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国锁,祁燕蓉,田 雪
宁夏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宁夏银川 750000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mhe,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mhe virus BVDV)引起的一种以能够感染牛、山羊、绵羊、猪等家畜动物,还能够引起骆驼、鹿等其他野生动物感染的疾病,临床上该病原以感染牛最为常见[1,2]。目前,BVD依旧是危害世界养牛业的重大经济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可直接导致牛群的繁殖和生产性能低下,间接增加牛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损失和防控难度[3,4]。BVDV可通过持续感染的胎牛在牛群中永久性传播[5]。基于BVD在宁夏地区的流行现状和危害,推动规模奶牛场开展该病的净化是紧迫且长期的工作,对宁夏奶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地区多个规模化奶牛场通过检测淘汰持续感染的牛只,免疫保护牛群减少新持续感染牛只出现的策略,有效的控制和净化了该病。
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BVDV抗原快速检测卡,均购自美国爱德士公司;酶标仪,购自美国Biotek公司;恒温培养箱,购自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可调单道移液枪、多道移液枪,均购自美国Thermo公司。
采集宁夏地区3家规模奶牛场共4507份青年牛和成母牛血液样品,血样送实验室离心分离,血清-20℃冻存备用,用于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新生犊牛出生1个月内采集耳组织,用于BVDV抗原快速检测卡牛场现场检测;检测范围为全群检测。具体试验操作步骤按试剂盒、检测卡说明书进行。
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计算样品的校正OD值。被检样品的S-N值≤0.300,判为BVD抗原阴性;被检样品的S-N值>0.300,判为BVDV抗原阳性。
抗原快速检测卡:滴加样品后15~30min后读取结果。试纸条的一端只出现红色的对照线,则检测结果为阴性;试纸条对照线和检测线都为红色,则为抗原阳性;只出现检测线,未出现对照线,检测结果无效。
宁夏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青年牛、成年牛和犊牛BVDV抗原检测结果见表1、2。
表1 宁夏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青年牛、成年牛BVDV抗原检测结果
用牛病毒性腹泻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卡检测BVDV,从表1、2可以看出3家规模奶牛场都出现了BVDV抗原阳性牛,说明宁夏地区这3家规模奶牛场的成年牛和犊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虽然抗原阳性率不高,但这些持续感染的牛常年排毒,是牛群中的传染源,危害极大。
对宁夏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进行普检。采集的4507份血清检出BVDV抗原阳性牛共26份;对1051头刚出生的犊牛现场检测,检出阳性犊牛共6份;检出的阳性牛只21天后复检,阳性牛一律淘汰。
接种BVD疫苗,有利于BVD的控制,特别是在牛群密集且往来频繁的宁夏地区,清除现有感染的同时使牛群对新传入的BVDV保持抵抗力,有助于防止新持续感染牛的产生。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让繁殖牛在配种前形成保护力,避免BVDV感染母牛,避免怀孕母牛流产和阻止在母牛体内形成持续感染的胎儿,持续感染的犊牛的出现(PI牛)是主要的传染源[6,7]。BVD 预防和控制的核心是减少持续感染牛的出现,持续感染牛的出现多为怀孕母牛怀孕期间接触了BVDV。因此,要加强怀孕母牛免疫,来减少流产,避免PI牛的出现,同时可增强初乳中的母源抗体来增加犊牛抵抗力[8]。用牛病毒性腹泻抗体试剂盒检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低的牛群加强免疫,免疫程序见表3。
表2 宁夏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犊牛BVDV抗原检测结果
表3 调整前后的BVD免疫程序
BVD可以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在BVD的防控净化阶段,奶牛场要提倡自繁自养、只出不进,做好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外来的传染源。如需必要引进奶牛,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引进,引进的牛只必须单独隔离饲养,检验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无论是否免疫,都要结合生产各环节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构建BVDV环境卫生控制体系,阻断BVDV传播途径,维持牛场净化后BVDV非感染状态(图1)。
图1 净化方案与路线
BVDV感染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净化措施,控制与净化的首要步骤都是发现持续感染(PI)牛。然后根据本地本场的牛群密度和感染率来制定防控措施,在牛群密度低,感染率低的地区可采取“检疫-淘汰”的方式来净化牛群;牛群密度高、感染率高的地区,采取“免疫-检疫—淘汰”是比较可行的策略;血清阳性率较高的地区,要做好抗原的持续检测,持续免疫措施,来淘汰减少PI牛的出现以及做好综合性生物安全安保体系,维持BVDV的净化状态,避免新发BVD牛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