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新能源销量逆转

2021-07-01 23:31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销量补贴新能源

文 / 黄耀鹏

今年1-4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72.3万辆,而欧洲新能源车销量50.66万辆,中国再次反超了欧洲。

尽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远未停息,但主要汽车区域市场,都已进入了“复苏”阶段。只不过,需要甄别出“复苏”的含金量。如今,几乎没有完全基于市场自发恢复增长。但凡有点追求的央行,都或多或少掺杂了“凯恩斯式”的干预行为,促使市场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加速转化。大疫当头,欧美财政政策一个比一个积极。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市场“含凯量”过高,我们如何审视短期趋势?如果以此为基础进行长期预测,得到的结果固然乐观(9年之后的打脸似乎无所谓了),但各国应该心里有数,短期刺激不可能造就长期繁荣。而即便有能力让刺激长期化,后果也非常严重。

去年6月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宣布经济复苏计划。以德国为首,直接将现金补贴加诸新能源汽车消费端,此举直接造成了市场起飞,刺激效应一直延续到现在。

存量不动,增量两次逆转

2020年底,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存量方面,还是中国称王(中国540万辆、欧洲330万辆、美国180万辆,其他地区大概80万辆)。中国去年的新能源车销量127.2万辆,增幅为10.9%,已经走出独立行情(汽车销量整体下降1.9%)。

而欧洲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136.7万辆,第一次超越中国,成为最大区域市场。传统上,欧洲销量统计是剔除俄罗斯的。

中国的PHEV销量20.8万辆,占新能源车的16.3%,而欧洲的PHEV则占据43.6%,相对量是中国的2.67倍。可以说,PHEV助力了欧洲在2020年的逆转。而燃料电池车全球保有量才3.48万辆,低于1%。

今年1-4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50.66万辆。其中,EV销量20.6万辆,增速59.1%(因为去年基数太低),主要增长集中在德国和意大利;PHEV销量则达到30.06万辆,超越了EV。此外,欧洲HEV销量超过60万辆。需要指出,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HEV和48V轻混,都不列入新能源车销量统计。

5月12日,中汽协发布的4月份数据显示,中国4月新能源车销量20.8万辆。这样一来,1-4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2.3万辆,其中PHEV占比15.1%,和2020年比例差不多。

欧洲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仍在延续,但“动能”趋近于衰减,德国、意大利增长,法国横盘,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在下跌。中国再次反超了欧洲。不过,欧洲PHEV销量则再接再厉,增速和绝对量都超过了EV。

刺激下的“复苏”

从近一年的形势看,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基本是“政策市”。今年以来,德国、意大利新能源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而法国横盘,荷兰、西班牙下跌。当然这里面有各国经济增速的不同背景。但是到了新能源产业,刺激因素,主导了短期趋势。

去年5月之后,欧洲各国都宣布了经济复苏计划。落到新能源产业上,就是加码补贴。

德国将4万欧元以下的EV/PHEV补贴提升至9000/6750欧元(原为6000/4500欧元),4万-6.5万欧元的EV/PHEV补贴提升至7500/5625欧元(原为5000/3750欧元)。考虑到德国的市场容量和补贴单价,德国补贴力度最大。

意大利则对碳排小于20g/km的车一律补贴6000欧元,实施周期暂到2021年底。

其后实施力度依次为法国、荷兰、英国、瑞典和西班牙。其中法国、西班牙都以汽车产业援助为着眼点。挪威没有补贴,但免征增值税(25%)、消费税、关税、充电费、通行费和停车费,这导致了挪威的电动车使用成本非常低,以至于中国的蔚来、小鹏、威马、爱驰等都以挪威作为进军欧洲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欧洲各国PHEV和EV销量增速,与补贴力度几乎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更慷慨的补贴(6000欧元这一档次)就会换来实打实的销量增幅,譬如德国。而西班牙的补贴政策门槛更高(报废10年以上家用车换购EV补贴4000欧元),增量则呈“快速耗尽”状态,因为符合条件又有换车意愿的消费者,基本上都已经采取行动。

欧洲各国对PHEV的补贴,虽然比EV略低,但远比中国对PHEV的态度更友好。中国主要通过“双积分”来调节EV和PHEV的比例关系,从规则上倾向EV更多。

这也是欧洲PHEV销量更好的原因。在补贴的引导下,对用户而言,PHEV更接近于HEV的使用体验。对于车企而言,PHEV可以保证减排达标,而且还能让本来占优势的燃油机技术存续。对于欧洲各国政府而言,本土电池供应还需要2-3年才会逐渐上量,那时再向EV调整政策偏向也不为迟。

诸多因素作用下,共同促使PHEV成为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阶段不同,招法不同

中国的补贴早就退坡,如果不是疫情影响,现在应该完全退出。抛开技术不谈,只看产业发展程度,中国自2015年开始,就用需求拉动,把电池产业链做起来了。而欧洲的电池需求,从2019年起才大规模扩张。欧洲的电池更依赖于域外供应商,本土供应链的培育,比中国落后不止4年。

中国在充电共用基础设施上的建设,也比欧洲快了5年左右。综合来看,中国的EV产业比欧洲成熟度高5年左右。

日企的HEV在欧洲销售状况比中国好得多。其实在全球任何一个区域市场,HEV的霸主都是日企。但是,在电动化的盛宴当中,日企的确来晚了。本田和丰田都打算在电动上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确保在中欧市场的份额。

与日企有同样忧虑的还有大众、戴姆勒和宝马。这两年,大众在欧洲推48V+EV,而戴姆勒和宝马则推动48V+燃油机(轻混)。这些的确能减少碳排,但在欧洲正反两端的政策越来越收紧的情况下,大幅迈向EV和PHEV,是不可避免的。

短期当长期

不过,国际能源署(IEA)就显得有点看不清形势。该机构根据欧洲这18个月的新能源车市场,给出了2030年的预测,声称2030年全球新能源车存量将达到1.45亿辆,其中EV占据2/3,而PHEV占据1/3。它没有给其他新能源方案留位置。

IEA甚至称,如果各国加紧努力,存量可以看高到2.3亿辆。完全无视欧美各国政府当前的政策,实际上是危机时期的大放水,不可能持续好几年,这无疑将引发全球性通胀灾难(现在已有苗头)。

基于同样理由,IEA称2030年欧洲新能源车年销量将达到1330万辆,而中国则为1200万辆。也就是说,IEA将2020年昙花一现的局面当成了长期趋势。除非欧洲各国能保持当前的刺激力度(其实各国都规定了政策期限)。

新能源车的加速发展是没问题的,直观要看产业链的完备程度。从根上说,新能源车尽快迎来使用成本拐点(与燃油车综合成本相当),是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的前提条件。补贴能加速产业链建设,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小得多。

在经济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推迟换车需求。这与发展中国家(5000美元人均GDP一线)众多消费者急切希望拥有家庭第一辆车,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没有疫情,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速多在2%,属于低增速经济体。IEA偏偏预言新能源车大跃进,有点强行乐观之嫌。欧盟和英国都急于推进新能源产业链构建的意图,溢于言表。

猜你喜欢
销量补贴新能源
丹麦去年酒类销量增长近8%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4月汽车销量225.2万辆同比增长8.6%
2018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量略降销量小幅增长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2016车市销量一览表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