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监测的呼吸防护口罩质量安全分析

2021-07-01 23:09李琰韩健健
中国纤检 2021年6期
关键词:符合率口罩阻力

文/李琰 韩健健

呼吸防护口罩作为个人卫生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并迅速酿成一场影响巨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时,再次让人们意识到其对个人健康防护的至关重要作用。

1 加强风险监测呼吸防护口罩质量安全的必要性

人类历史上暴发的类似疫情并非个例,而口罩作为重要的防护用品,自1910年“伍氏口罩”发明,并有效切断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的这条渠道,短短两个月成功消灭东北鼠疫后,就一直作为防护重点物资从未缺席。国际上同样如此,1918年,被视为史上最致命传染病之一的“西班牙大流感”暴发,众多国家都重点推行“全民口罩”举措,在那场空前凶猛的灾疫中,口罩参与了全人类的自救。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以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无不是如此。作为抗疫担当、安心屏障,呼吸防护口罩是全民抗击疫情的“武器”,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更是抗疫一线“战士”的“盔甲”。没有质量可靠的防护口罩,站在疫情一线的战士,医护人员无异于与病毒直面肉搏。大量事实表明,一套合格的呼吸防护用品,不仅可以使人在有害环境中不受呼吸伤害,不得职业病,更是疫情中保命,保证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关键。

我国是口罩产业大国,生产了全球约50%的口罩。在疫情发生之前,我国口罩最高日产为2000多万只。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口罩产业产值增长率在10%以上。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高达102.35亿元。疫情期间,各类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入到口罩的增量生产中,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28日,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企业新增量超3万家,口罩企业增量2957家。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成为口罩新增企业“聚集地”,广东更是口罩新增企业数量地区Top1。但是新增企业多为跨界转产企业,因技术水平原因、原材料质量问题等,紧急上马制造的口罩质量参差不齐。2020年3月15日通报的疫情期间消费维权热点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涉及口罩类投诉占全部受理投诉的43.86%。因此,通过风险监测,对呼吸防护口罩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2 风险监测项目分析

呼吸防护口罩的一个风险点是过滤效率不达标,依据具体产品的使用要求,过滤效率项目为细菌过滤效率或颗粒过滤效率。环境空气中悬浮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因素。细菌过滤效率不达标的口罩,无法阻挡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从而会导致疫情传播得更为迅速,极大地增加了疫情防控困难。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同样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PM2.5可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诱发肺癌、COPD(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概率明显升高。

呼吸防护口罩最主要的作用,是对细菌或者颗粒进行过滤阻截,从而对佩戴者起到呼吸防护作用。过滤效率不达标的产品,会使佩戴者直接暴露于病菌和PM2.5环境中,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患病风险。同理,防护效果亦是如此。通过分析历史上暴发的鼠疫、西班牙大流感、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伦敦毒雾事件、雾霾等,我们都能发现,口罩的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的重要性,其质量不达标时存在安全风险。

呼吸防护口罩另一个风险点是通气阻力(气流阻力、压力差、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当口罩的“心脏”熔喷布质量达不到防护要求时,或为取得更好的过滤效率,有些厂家用增加中间层的层数或者改用更为致密的材料制作口罩,这样将会极大地增加口罩通气阻力,该指标不符合,不仅仅是影响佩戴者的舒适感等使用体验,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窒息等危险发生。

国内外口罩类主要法规和标准的核心技术[1-2]要求如表1所示。由以上分析及表1可知,过滤效率或防护效果、通气阻力(气流阻力、压力差、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在国内外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均得到严格要求和限定,是呼吸防护口罩最为核心的质量安全项目,因此,本研究也主要对以上项目进行风险监测。

表1 国内外口罩类主要法规和标准要求核心技术要求

3 监测过程

3.1 采样方法和样品分布

为尽可能贴近消费者的实际口罩采购模式,结合疫情期间难以出门采购口罩的客观现实,本次风险监测样品主要采取网络上购样模式。选取量大面广的企业为主,兼顾大、中、小等各品牌类型企业生产的产品。

采样型号或规格:根据产品的销售单元(件、套)抽取相同款式、颜色的被检样品。

采样数量和批次:每批次(同款同花同色)抽取样品20件,带回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采样批次30批次。各类口罩采样批次及测试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各类口罩采样批次及测试项目

