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献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木兰诗》中的名句之一。这两句诗虽然脍炙人口,但字面上似乎如大白话一般“通俗易懂”。不过,学界对这两句诗的解读,却颇费一番周折,且至今未能令人满意。
过去,人们直接对这两句诗分别进行解读,认为其含义是:将军身经百战,壮烈牺牲;壮士征战十年,胜利归来。结果令人产生困惑:为什么牺牲的偏偏是“将军”,凯旋的却是“壮士”呢?如果连“将军”都战死了,这仗还能打赢吗?“壮士”们还能凯旋吗?所以,这种解读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已经基本上被学界摒弃了。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修辞法,即“将军”和“壮士”之间、“百战死”和“十年归”之间互相交错渗透、补充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应该说,这种认识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按照互文法进行“糅合”解读,则会导致更不合理甚至荒谬的结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壮烈牺牲;征战十年,胜利归来。——人都死了,怎么还会凯旋呢?
于是,很多教学资料,包括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在内,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即让将士们一部分“战死”,一部分“归来”。
例如《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读”中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征战多年,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在“练习说明”中说:“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再如《中学教材全解》(薛金星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课文翻译中说:“将士们多年来身经百战,有的牺牲了,有的转战数载胜利归来。”并加“句解”说:“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又在有关练习的答案中说:“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經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然而,这种解读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经不起推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诗中所提的“将军”和“壮士”如果是泛指,则其使用的便是集合概念,即所述行为(“死”和“归”)是属于将士的整体的;而上述各种资料在认定其为泛指的前提下,却又将其曲解为非集合概念,将诗中所述行为进行“分割”,分别“分配”给将士的部分群体,即“有的”“战死”、“有的”“归来”。歪曲了诗中的逻辑形式,就不可能正确地反映其真实含义。
其次,出现了偏离主题的跑题现象。显而易见,这首诗是以木兰为主人公的,处处都围绕着木兰着笔,各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节奏紧凑。而上述各种解读均不能与主人公木兰本人产生关联,也不能与下文“(木兰)归来见天子”等内容衔接起来,使上下文之间产生了脱节,显然有跑题之嫌;也势必导致若将下文的“归来见天子”之人认定为木兰,就显得行文突兀,甚至缺乏依据和牵强附会。
这些问题的存在,意味着这种“折中”的解读同样也是不恰当、不合理的。
这就陷入了两难之境,即无论是否从互文的角度来解读,其结果都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何以致此?其实,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诗中的“将军”和“死”这两个关键成分被误解了。它们在诗中的真正内涵,需要重新认识。
首先,“将军”在诗中并非泛指军中将领,而是特指主人公木兰。如果说“壮士”是指木兰,人们应该都会接受,因为“壮士”的身份不太特殊;而且下文紧接着是“归来见天子”一句,显然是说木兰,那么此处“壮士十年归”也就显然是指木兰了。而如果将“将军”视为木兰,人们可能不易接受,因为“将军”是一种高级军官,地位显赫,似乎与木兰这个平民女子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下文对此已经有所交代和照应:“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在多年的征战中,木兰屡建战功,直至“策勋十二转”,达到了最高勋级。立功而升职在军中是正常现象。木兰因屡立军功而不断升职,在勋级最高时升为“将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她是绝无资格被天子在“明堂”上接见的,更无资格被直接授予“尚书郎”这种朝廷高级官职。所以,说木兰此时已是“将军”,换言之,说此处“将军”指木兰,也是毫不足奇的。句中“将军”和“壮士”是互指关系,即“将军”也是“壮士”,“壮士”也是“将军”,皆指主人公木兰。称木兰为“将军”,是从其身份,即其已经达到的军中职位而言的;而称木兰为“壮士”,则是从其气质,即其在军中展现的精神风采而言的。两种称呼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且相互补充完善。
其次,“死”在诗中并非指已经死亡,而是指面临死亡。古诗文中的“死”字,有时并非简单地直接指“(已经)死亡”,而是指“面临(面对)死亡”。“死亡”只是其字面义和表层义;在一定语境下,“面临(面对)死亡”才是其具体使用时的语境义和实质义。这方面的例证并不少见。例如:1.《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畏死”即畏惧面临死亡,“以死惧之”即用面临死亡来恐吓他们。)2.《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身死”即肉身面临死亡。)3.《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死且不避”即面对死亡而不回避。)又《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四个“死”字均为面临死亡之意,其中“等死”即同样面临死亡,“死国”即为国事而面临死亡。)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即面临死亡也心甘情愿。)如此等等。从本质上说,这些所谓的“死”,都不是简单地指“死亡”本身,而是指特定之人与“死亡”的关系,即面临“死亡”的危险。这两句诗中“死”字的含义也是如此。所以,所谓“百战死”,其实就是身经百战,屡次面临死亡(的危险)之意。换言之,诗中的“死”者其实并未“(已经)死亡”,而是曾经出生入死、九死一生。
将以上两点认识综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总体认识,那就是:这两句诗其实并不是专门写什么“战争”“战斗”的,而依然是写主人公木兰的,是对其“战争”生涯和“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她当然没有“死”,但在长期残酷的战争中,曾经出生入死,多次面临死神的威胁。基于这种认识,对这两句诗的合理解读就可以水到渠成了。所以,这两句诗的整体含义应该大致解读为:木兰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建战功。十来年后,作为将军和壮士而胜利归来。
事实上,这种认识在学界也不乏共识。例如蔡厚示《〈木兰诗〉的语言繁简》云:“《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又:“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三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又如王运熙、邬国平《〈木兰诗〉赏析》云:“……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
这些观点实际上均未将诗中的“将军”和“壮士”理解为参战的将士群体,而是皆视为木兰一人;相应地,也未将其中的“死”字简单地理解为“(已经)死亡”,而是视为木兰在战争中的危险处境。这种认识虽未明言,但都“溢于言表”。
总之,在《木兰诗》中,“将军”是木兰,“将军”并未“死”。唯有秉持这种观点,深入认识“将军”和“死”这两个关键成分的真正内涵,才能合理解读这两句诗,避免解读中的情理不合与逻辑悖谬。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