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学生为例,谈偶像文化渗透下的教育

2021-07-01 11:42方佳
成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榜样

方佳

摘 要:面对偶像文化的深透,偶像的言行支配着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偶像走红的方式、偶像的价值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让学习的真正意义展现出本色,抵御文化冲击下对学习作用的忽视。同时指引学生追寻正面积极的榜样,让榜样的力量成为教育之舟前进的号角,并且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扬起胜利的风帆。

关键词:偶像文化 榜样 非正式群体

1 案例背景

在中小学生中,“追星”的现象日益普遍,学生们处于懵懂时期,对于社会的理解只是一个混沌的概念,对于职业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对于未来的期望更多停留于表面和肤浅的水平。他们不仅受明星思想和行为的牵引,同时还受明星走红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影响。

加之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学生接触网络频繁,快手、抖音、微视等APP的出现为学生粉丝提供了新的参与平台,他们既是制造者也是参与者,出于操作的便捷,以及学生认知阶段前倾,“追星”热由青春期的中学生向前延伸至小学高年级阶段,并逐步向中低年级蔓延。如何给予学生适龄的教育,端正他们的盲目崇拜,显得尤为重要。

2 事件经过

笔者班里女同学欣欣(化名),是个美丽伶俐的女孩,从小学习拉丁舞,在舞蹈上倾注了很多精力,同时对待学习也能做到认真勤勉,被班级同学评选为了小队长。班级文娱活动,需要出歌舞节目时,交托给她总是能圆满完成。

有一天,早读课上,我看见欣欣立着课本,却没有动唇。“欣欣,读书要认真。”我提醒道,但发现她非常专注地盯着什么看,一会儿左脸朝前,一会儿转向右脸,还时不时露出甜美的笑容,竟完全没有听到我的提醒。

于是我径直走到她前面,将她的书抽走。“咣当”一声,一面小镜子倒了下来,欣欣的笑容也尴尬地凝固在了脸上。课后我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

可是渐渐发现,欣欣对待作业没有以前认真了,上课走神比以前频繁。没过多久,写字课上,我看见欣欣拿着荧光笔在涂写些什么。我悄悄走过去一看,发现她正拿荧光笔当做指甲油仔细地涂在指甲上,每涂完一个,还细细地吹两口气,让它变干,好不熟练!

下课后我将她叫到办公室里时询问她:“欣欣,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呀?”“我自己想到的。”欣欣低声说。我拿着她刚写完的写字本问她:“最近写字比以前退步了许多,因为你将精力放在了其他地方,这样成绩可不能提高哦。”谁知欣欣对我说:“老师,我将来要去参加选秀,不用成绩多好。”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愣住了。欣欣接着说:“我在抖音里看到,有些明星才初中毕业,可是能这么受欢迎,赚这么多钱,这比学习轻松多了。”她说话声音并不大,但是透露出对我的劝导的不以为意。

3 事件处理

到了中午,我将欣欣叫来,将网上找到的一篇新闻交给她,让她带回去当课外阅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明天再带来找我。

第二天,我问欣欣看得怎么样,欣欣说:“文章讲了一位选秀偶像,在国外训练,非常辛苦。一周要从早到晚训练六天,每次一上课就要五个小时,这期间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还不准开空调,为了锻炼人的体力和耐力。”欣欣讲得很详细,一看就有认真完成昨天的任务。“还有每年只能见一次家人,还为了漂亮,不能吃很多好吃的。”

“我们一周只上五天学,四点就放学了呢。”“可是放学了还有作业啊,也要到晚上才能休息。”欣欣嘟囔道。“那可不一样,我们一节课35分钟,就能休息10分钟,跟同学们聊聊天,做做游戏,周末还能去公园玩,不比做偶像轻松吗?”我边说边将色彩缤纷的甜点照片给欣欣看,“你想吃什么,要是做了偶像,以后这些,只能看不能吃。”欣欣看着有些动摇。

