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江苏

2021-07-02 09:28任祖镛
江苏地方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魏源高邮

◎任祖镛

(江苏省兴化中学,江苏兴化 225700)

魏源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魏源之父魏邦鲁,在江苏为官十多年,曾任嘉定(今属上海市)、吴江等地巡检(从九品,掌捕盗贼,诘奸宄。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终于宝山县(原属江苏,1958年划归上海市)主簿。魏源14 岁曾随父到江苏小住。嘉庆二十五年(1820)魏源27岁,因其父调任江苏宜兴县张渚司巡检,奉母赴张渚任所,这是他移居江苏的开始,直至咸丰五年(1855)他去世前一年,一直家居江苏,除捐资在北京短暂担任内阁中书外,他为幕宾、著书、做官、出家修行都在江苏,长达30 余年,南京、扬州有他的故居,兴化有他寄寓与静修之所。

一、中举人后在江苏为幕宾、经商、著书

道光二年(1822),魏源29岁时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宣宗阅其试卷,挥翰褒赏,名藉甚。”(《清史稿·魏源传》)但参加礼部会试并不顺利,多次名落孙山。道光五年,魏源32 岁,受在北京结识的湖南老乡、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入幕,为之辑《皇朝经世文编》120 卷。他在江宁府(今南京)看到城西乌龙潭北接清凉山,南连明城墙与秦淮河,风景秀丽,就在潭西边史称“诗巷”的龙蟠里,购置了3进草堂,初名“湖干草堂”;道光十二年改建为砖木结构的“小卷阿”。“小卷阿”取名于《诗经·大雅》,是“卷者曲也,阿者大也”之意;并建“宛在亭”,为居家、读书、写作的定居之所。今位于南京乌龙潭公园内的魏源故居“小卷阿”已整修一新,风采依旧;当年魏源在门楼砖雕上的题字“小卷阿”,虽毁于“文化大革命”,今以魏源手迹重刻,依稀可见,门口有魏源塑像和江苏省文保单位标志。

道光五年(1825)五月,因洪泽湖决口,漕运阻浅,朝廷调安徽巡抚陶澍担任江苏巡抚。陶澍也住在龙蟠里,与魏源比邻而居,二人过从甚密。一天晚上,他们在乌龙潭边赏月,陶澍说:“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对答说:“有此妙处,何必西湖。”此后乌龙潭就得名“小西湖”。陶澍请魏源协助办理漕运、水利诸事。他们主持漕粮海运,把苏、松、常、镇、太五府州漕粮160 余万石从上海通过海运至天津取得成功,为清代大规模海运漕粮之始。在这期间,魏源在南京撰有《筹漕篇》 《筹海篇》《筹盐篇》《筹河篇》《湖广水利论》,都是他主张改革漕运、盐法以及治水的研究成果。

道光十二年魏源在江宁曾为两江总督陶澍改革盐政出谋划策,著有《淮北票盐记》等文;并与江苏巡抚林则徐往来密切。道光十七年,他往扬州经营盐业,收益颇丰,遂在扬州居住。

因其母“陈太恭人春秋高,思所以尽其欢,买园于扬州新城,甃石栽花,养鱼饲鹤,名曰絜园”。(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絜园是魏源为了奉养老母,在扬州钞关门内仓巷购置房屋,占地2617平方米,改建后为花园住宅:住宅在北,南为花园。花园内原有荷花池,池中架白石桥,周围有湖石、黄石假山、石桌、石凳、古井及竹木花草。东沿壁置曲廊,南构书舍斗室,西有船厅,北有花厅。住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现存西路抱夏厅房一组,磨砖门楼残壁及少许山石犹存,大门朝东,门对面的照壁仍可辨。今扬州广陵区新仓巷37号之絜园,破败之屋已开始修复,当年光景依稀可见。

道光二十一年,魏源被聘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因清廷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著述,完成《圣武记》,记述清初武功,回顾清代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推究盛衰之理,提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的人才观。

同年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谪新疆伊犁,六月路过京口(今镇江),魏源特地从扬州赶来会晤。林则徐以《四洲志》稿相赠,这本书是林组织人员翻译许多外文书籍资料,其中以英国人慕瑞(Murray)1836 年所著《世界地理大全》(The 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为主,由他亲自摘录,加以润色、编辑而成,约9万字。他嘱咐魏源以此书为基础,广泛搜集中外相关述著,按区域、国家分门别类,补充整理,完成《海国图志》。

