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疗效

2021-07-01 03:45邵光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热腑通腑中风病

邵光华

(内黄县中医院急诊科,河南安阳 456300)

中风病为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球每年约550万人由于中风死亡,我国占1/3,而急性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2]。目前,西医治疗方法趋于成熟,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早期溶栓、清除氧自由基、调脂稳定斑块、脱水降颅压等,致残率、致死率逐渐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医认为,中风是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痰、风、火、瘀等共同作用,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发病,痰热腑实、气血逆乱为急性期重要病机,治疗应以通腑泄浊、化痰清热为主。既往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与中风发生密切相关,通络熄风方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等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病情进展[3,4]。但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尚缺乏报道。本研究旨在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探讨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我院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12±9.21)岁,入院距发病7~52h,平均(20.32±6.52)h,合并症:高血压22例、高血脂6例、糖尿病17例;研究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6.39±8.03)岁,入院距发病8~56h,平均(21.45±5.69)h,合并症:高血压21例、高血脂5例、糖尿病16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5,6],发病<2周;辨证为痰热腑实证,主症: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半身不遂、感觉消失或减退,次症:痰多或咯痰、头痛目眩、腹胀便干便秘、苔黄腻、舌质暗红、偏瘫侧弦滑而大或脉弦滑;首次发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且遗留后遗症;精神疾病者;合并内分泌系统、肝、肾、心等严重疾病;脑外伤;下消化道出血、急腹症、肛裂出血、活动性痔疮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采用脑细胞保护剂或氧自由基清除剂、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

1.3.2 研究组 给予化痰通腑汤灌肠,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5g(冲),厚朴10g,枳实10g,全瓜蒌15g,胆南星10g,粉碎成粗末,加300 ml水煎,后下生大黄末,取150ml药液加芒硝,保持药温37℃左右,点滴保留灌肠,灌肠液保留30 min,1次/d,3~10d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1.3.3 检测方法 取静脉空腹血6ml,分成2份,一份置非抗凝管,分离血清,以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化学发光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另一份置抗凝管,分离血浆,以酶法测定血浆NO,以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TXB2,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S100β检测试剂盒,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NSE测定试剂盒、TXB2试剂盒、6-keto-PGF1a试剂盒、NO试剂盒。

1.4 观察指标

(1)疗效。基本痊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90%;显著改善:NIHSS评分降低46%~90%;有效: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有效+显著改善+基本痊愈)/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以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计分,次症以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计分。(3)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估,共11个条目,0~42分,分数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越好。(4)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血清S100β、NSE)。(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浆NO、6-keto-PGF1a、TXB2)。(6)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3.91%(P<0.05),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n(%)]

2.2 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中医证候积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研究组 20.06±3.05 7.52±3.06 19.54±3.24 8.06±2.45对照组 21.14±3.14 10.24±3.25 19.84±3.42 12.14±3.21 t 1.683 4.156 0.434 6.899 P 0.096 <0.001 0.665 <0.001

2.3 血清S100β、NSE

治疗3周后,研究组血清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血清S100β、NSE水平比较()

表3 血清S100β、NSE水平比较()

组别 S100β(μg/L) NSE(ng/mL)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研究组 2.45±0.52 0.49±0.35 26.54±5.42 12.38±2.47对照组 2.63±0.49 0.84±0.42 27.12±5.34 18.59±3.18 t 1.717 4.370 0.520 10.531 P 0.089 <0.001 0.605 <0.001

2.4 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3周后,研究组血浆NO、6-keto-PGF1a水平高于对照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表4 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NO(μmol/L) 6-keto-PGF1a(pg/mL) TXB2(pg/mL)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研究组 65.12±5.42 77.25±5.46a 50.14±4.52 69.52±6.02a 101.24±10.17 80.12±8.32a对照组 64.17±5.03 72.06±5.57a 51.29±5.03 65.37±5.82a 103.47±9.95 91.06±8.47a t 0.876 4.538 1.160 3.379 1.069 6.284 P 0.384 <0.001 0.249 0.001 0.288 <0.001

2.5 不良反应

经一般体格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大便、尿常 规等检查,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主要为血瘀、邪热、腑实、内风、痰浊;证候分气虚证、火热证、风证、痰证、血瘀证等,其中痰热腑实证为常见证型,其病机为痰热内蕴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腑气不通,积热胃肠,病邪上犯,清窍蒙闭,神志昏蒙,辨证叠出,致病情加重[7]。金元时期,张从正提出通下论治,且《素问病机宜保命集·中风论》指出“中脏者,唇吻不收,舌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若忽中脏者,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滞”。本研究以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在三化汤基础上进行加减,方中生大黄后下苦寒攻下、逐瘀泻热、走而不守,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芒硝味咸软坚散结、泻下攻积,与大黄相须为用,增强泻下热结;佐以全瓜蒌清热化痰、滑肠通便;配胆南星热留滞经络,共起祛痰达络、通畅腑气、敷布气血之功效,并清除胃肠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纠正气血逆乱,还可急下存阴,以防阳脱于外、阴劫于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能抗炎抑菌、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动脉血流量[8]。本研究结果提示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症状,效果显著。痰热腑实证患者腹胀便秘、腑气不通,肠道内聚集有毒物质,未及时排出吸收入血,进一步损害缺血的脑细胞,影响脑功能。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通腑泄热,从肠道清除部分有毒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从而改善症状,增强疗效。S100β、NSE中风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为反映神经功能受损指标,且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呈递增趋势[9]。本研究中治疗3周后研究组血清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从血清学方面证实化痰通腑汤灌肠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化痰通腑汤中有效成分可通过下调Fas/Fasl及Caspase-3等作用,抑制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增强神经元对损伤的耐受性,保护脑组织,从而调节血清S100β、NSE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始动环节为内皮功能受损,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严重程度。前列环素、NO为舒血管活性物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可促进血管收缩,前列环素、血栓素机体中不稳定,A26-keto-PGF1a、TXB2为其稳定代谢物质,可判定二者浓度,内皮细胞受损后,血管收缩,NO、6-keto-PGF1a水平降低,TXB2水平升高[10]。本研究中,研究组血浆NO、6-keto-PGF1a水平高于对照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与方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有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清S100β、NSE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热腑通腑中风病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甘油三酯、白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化痰通腑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病人ACTH、CORT的影响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
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