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血性腹泻、腹痛、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此病可分为初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直肠炎和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其中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最为严重。此病患者每天可出现10次以上的血性腹泻,部分患者可并发肠穿孔或脓毒血症[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中药保留灌肠法是指将中药液通过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美沙拉嗪肠溶片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本文主要是探讨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的效果。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直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部位距离肛门≤15 cm;年龄为18~60周岁;具有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指征;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肠结核、血吸虫病或结肠癌;出现肠穿孔、脓毒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在1周内服用过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存在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有肛门失禁病史;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观察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38.46±9.27)岁。其病程为1~7 d,平均病程为(3.83±1.76)d。在对照组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龄为27~64岁,平均年龄为(38.75±9.03)岁。其病程为1~6 d,平均病程为(3.26±1.54)d。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补液、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等治疗,为合并贫血的患者输血,并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商品名:惠迪;生产厂家: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 g×24 s)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1 g/次,4次/d,共用药14 d。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其用法同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方法是:取葛根40 g、黄芩15 g、黄连10 g、白芨10 g。用清水将上述中药材浸泡1.5 h后进行煎煮,共煎煮2次,每次煎煮45 min,将2次煎煮所得的药液混合后浓煎至100 mL。指导患者将大便排净后取侧卧位,将导管的一端润滑后插入其肛门内,插入的深度为15 cm左右。将注射器与导管连接,将药液(38℃左右)缓慢注入直肠内。灌药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使药液至少保留在直肠内30 min。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 d。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每天便次≤3次、脓血便消失、肛门疼痛消失、肛门肿胀消失及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2]。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其进行肠镜检查显示直肠黏膜恢复正常或形成瘢痕。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偶见脓血便,对其进行肠镜检查显示直肠黏膜基本恢复正常,但有溃疡点。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有少量脓血便,对其进行肠镜检查显示直肠黏膜的溃疡病变较治疗前缩小。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CRP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s)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白细胞计数(×109/L) 淋巴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血清CRP(ng/mL)对照组(n=30) 治疗前 11.13±1.94 4.26±1.09 7.63±1.11 5.42±0.67治疗后 8.42±1.76 3.27±1.16 6.57±1.12 4.25±1.56观察组(n=30) 治疗前 11.06±1.81 4.27±1.14 7.57±1.16 5.49±0.61治疗后 7.53±1.92* 2.24±0.80* 5.71±1.19* 2.88±0.87*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天便次≤3次、脓血便消失、肛门疼痛消失、肛门肿胀消失及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的时间(d,±s)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的时间(d,±s)
组别 每天便次≤3次的时间 脓血便消失的时间 肛门疼痛消失的时间 肛门肿胀消失的时间 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对照组(n=30) 4.76±1.19 5.82±2.03 7.03±1.14 8.29±2.06 7.72±2.11观察组(n=30) 4.13±1.22 4.84±1.55 6.17±1.50 7.05±2.14 6.62±1.51 t值 2.025 2.102 2.500 2.286 2.322 P值 0.048 0.040 0.015 0.026 0.024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多患有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其临床症状较轻。但约有15%的患者患有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可出现频繁的便血、腹痛等症状,且其并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的风险较高[3]。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本研究中所用的美沙拉嗪肠溶片是一种含水杨酸的抗炎药,其主要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此药可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肠道的炎症反应,常被临床上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此药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脂肪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可对白三烯和趋化性白三烯B4(leukotrienes B4,LTB4)产生抑制效应。此外,美沙拉嗪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而促使肠黏膜愈合[5]。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所用的中药有葛根、黄芩、黄连和白芨。该方化裁自葛根芩连汤,原方主治协热下利[6]。该方中,葛根可解大肠之外邪,促进大肠升清降浊,起到升阳止泻的作用。黄芩、黄连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可凉血止血。四药合用,可共奏升阳止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中含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7]。即使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也较为敏感。黄连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口服中药相比,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部位,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因此疗效更为显著。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急性爆发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炎症反应,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