二、在江苏为官,治水保境安民

道光二十四年(1844)魏源51岁,“中式礼部会试第四十九名”(《邵阳魏府君事略》),但“因试卷文稿草率,被罚停殿试一科”(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所谓“文稿草率”,并非内容有不当之处,而是“以试卷涂抹,罚停殿试一年”。[1]105可能因时间紧迫,书写有误,文稿(考卷)誊写时只得涂抹后再写,不合要求。而处罚应是停殿试“一科”(要隔3年),并非“一年”。

当时的科举考试,为了防止考官能从字迹判别考生身份,造成录取不公。每份考卷密封姓名籍贯后编号,再由抄写手誊录,考官只能凭抄写誊录编号的考卷判定名次。名次确定后按编号拆封考生试卷,这才发现魏源的考卷书写不合要求,予以“罚停殿试一科”的处置,要他等到下一科会试后,再和中式贡士一道参加殿试,才能中进士,授予官职。等一科本应三年,恰逢次年乙巳恩科开考,他只等了一年,“补行殿试第三甲,奉旨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邵阳魏府君事略》)。他是甲辰科会试通过后,在乙巳恩科补行殿试,名列三甲第93名进士(《明清进士题名录》)。

魏源中进士时已52 岁,才开始为官。先署理江苏东台知县,9个月后因丁忧去职。56 岁署江苏兴化知县,57岁署理淮北海州分司运判,补任江苏高邮州知州,到60 岁被革职,实际为官任职仅5 年多时间,政绩却可圈可点。

1.署东台知县,礼德惩奸治水

道光二十五年(1845)秋八月,魏源被分发到扬州府署理东台县。他在任上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在开仓征收公粮的第二天,外面锣声响起,是鸣锣聚集人闹事的信号,上年已发生过,知县葛启元因处置不当而落职,知县一职才由魏源代理。就在吏卒惊慌失措时,魏源下令开门,带吏卒找到敲锣及跟随者,逮捕20 多人,关进监狱,其他人逃跑了,后都来自首,魏源就全部让他们回去,不予处理,能“礼耆德,惩奸猾,士民悦服”(《邵阳魏府君事略》),做到尊重德高望重的老人,惩办黑恶势力,大家心悦诚服。他听说时堰镇的冯道立研究水利,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淮扬治水论》等书,就登门求教治水良策。冯认为东台处于里下河水入海之地,“(如果)尾闾既泄,腹胀自消,下游多一出路,上游即少一份狂澜,其裨益不仅在东台一县也”。魏源深受启发,大为赞赏。他了解到东台斜丰港河道淤塞,秋天如发大水,影响上游河水经斜丰港宣泄入海,会使东台也遭水灾,就利用冬闲,组织民工疏浚,从而免除东台水患。到次年四月,因母亲去世丁忧离任。

他在东台任职仅9个月,却“因漕务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为前任县令赔垫漕运所亏欠的官银四千两),全家数十口,生活困难。丁忧卸任后寄居在朋友家里,母亲的棺柩“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后靠亲友帮助,才将母亲棺柩运回扬州。

道光二十七年,魏源54岁丁忧在家,把所著《筹盐篇》呈送两江总督李星沅,建议淮南改行盐票法,李未采纳。他被江苏巡抚陆建瀛聘为幕宾,就海运漕粮一事,面呈改革之见,陆建瀛根据他的书面陈述上奏,交部议而未决。他就到岭南游历,经广州到澳门、至香港;再回广州到广西,游桂林,登阳朔山;由湘江入湖南,游庐山,登衡山,归邵阳故里;过资江、洞庭湖,到汉口;经长江,返扬州家中。经历七省,行程数千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香港他收集海外资料,还购买西方出版的世界分国地图一册,作为《海国图志》的补充内容。次年“葬父春煦公于江苏上元县之峨嵋岭,葬母陈太恭人于句容之龙潭莲山”。[1]119

