行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这会严重影响着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因此,对建筑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针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予以执行是十分必要的,这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其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挺生,周伟,蒋灵.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分类与分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45(6):1-5.

[2]陈波,仇理.核电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J].安全,2018,39(6):14-16.

[3]张克良.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3):128.

作者简介:

牛克伟,男,汉族,辽宁省大石桥市,技术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

李菲,女,汉族,辽宁省大石桥市,管理学学士学位,技术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安全管理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浅析供电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策略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4:02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5:31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