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
随何率领使团来到六县,请求面见九江王英布。请谒递上去,已经过了三天,依然没有回音。
英布有他的打算,他打发掌管宫廷饮食的太宰去做接待,每日好酒好菜款待,就是不提见面的事。随何是机灵的人,看穿了英布的心事,他拖不起,等不得,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对太宰挑明说道:“大王之所以不见我随何,一定是因为大王以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对局势的走向,尚未了解得清楚。为大王呈说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正是我到九江来的目的。如果我被大王召见,呈说得当,应当就是大王想要听取的意见;如果呈说不当,请大王将我与二十名随员处死于王都街市,以此明确大王与汉为敌、与楚为友。”
太宰将随何的这番话转达给了英布,英布于是下令召见随何。
随何进宫,面见英布说道:“汉王派遣臣下敬呈书信与大王。臣下此次来,私下有些奇怪,大王为什么如此亲近楚国?”
英布回答说:“寡人以臣下的身份服侍项王。”
随何说:“大王与项王同在诸侯之列,之所以对项王称臣, 一定是以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自己的靠山。如今项王讨伐齐国,亲自背负筑城的木板,身先士卒作战。这个时候,大王理应尽举九江之兵,亲自统领,充当楚军的前锋,而如今仅仅派遣了 四千人的军队协助项王。以臣下的身份服侍主君,难道可以这样做吗?”
英布只是听着,没有作声。
随何接着说道:“汉王攻占彭城,项王尚在齐国,这个时候, 大王理当倾国出动,渡过淮河,昼夜兼程奔赴彭城会战。而实际 上呢,大王拥有万人之众,没有再发一兵一卒,袖手在旁,观望 胜败的结果。将国家托付于他人的人,难道应当这样做吗?”
英布仍然没有作声。
随何稍微提高了语调,继续说道:“大王表面上打着依附楚 国的旗号,私下里却盘算着保存自己的实力,臣下不认为这是可 取的良策。想来,大王之所以不愿背弃楚国,是因为大王以为汉国弱小,不足以作为依靠。不过,眼下楚军虽然强大,却在普天之下背负着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不但违背怀王之约,而且杀害了义帝。放眼当下,尽管项王凭借战功而一时强大,汉王也自有应对的良策。汉王将联合诸侯,退守荥阳-成皋一线,调运巴蜀汉中的粮食,深挖战壕,高筑壁垒,分兵坚守要塞。如果楚军继续西进,穿越魏国故地,深入敌国八九百里,必将遭遇战不能胜、攻不能取的困境。难上加难的是,楚军将不得不依靠老弱之力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后勤不能得到保证。”
“退一步看,即使楚军轻装深入,进入到荥阳-成皋一带,汉军坚守不出,楚军也是进不能攻取,退不能脱身。所以说,一时得势的楚军,不足以作为长久的依靠。再退一步说,假设楚军战胜了汉军,诸侯各国将会忧虑祸害及于自己而发兵相救,楚国的胜利,必然诱发诸侯各国的联合对抗。以此判断,楚国不如汉国,这种局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此形势之下,大王不去亲近万全的汉王,而去依托危亡的楚国,臣下我不得不为大王感到困惑。”
沉默寡言的英布听到这里,僵硬的颜面似乎有了些表情,一直挺直的身体也放松下来,微微向前倾斜。随何一直观察着英布,他一点一滴地觉察着英布表情和心理的微妙变化。他觉得是时候了,于是放缓语气,一字一句,清楚地将这次出使的目的挑明:“臣下并不以为举九江国之兵足以灭亡楚国,不过,只要大王起兵反楚,项王必定被拖住不能西进,只要滞留项王几个月,汉王取天下的部署就可以万全了。那时候,请允许臣下与大王一道,戎装佩剑前往汉国,汉王必定裂地分封大王。”
話到这里,英布听进去了。自从称病不出以来,英布知道项羽对自己不满,他了解项羽猜忌又火爆的脾气,很是恐慌不安。他之所以接待随何,就是想为自己留一条退路。此时,英布点点头,嘴里蹦出三个字来:
“请奉命。”
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了六县,敦促英布迅速发兵,与楚国一道进攻汉国。随何得到了这个捎息,担心事情有变,他当机立断,来到英布会见楚国使者的王庭,径直上座说道:“九江王已经归服了汉王,楚国凭什么要九江王发兵?”
事情突如其来,英布愕然未能反应。楚国使者当即起身退席。随何趁势对英布说:“事情已经这样了,请大王杀掉使者,迅速举兵与汉王协力攻楚。”
于是英布下令杀掉项羽的使者,征调军队,攻击楚国。
随何说动英布叛楚归汉,意义非同寻常。短期内呈现的结果,正如刘邦方面所预计的,由于英布叛楚归汉,项羽不得不分兵应对九江方面的叛乱,他派遣大将龙且和项声统领楚军别部南下迎击英布军,大大地削弱了乘胜追击汉军的攻击力,延迟了一举西进深入的步伐,使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得以在荥阳-成皋一带稳住阵脚,形成相持的局面。
放长远来看,项羽不但失去了一名最得力的勇将,而且增添了一个可怕的敌手。从此以后,楚国失去了安定的后方,经常性地面对腹背受敌、两面甚至多面作战的不利局面。策反英布叛楚归汉,可以说是楚汉相争中最大的成功外交,这次外交的发起者,是张良,而促成这次外交的最大功劳,当然归属随何了。随何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机警果断,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技巧,成就了中国外交史上一桩经典范例。
(摘自《楚亡:从项羽到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