2.署兴化知县,护民保坝

丁忧27 个月期满脱服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六月,魏源56 岁署理兴化知县(王家俭著《魏源年谱》误为七月)。兴化从清乾隆十八年(1753)以来,连遭水灾,地方官集民工筑圩保护农田、房屋,先筑安丰镇东一圩,乾隆二十年筑安丰镇东北圩。乾隆中叶筑中圩、西圩,再建合塔圩、塘子镇圩、苏皮圩、林潭圩、新庄圩、韩家窑圩等,使兴化农田抗涝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尽管如此,如果夏天或秋初连降暴雨,淮河、运河水位猛涨,决堤放坝,兴化仍是一片泽国,因而多次发生放坝与保坝之争。特别是魏源到兴化的前一年(道光二十八年)高邮运河大堤东堤(下河堤坝)启坝放水在立秋之前,兴化地势较低的房屋都被“西水”(大运河方向来水)冲毁,农田被淹,早稻失收,芦苇也没入水中,树干在水中时间久了都长满青苔。只有地势高的村庄如水中孤岛,村民靠张网捕鱼为食,出现“远岸蒹葭没,孤村网罟张”“村村鱼换稻,在在树生苔”的悲惨景象。幸得从广东、四川调运粮食赈济,度过寒冬,才避免饿殍遍野。

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有“(道光)二十九年,魏源,湖南邵阳进士。湖河盛涨,保坝有功”的记载。[2]141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在“志目”前有多位先贤遗像,魏源遗像后简介云:“魏源,字默深,清道光二十九年六月署兴化县,禀准培筑西堤,保障淮扬下河七州县,民蒙其利。传见本志宦绩。”其后的“魏源传”中“保坝”一事记载较详细:

(道光)二十九年署兴化县。视事三日,闻高邮河湖盛涨,开坝期亟。时河员利于开坝,已将下江诸闸全闭。乃星夜诣总督陆建瀛行署,击鼓请饬。河厅各员迅开运河东岸二十四闸,分路宣洩。即开坝,亦以处暑为期,永著如令。是年下河七邑获庆更生,源之力也。[3]592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魏源在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到任三天,因初夏以来“霪雨连旬”,高宝湖、洪泽湖水位高涨,当时管理河道的官员把运河排水到江的闸都关闭了,要开下河坝放水,兴化等下河各县又要被淹。魏源亲自带领民伕赶到高邮,日夜加固大堤,还带了兴化北窑村的窑民去潜水护坝。因北窑村烧砖之土都是取乌巾荡水下淤泥,窑民潜水能力很强,派他们到堤坝水下护坝,可防止高邮派水鬼潜入水中挖松坝基倒坝。而扬州运河厅官员仍坚持要放坝,魏源到扬州与之力争无效。

因河厅官员是条条管理,上有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领导,不受地方官员管辖,只受两江总督节制。魏源就连夜赶到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衙门,求见总督陆建瀛;但县官级别低,门役不予通报。他急于保坝护民,不顾门役阻拦,深夜拿起鼓槌,敲击总督衙门口的大鼓,惊动已就寝的总督陆建瀛。陆当夜听了他的禀告,赶到高邮查勘,接受了魏源请求,立即命令开运河东岸24 座闸放水,由芒稻闸人字河“导之入江”[4]21,以减轻下河堤坝压力。

不料当日大雨倾盆,猛烈的西风卷起巨浪冲击下坝大堤,魏源顶风冒雨,带领兴化民伕护堤,自上午辰时到下午未时,浪冲堤上,使人漂浮,形势危急。魏源不听众人劝说,坚守堤坝;他甚至在水漫大堤时,伏在堤上以身挡水保坝,大声呼号祈求苍天,“愿以身贷命”,用自己的身体换取兴化百姓的生命安全,几乎被大浪漂浮。直至酉时,雨止风停浪静,堤坝安然无恙。因雨水浸泡,魏源两眼肿如红桃。陆建瀛看到后深为感动,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哉!”[1]122

陆还奏请朝廷批准,即使下河必须放坝,也要到“立秋开车逻坝、处暑开中新坝”,因下河地区早稻“六十黄”“吓一跳”立秋已收割,“釜底余生犹得获早禾以资口实”[4]23。这一规定刻石立碑,以后不允许改变;并发《制府(清代总督又称“制台”)饬河厅札》:“倘再阳奉阴违,多留闸版不开闸,而思开坝,一经查出,定即从重治罪!”[5]84阻止了河厅官员再次放坝的想法。