“原来做偶像也没这么简单嘛!”“可不是,没有什么职业是不需要努力的。”随后我说道,“而且,我们可以适当崇拜偶像,但要学习的是他们带头公益,服务社会,学习的是他们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不能仅仅关注他们中部分学历的缺失。”欣欣眼神比之前更加清明了一些。

要让欣欣改变对偶像盲目的追捧,并不是一朝一夕,要在此后长期,利用一切契机来教育扭转。同时,相信班中还会有不少同学在今后陷入同样的“误区”,针对集体的相关教育也不可或缺。

4 案例反思

4.1 个别引导,宜疏不宜堵

小学生追星具有低龄化、组织化、情绪化、排他化等特点,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判断力以及追求在非正式组织中的认同感所导致的。而且学生追求的不仅仅是偶像本人,还追求着他们光鲜亮丽,获得成功与目光不费吹灰的表象。作为教师,不可使用权威来禁止,这样只会促使学生的追星从明面转移到地下,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首先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的角度,有的学生面临学业压力,缺乏自我排解的能力和途径,便将看似成功唾手可得的明星当做是自己的理想;有的学生缺少独立探索的时间,选择符合自己审美的偶像自我建构,不同的出发点,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其次,了解“偶像”这个职业和个人,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朋友的身份正确引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分析明星的成长经历和背后付出,综合感受各行各业都应该具备持之以恒的奋发精神,并应用于学习之中。

最后,多用正向名人案例渲染,使得學生能够情绪唤醒,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比如智商受限的阿甘却在学习中奋斗中发现了橄榄球才能;学习的目的在于在社会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哪个职业,哪怕是立志做偶像,学习和奋斗的意义都无可取代;学习的目的在于让自己身处的社会更加美好与进步,年轻的毛泽东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壮语,正是我们学习的鲜明旗帜。

4.2 非正式群体,发挥权威人物力量

非正式群体就是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群体,也就是俗称的“小圈子”。研究表明,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中普遍性高,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其中以共同的喜好相聚占大多数,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对于交往的需要。同时,学生间的非正式群体还有凝聚力强、约束力强、信息传播快等特点,会在成员中自发产生权威人物,形成自我遵守的不成文规定,亲密感会提高。

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是对正式群体的良好补充,是否正面积极不仅与成员的个性和加入初衷有关,还与核心人物有重要的关系。核心人物在群体中发挥着主导和示范作用。教師可以通过与班级中具有影响力的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情绪倾向。要改善“追星”“选秀追捧”等现象时,可以从核心人物入手,从影响他个人,向他所在的非正式群体辐射,提升教育的效率和学生的接受度。

同时要对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投入更多的关注,发生偏差时要及时引导,避免对成员产生群体影响。

4.3 集体教育,运用榜样的力量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学习来说,作用远超想象。

适当积极开展班会课,既是德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更好了解社会正能量,传递文化精华的渠道,从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正面的榜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抵御盲目跟风追星的偶像文化渗透。过程中要注意,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当好学生身边的榜样。正所谓“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师友之严,在于要铁面无私地指出青年学生的不当言行,更是在于要严于律己,成为学生良好品行的来源。

其次,榜样要坚持正面积极。当偶像倡导的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那自然值得师生们的推崇。比如在本次疫情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舍生忘死,心系天下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剥开华丽的皮囊,他们为社会跳动的血液,才是引导学生乐意进取的灵丹妙药。

再次,榜样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如欣欣,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对她侃侃而谈少年李鸿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并不能引起她的共情,而是更倾向于从身边的,最近涌现于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切入。

最后,榜样教育要长期坚持,不可浅尝辄止。身处信息交汇的时代,学生不断受到外在信息的影响,要将榜样的光芒不断折射于他们身上,成为他们的强心针。

参考文献:

[1] 沈红霞.小学生追星现象的正向引导[J].教学与管理,2020(29):17.

[2] 龚杰克,赵福江.“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J].探索,2020(07):28.

[3] 吴思慧,谢威士,张晓旭.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02):28.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中心校 (上海市 201908)

猜你喜欢
榜样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榜样
好的榜样
好的榜样
全国近百名学生被评为“榜样少年”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