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天津城建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国大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工作.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强调面对面交流和沉浸式场景教学的语言类课程,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有效利用线上教学模式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线上教学模式对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带来怎样的变化,线上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育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1].如何在疫情特殊时期,在全部进行线上教学的条件下,有效构建英语交流的语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非常值得探索.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2].在疫情期间居家线上学习这种弱监督情况下,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习策略这一研究开始逐步展开,研究涉及善学者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特点、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等方面[3].多数研究主要在传统面授课堂中进行,对融合教育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较少,而基于纯在线教学模式的学习策略研究就更少.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自主、有效学习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或步骤[4-6].作为一种评测、分析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方式,受到英语教育界的重视.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始终是研究的焦点.文秋芳等从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各种内部及外部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学习策略产生的影响[7].顾世民等人的文献综述研究表明[8],影响中国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了环境因素、学习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学习环境发生改变.随着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式学习已成常态,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特别是针对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特征的研究,亟待探究.
线上教学,以互联网为信息交互媒介,以专业学习平台或通用交互平台为手段和工具,师生之间可以做到高效率反馈和沟通;可以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可以通过设置交流群营造轻松交谈氛围.线上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让更多的思维活动得到碰撞,提高知识的新陈代谢.通过建立网上交互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涵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教师辅导、学生练习、作业反馈、学习评估等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通过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功能,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进行学习,能记录和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背景,在疫情期间,本研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纯线上授课这种特殊情况,为了避免远距离授课存在沟通障碍、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困难、学生没有学习氛围孤军作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WELearn随行课堂、腾讯会议直播和QQ群互动等多方式组合的在线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实践后,采用SILL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模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旨在为疫情后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工科大学生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以翻译教学法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相比,目前的教学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英语交际水平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学环境依然是传统的教室场景,大班授课,课堂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操练为辅.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做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主导自己学习的主体.疫情期间全部转为线上的教学模式,课本配套APP的使用,为同学们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同学们尝试新的学习策略,尝试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针对疫情期间同学们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本次线上教学提出了以主题论坛为主导的群体建构学习模式,采用WELearn随行课堂、腾讯会议与QQ群等三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
WE Learn,又名WE Learn随行课堂,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发的一款教学平台,是一款集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学习服务于一体的互动式自主学习软件.该软件结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教材,为学习者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多维度技能训练.软件分为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补充模块和教学组织模块.输入模块提供了课文电子版、课文讲解、单词释义、课文朗读等内容;输出模块提供了单词本、测试、作业、问答区等功能;补充模块提供了随时更新的阅读、音频、视频和微课资料;教学组织模块提供了公告、学习设置、学习监控、学习分析和评价等功能.
在课程的第一周,全班同学分成12—15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由2—3个小组构成一个讨论群,分别围绕教材中的“和谐相处”、“乐观思维”、“成功之路”、“创造性”、“人生价值”和“团队精神”等六个单元建成6个论坛.课前,进行主题讨论动员,并布置各讨论群成员在单元课程之前提前预习教材,查阅资料,准备自己的发言材料.课堂上,同学们在问答功能区以文字形式进行主题讨论.例如,“和谐相处”论坛的3个小组,就和谐相处的必要性、重要性、典型方法等方面,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学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发散的思维在论坛中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对和谐相处的认识不断清晰、逐渐深刻,使用英语进行深入交流和深入思考的文字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显著提升.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表达该主题的基本语言元素,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这些元素,同时还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该主题的词汇、句子和段落等表达元素.
在主题讨论中,除了单元讨论群的成员积极参与之外,其他单元群的成员也可以参加讨论,参与的次数将会被WELearn的形成性评价模块所记录,并纳入到平时成绩.整个讨论群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形成关于该主题的庞大语料库.全班同学均可从该语料库中获得营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词本,有力提升了使用英语就实际主题进行观点表达和沟通思想的能力.利用WE Learn平台开展主题讨论发展语料库这种新颖的课堂组织模式,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线上教学的积极性.
基于WELearn平台所组织的主题论坛,课文内容和课文相关的文化所设定的场景,不仅有效构建了学生们使用英语的场景和氛围,同时通过论坛文字记录区和个人生词本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实现了个人知识构建和群体知识构建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知识构建模式.学生通过这种群体学习模式,在交际沟通场景下进行语言训练.在探讨交流获得新的信息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当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与行为习惯.
利用WELearn所提供的学习状态观测和定量反馈功能,收集、整理、分析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多维度信息,包括每个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所有练习的正确率和错误情况,作文智能评判系统快速给出的作文分数,学生的学习时间、答题争取率、问答区参与度和个人签到状况等.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努力值,和在班级中位置的说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课程直播方案,收集讲解素材,明确直播策略.采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针对性的直播讲解和互动交流,采用QQ群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问答.这种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拉近了每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直播教学的效率.
组合式在线教学,使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教学工具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图1所示.
(1)学生角色是自主学习者.网上教学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学生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并且管理学习全过程:包括课前进行预习、上课跟上节奏、课后根据发现的弱项安排时间在WELearn平台上补充学习.学生自行组织在WE Learn班级问答模块进行协同式写作知识建构活动.学生通过平台上个人的努力值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到班级其他同学总的学习情况.
图1 组合在线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定位
(2)教师角色是传授和组织者.教师基于在线教学平台,采用大数据反馈的情况,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堂上的讲解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难点讲解.
(3)教学工具提供数据支撑.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数据支撑功能,使得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高效.直播平台也为拉近师生之间面对面距离提供了管道.