保坝成功后,魏源带领民伕返回兴化,全城轰动。留守官员和士绅到大南门外老坝头恭候,市民自发地在沿街两侧夹道欢迎,队伍从老坝头一直排到县衙门口,长达两三里路,沿街各家商店在店前都摆了香案,上香、点蜡烛迎接;魏源和民伕经过时,商家还放鞭炮庆祝,并向魏源敬酒或献茶,如同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

由于魏源奋不顾身,竭尽全力保坝护民,使上年才遭水灾的下河七县因“启坝逾迟半月”,都获丰收。七县中兴化又是地势最低的“锅底洼”,能获丰收更是不易。秋粮丰收后,兴化民众都十分感激他,把收获的稻子称为“魏公稻”,并送给他“淮扬保障”的横匾,挂在县衙大堂之上。

为了减少下河放坝之患,魏源考察了里下河上下游的水利,完成《下河水利书》呈陆建瀛,后又呈禀帖给陆,建议“培筑运河西堤”[5]84。因西堤如果决口,高邮等上河州县就要被淹;如果运河西堤坚固则高邮安,他们就不急于决运河东堤放坝,使下河遭淹。而加固之费,由下河各县分摊。经“总督陆建瀛会同钦使福济(满洲镶白旗人,钦差)”[5]85上奏后,奉旨同意兴工培筑。为了减少阻力,魏源还给河厅“议西堤书二条”,明确“制府(总督)面允于票盐经费垫支,由下河州县摊征归款,不敢请帑以分河工经费,是下游治标与上游之治源可并行不悖”“请先准行,以塞下河百姓之望”[5]86他告诉河厅,修西堤由下河地方集资,不会动用朝廷拨给河厅的河工经费,从而争取到河厅支持。

运河西堤的修筑由魏源负责,他亲自到工地监督,西堤竣工后,保障了上坝的安全,避免下坝秋收前的启坝放水,百姓十分感激魏源,称西堤为“魏公堤”。作为一个代理知县,他能为兴化长远着想,尽心尽力,实在难能可贵。

魏源代理兴化知县仅大半年时间,不仅保坝、修堤,还修建书院,重修育婴堂,为民办实事。为了在育婴堂内建“乳妇房”(给带婴儿的奶妈居住),他拆掉书院名下空闲的毓水庵17间瓦屋材料用来建房;为了解决育婴堂的经费短缺,他把“书院舍”的135 亩土地划归育婴堂收租。

魏源离任时,兴化百姓要为他建生祠,被他劝阻;同治五年(1866),在他去世9年后,兴化士民仍不忘魏源的功德,请准把他的牌位供于兴化范公祠,与范仲淹一同祭祀。光绪初年,兴化某知县有灾不报,百姓聚集县衙大堂,怒砸堂上匾额,其中有一挑水夫指着“淮扬保障”横匾说:“此魏大老爷匾,不可毁也。”(《国粹学报·丛谈》,1911年第7期第5号),可见魏源在兴化保坝护民的业绩已深入人心,非同一般。

3.署理淮北盐场运判,整治有方

当时盐政已由督抚兼管,道光三十年(1850)初,两淮盐场因管理不善,盐课缺额尤甚,陆建瀛依据魏源《筹盐篇》中改革盐政建议,奏请改革,二月奉旨允行。陆设总局于扬州,署理兴化知县才8个月的魏源就被调任署理淮北海州分司运判。在运判任上,魏源排除阻力,杜塞偷漏,查获私盐30 余万担。因整治有方,使淮北盐课倍增,并能用以补足淮南盐课缺额,还筹银20 万两生息,作为高邮、宝应西堤岁修费用,减轻下河州县百姓的负担,成效显著。七月有旨嘉奖,并于升叙(《清文宗实录·卷十四》)。

《海国图志》巻十

4.任高邮知州,保境安民

道光三十年九月,高邮知州出缺,两江总督陆建瀛、江苏巡抚傅绳勋会同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请以魏源递补。奏章云:“伏查该员学优才裕,政事精通,以之请补高邮州知州,洵堪胜任,与例亦相符……仰恳天恩,俯念要缺需员,准以候补知州魏源请补高邮州知州,实于沿河要缺有益”,不久有旨准奏,魏源以同知直隶知州即用(《邵阳魏府君事略》)。

