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赵鑫,赵慧
(北京航空总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21)
口腔正畸治疗是常见的一种口腔治疗方式,该方式的治疗效果满意,然而在实际治疗的时候却会应用到矫正器,这可破坏口腔内的微生态环境,影响口腔健康[1]。矫正器也会影响口腔的清洁度,还会让患者牙龈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引发牙龈炎症反应,使得治疗效果下降。为了解口腔正畸治疗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就纳入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及同期进行牙齿健康检查牙周正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经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中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期进行牙齿健康检查牙周正常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23岁,平均(14.12±1.5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23岁,平均(14.21±1.54)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实验组的患者均是满足口腔正畸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的患者口腔均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清洁、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及无附着丧失等。②患者或者家属均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出血病史、恶性肿瘤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或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均是进行牙龈沟液体细菌培养,同时做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在检测前嘱咐患者要先进行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然后使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掉嘴中的残渣,吹干净后应用棉球进行隔湿,将无菌试纸放入到牙龈沟内,使得纸间在感受阻力后停下,纸间在牙龈沟停留30min取出,取出后放入到培养基培养,保存在4℃厌氧袋中并且在一小时内送检。收集两组口腔内的细菌,主要是在口腔上臂转动棉球,将棉球取出后放在BHI培养基中培养,置入4℃厌氧袋并且在一小时内送检。进行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检查,借助显微镜对细菌种类技术观察,结分类标准观察细菌具体检出情况。对口腔细菌的检测方式主要是采集标本经检查后,做震荡摇匀处理,在60s后进行10倍的稀释处理,选择适量标本在TSBV培养基、脑心综浸液血琼脂板进行接种,,做细菌培养以及针对性分析。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口腔细菌分布情况以及口腔细菌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口腔细菌分布情况实验组口腔细菌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口腔细菌分布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口腔细菌分布情况比较(±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n 30 30 tP杆菌40.12±1.66 32.15±1.15 37.960<0.001球菌52.26±1.41 40.26±1.21 54.320<0.001丝状菌42.12±1.31 34.21±1.15 37.674<0.001梭状菌12.53±1.47 4.51±1.13 38.874<0.001螺旋体8.12±1.16 2.45±0.52 59.723<0.001
2.2 口腔细菌检出情况实验组在口腔细菌检出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细菌检出情况比较[n(%)]
人体中的口腔细菌类型丰富多样,并且细菌类型也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始终维持在一个微平衡状态,然而一旦受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影响,均是会破坏口腔平衡状态,继而造成牙龈炎症反应[2]。
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时候,借助矫正器会对口腔内的环境产生影响,破坏体内细菌的平衡,让口腔内微生态被破坏,因此牙龈炎症以及牙周炎症,这样会降低正畸治疗的效果,所以就需要强调在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时候注意检查患者口腔内的微生态变化,保持口腔卫生清洁,有效清除牙菌斑[3]。研究表明,对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应用正畸矫正器持续治疗8周可见口腔内的菌斑主要是杆菌,球菌的数量则是逐渐减少,表明矫治器属于引起牙菌斑微生物紊乱主要菌斑,可能使得牙龈炎以及龋齿等情况出现,而对菌斑进行清洁则能够缓解炎症反应的发生,维持口腔的清洁及健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杆菌、球菌、丝状菌、梭状菌与螺旋体的分布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梭核杆菌、伴放线杆菌等的检出率上也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经口腔正畸治疗可以改变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可以改变其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增加各种细菌的检出率,引起口腔炎症反应,所以实际治疗的时候就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提前的预防,减少炎症的出现及保证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