在新的角色定位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和节奏.这种设计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者获取知识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在与学习平台、与同学、与教师之间交流、协作、竞赛过程中进行学习和互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过程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是主体,从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估、自主建构,不断上升为知识积累、知识输出、互动交流、集体建构.
研究对象是笔者授课的2019年9月入学的两个大一班级,后面称作A班和B班.课程名称为“大学英语”,教学周期为4个学期,本学期48学时,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个学期采用的是常规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班平均成绩为75.3分,B班平均成绩为63分,A班明显优于B班.寒假开学后,由于疫情影响,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均通过线上方式在家里上课.
本研究使用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SILL(strategies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来考察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9].SILL由Oxford(1990)编制,分别测量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等6个因素,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研究工具,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习策略问卷[10].语言学习策略问卷共有50个测量项目,1~9项为记忆策略,10~23项为认知策略,24~29项为补偿策略,30~38项为元认知策略,39~45项为情感策略,46~50项为社交策略.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每个问题分为5档.每个数字代表一定含义,从5=“完全符合我”到1=“完全不符合我”五个等级.得分越高,策略使用频率越高.
为了考察本次疫情线上教学模式对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影响,在本次线上教学的第一次课上让学生填写英语学习策略量表问卷,10 min后通过线上提交,称为前测样本.A班提交人数为62人,B班提交人数为58人.线上教学共计12周.在结课时,再次让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填写了英语学习策略量表问卷,10 min后线上提交,称为后测样本.A班提交人数52人,B班提交人数57人.为了有效对比前后的效果,本研究只选择两次都提交了问卷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即A班52人,B班为56人.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确定的样本进行信度检验,表1为A班和B班的前测样本和后测样本的信度检验值.学习策略总表的信度均为0.931~0.945之间,即总表具有很高的信度.除补偿策略之外,其余五个策略的信度处于0.77~0.88之间,信度较高.补偿策略的信度相对较低,为0.47~0.78.
表1 A班和B班调查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对A班和B班同学的前测样本(在实施线上教学模式之前所做的调查问卷)和后测样本(实施线上教学模式之后所作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疫情期间所采用的线上组合教学模式对同学们英语学习策略产生的影响.采用SPSS22.0软件,对线上教学模式实施前后两个班同学英语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进行了配对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对A班全体同学六类学习策略的均值进行前测和后测样本配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学习策略整体均值增长了0.15.六大类策略增长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提高最显著的是情感策略,其均值从2.60增长到2.92,P值为0.03,发生了显著性变化.随后依次为元认知、社交、认知、补偿和记忆策略.B班情况如表3所示.学习策略整体均值增长了0.15,六类策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提高最显著的是元认知策略,其均值从2.66增长到2.82,P值为0.11,随后依次为认知、记忆、社交、情感和补偿策略.
表3 B班六类学习策略成对样本检验结果
由此可见,组合在线教学模式使A班和B班使用学习策略整体上都向好的方面发展,说明同学们更加频繁地使用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或比较明显地变化.六类策略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居家期间,学生容易滋生孤独和焦虑情绪的情况下,本研究的两个班级同学,情感策略却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中A班同学的情感策略变化更为显著.产生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原因是线上课堂采用的交流方式的变化:课程中采用了同学们平时非常熟悉的在线实时交流工具进行答疑解惑,例如QQ,腾讯会议室里的实时交流工具,WELearn平台上的在线交流工具,同学们感觉亲切自然,在班级问答等形式的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踊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突出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特点,同学们通过主题论坛讨论,表达观点,交流看法,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英语,提高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变得更加自信.情感策略使用频率的提高,反映出同学们更加自信地学习,更加熟练地使用线上交流方式的学习状态.
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策略的哪些具体项目发生了显著性变化,笔者采用SPSS22.0对两个班所有同学的50个问题进行了配对检验.按照通用的显著性判断标准,P<0.05视为显著性变化,分别列出A班和B班同学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目,如表4和表5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A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目共有6项,按照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17(用英语记笔记写报告),43(用英语写日记写感受),34(制定英语学习时间表),44(与人交流英语学习体会),30(用一切途径练习英语),4(记单词时想应用场景).B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目有4项,依次是5(用英语记单词),17(用英语记笔记写报告),46(请人改正讲英语的错误),2(用生词造句记生词).这个结果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以主题论坛为主导的在线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英语应用意识,学生用英语写笔记、写日记、交流体会、写报告的意识更强,使用英语的频次更高.甚至,连记忆单词和生词的方式都发生了显著性改变,学生更加考虑生词的应用场景和重视用生词造句.在疫情特殊时期,仅仅在网络教学而非面对面的环境下,能够发生这些行为习惯和意识的改变,这也说明本研究所设计的组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使用一切途径练习英语”的强烈意识.这也正是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指南中倡导的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两个班级的英语学习基础有很大不同,根据上个学期期末成绩A班基础明显好于B班,这是造成A班和B班在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数量和项目上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表4 A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学习策略项目
表5 B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学习策略项目
在疫情期间,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采用纯线上授课的特殊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WELearn随行课堂、腾讯会议直播和QQ群互动等多方式组合的在线教学模式.经过对两个大一班级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采用语言学习策略问卷定量研究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结论如下.
(1)新冠疫情期间,组合在线教学模式使两个班级的学习策略均值均有升高.尤其是在本学期的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情感策略发生了积极变化.
(2)以主题论坛为主导的组合式在线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意识,激发了学生“使用一切途径练习英语”的强烈意识.
(3)研究结果对后续的教学模式改进,尤其是学生返校后如何科学组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