因他在中进士前曾捐资为“候补知州”,中进士后“以知县分发江苏”时,他到吏部呈明,要求注销知县,仍赴江苏以知州补用。咸丰元年(1851),魏源补任高邮州知州,还兼署海州分司运判。因前年保坝受寒积劳,在高邮黄疸病发作,目黄体胀,痰多气急,饮食大减,到立秋后虽已治愈,但体质大不如前。

咸丰二年,因虑及高邮湖如风大浪急易使行船倾覆,救生困难,魏源就在湖心筑岛,在岛上种植榆柳,方便行船停靠,躲避风浪;他新修文游台,并在台西侧空地“捐廉为文台书院”[5]91,培育人才;利用公余时间整理著述。年末,因太平军兴,他将全家迁寓兴化西寺。

咸丰三年魏源60 岁,完成了《元史新编》。就在这一年二月,太平军攻克江宁(改称天京),东征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军从南京沿江东下,二十三日攻克扬州,距离高邮仅40 余公里。“时溃兵逃勇沿途虏掠,州城德泰、德生、谦益三典同日闭歇,居民大恐。”魏源为了保境安民,并防止被太平军击溃逃跑的官兵沿途抢掠,在高邮戒严,接受举人戴煦等人建议,办团练,“昼夜巡防,严缉流匪。二月二十五日巳刻,拿获强抢侉匪(清军兵勇)四十余名”,魏源“奉制军格杀勿论之令,尽杀之”“发仓廪以赈贫穷,民心稍安”。[7]77

魏源又因“城西太平庄有谋应敌者,乃躬率吏卒,漏夜前往,捕斩渠魁廿余人。自是奸宄敛迹”。(《邵阳魏府君事略》)此后几任州官都沿用魏源办团练之法,维护地方治安。因防御力量不足,魏源设疑兵之计,张贴告示云“朝廷已派大员统兵南下,克日必至,间日一发,羽书络绎”,使太平军“徘徊瞻顾,逡巡不前”,[1]145从而稳定了高邮局势。但因魏源在递送江南太平军军情驿报时,“不绕道递送”“屡将急递退回,以至南北信息不通”,被派兵协防高邮的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劾,三月十五日咸丰帝上谕以“玩视军机”将魏源革职(《清文宗实录》卷八),派安徽举人汪杰署理,魏源回到兴化西寺家中。

5.寓兴化西寺,遁入空门

咸丰三年(1853)七月,因皖北捻军大起,魏源应兵部侍郎周天爵邀请,参与军务,奉檄击宿州捻军,斩首六百余人,降众五千,散其党,平其垒而还(《邵阳魏府君事略》)。九月,周天爵死于颍州,魏源回到兴化西寺后就遁入空门,法名承贯,潜心学佛,终日静坐,不与外界交往。

西寺原名“西宝严教寺”,建于唐大顺元年(890),重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在城内西大街迎恩里,今宝严寺(原城隍庙)之西,地近西城门威武门。兴化建县于五代十国杨吴武义二年(920),西寺比兴化建县还早30年。因兴化城内偏东北还有唐元和年间建的广福寺称为“东寺”,“西宝严教寺”就称为“西寺”。

西寺内部地方开阔,林木扶疏。兴化建县之初,因无衙署,曾借用西寺空房作为办公之所。庙内有南宋兴化知县糜师孟所建“放生亭”及明清时所建“南阁”,寺内供有明代扬州知府赵有初塑像。赵因不肯追讨兴化农民拖欠的赋税而弃官,兴化人感念其恩德,在西寺塑像供奉。清初寺僧济润、济广、本函、懂子、得一与兴化明末遗老李沂、李瀚等多人曾在大雄宝殿西厢禅房结为法华诗社,唱和不绝。本函诗云“庭空多受月,地僻少来书”,是说西寺地僻幽静;李瀚赠济润诗则云“竹扉深掩不曾开,殿角疏桐映古槐。秋色满庭僧一个,山房空寂有谁来”,可见这里确实是个安静修心的理想场所。西寺因是千年古寺,法脉传承多有变化。清中叶为禅宗临济宗,后为净土宗,符合魏源“禅净兼修”的修持要求。

咸丰四年十一月,副都御史袁甲三奏请“以剿办安徽颖州府‘捻匪’出力”,恢复了魏源高邮知州官职。魏源却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世乱多变,固辞不就,仍寓于兴化西寺,醉心禅理,嗜佛日深,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在修持净土的同时,他汇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普贤行愿品》为一集,名曰《净土四经》,作序刊行。所修净土,只要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可,方法简单易行,魏源认为,净土必须与禅相辅,互相发明,始为成佛的正确法门。

咸丰六年秋,魏源去杭州游览,借住东园僧舍潜修,次年农历三月初一(公历3月26 日),在东园僧舍去世,终年64 岁,葬于杭州南屏山方家峪。“同治十一年,奉旨入祀高邮名宦祠”,[6]91光绪三十三年(1907),奉部文入祀邵阳乡贤祠,[1]180《清史稿·文苑三》有传。

三、在江苏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所托编著。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最早由国人自己编写、详细记述世界各国状况的综合性巨著。魏源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基础,先后征引历代史志14 种,古今各家著述多种,还有奏折十多件和一些亲自了解的材料,在道光二十二(1842)完成50 卷,刻印于扬州絜园。

道光二十七到二十八年,魏源丁忧在扬州家中,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 卷,再刊刻于扬州。其后在任兴化知县、高邮知州期间,又辑录徐继畲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寰志略》、姚莹的《康 纪行》及外国人的著述,如英国人马礼逊的《外国史略》、葡萄牙人玛吉斯的《地理备考》、美国人高理文的《合省国志》等多种著作,并把在香港所搜集的地图附入,扩充《海国图志》为百卷本。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还有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和先进科学技术等记载,一国一图,读后可对各国情况了如指掌(魏源《海国图志·后序》)。当时太平军北进,威胁扬州,他考虑到兴化水网纵横、出行靠船,交通不便,刻书比较安全,就特地选在北郊平望湖旁东罗村天宁寺刻版,咸丰二年(1852)完成,在高邮刊行。

魏源编写刻印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国人了解“夷情”,习其“长技”,抵御外侮,富国强兵。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对付外国侵略者,不能“舍其长,甘其害”,必须“塞其害,师其长”,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率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在书中,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出要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还提出允许商民自己兴办工业,包含“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凤锯、水锯、火轮舟、自来火、自转碓、千金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他倡议“立译馆翻夷书”,提出改革武科考试的试点,“于闽粤二省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以鼓励造就兵器制造业人才,目的是“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达到“制夷”目的。他认为“中国智慧无所不有”“人材非不足”“材料非不足”,中国人有能力掌握西方新式制造技术,又有丰富的资源,一定能逐步做到“不必仰赖于外夷”而国强民富,赶上并超过西方国家。

因此《海国图志》被誉为国人了解世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山之作。通过这部巨著,魏源希望开启国人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因而成为我国有识之士由传统意识转向近代维新思想的重要标志。

《海国图志》虽是救世良方,但在当时环境下未能有济世之功。魏源的主张不仅未受朝廷重视,还被斥为“长洋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祸国殃民之作”,甚至魏源本人也被视为“汉奸卖国贼”。而《海国图志》流传到日本后,就被再版数十次,福泽谕吉、伊藤博文等日本维新人士阅读之后,纷纷转而学习西方,民间也形成了学习西方的热潮。

夏剑钦在《魏源传》中对其评价:“综观魏源一生,他从理学家转而为汉学家,从幕友转而为亲民官,从解经笺诗的通儒转而为关心水利、盐漕的实干家,从忧时忧民的学者转而为放眼世界的先驱,都充分显示他是一名真挚的爱国者。”魏源不仅是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史学家,也是关心水利、盐漕的实干家,忧时爱民的学者与官员,而这一切都与他在江苏30 多年的耕耘是分不开的。他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希望实现“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社会变革,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后王师前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与爱国志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认为:“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魏氏《海国图志》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今天,魏源在江苏所著的《海国图志》已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他放眼世界的爱国情怀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继者。

猜你喜欢
魏源高邮
高邮鸭蛋:白如玉 黄流丹
夕照高邮湖
画说铁军:高邮受降
“小卷阿”追思
咸鸡蛋
怀抱今古孕乾坤
——魏源对联漫谈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
我的家乡
魏源:一片冰心在玉壶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