本次风险监测采样的30批次口罩产品的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各地,产品均在各线上平台面向广东消费者销售。生产企业规模统计如图1所示,注册资本千万以上的大型企业18家,注册资本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中型企业7家,注册资本百万以下小型企业4家,未标注厂名的企业1家。

图1 生产企业规模分布

3.2 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依据

监测指标的测试方法依据相应产品标准[3-7]规定的方法进行,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风险监测项目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鉴于目前口罩出口时的质量争议,本次风险监测还对符合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的风险监测样品,同时采用BS EN 149-2001标准进行呼吸阻力测试,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考察产品标准符合性风险,为该类产品出口提供参考意见。

4 产品质量安全分析

4.1 风险监测结果

(1)监测总体情况。本次风险监测采样30批次。不符合产品7批次,产品总体不符合率23.3%。

(2)分类统计结果。本次风险监测,通气阻力(气流阻力、压力差、吸气阻力、呼气阻力)不符合产品0批次,不符合率0;盐性过滤效率不符合产品7批次,不符合率23.3%(细菌过滤效率不符合产品0批次,不符合率0);防护效果不符合产品5批次(仅有5批次样品须测防护效果),不符合率100%。

图2 监测项目分类统计

本次风险监测采样医用防护口罩5批次,不符合0批次;医用外科口罩5批次,不符合0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5批次,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10批次,不符合2批次;日常防护型口罩5批次,不符合5批次。

图3 采用标准分类统计

本次风险监测采样生产企业大型企业18批次,不符合3批次,产品不符合率16.7%;中型企业7批次,不符合1批次,产品不符合率14.3%;小型企业4批次,不符合3批次,产品不符合率75%。

图4 企业规模分类统计

本次风险监测采样执行GB 2626—2006标准的样品10批次,同时采用BS EN 149—2001标准进行呼吸阻力测试,结果显示采样的10批次样品在进行以上两种标准测试时,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4.2 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方法构建。本次风险监测参考GB/T 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8],依据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发生的程度进行划分。

(2)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分级。环境空气中悬浮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因素。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PM2.5可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诱发肺癌、COPD(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概率明显升高。呼吸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不达标,会将佩戴者直接暴露于病菌和PM2.5环境中,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患病风险。过滤效率不达标的口罩,无法阻挡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从而会导致疫情传播得更为迅速,极大地增加了疫情防控困难。呼吸阻力不符合的口罩,可能会导致佩戴者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事件的发生。

根据过滤效率评估口罩佩戴者暴露在PM2.5和病毒环境中可能导致的伤害性。当过滤效率在80%~90%,可能会导致少量的PM2.5透过口罩进入人体;过滤效率在60%~80%,可能会导致较多的PM2.5透过口罩进入人体,少量病毒透过口罩进入人体;过滤效率为30%~60%,可能会导致大量的PM2.5透过口罩进入人体,较多病毒透过口罩进入人体;过滤效率低于30%,可能会导致很多的PM2.5透过口罩进入人体,大量病毒透过口罩进入人体。过滤效率不符合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分级如表4所示。

表4 过滤效率不符合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分级

(3)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根据前面阐述,执行标准为GB 2626—2019的日常防护口罩过滤效率≤50%、执行标准为GB/T 32610—2016的日常防护口罩过滤效率≤30%均不属于小概率事件,有一定的发生可能性,所以可能性类型为Ⅲ;伤害程度分别为严重和非常严重。参照GB/T 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消费品危害的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判定日常防护口罩(执行标准为GB 2626—2019和GB/T 32610—2016)过滤效率不符合可能导致的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见表5。

表5 口罩过滤效率不符合可能导致危害的风险等级划分

通气阻力(气流阻力、压力差、吸气阻力、呼气阻力)以及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GB 19083—2010、YY 0469—2011、YY/T 0969—2013)过滤效率不符合情况在本次风险监测中未见出现,可能导致的风险等级为可容许风险;欧盟个人防护口罩检测标准EN 149—2001同GB 2626—2006内容大致类似,只是个别参数有些差异。某些重要参数(比如颗粒物过滤效率)中国GB 2626—2006甚至高于欧盟标准。中国的KN95如果能满足GB 2626—2006的要求,也就基本可以满足欧盟BS EN 149—2001的要求。因此,EN 149—2001同GB 2626—2006标准差异风险等级为可容许风险。

5 结论

基于风险监测的呼吸防护口罩产品质量安全分析结果显示,所监测的样品中,23.3%的样品过滤效率未能达到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防护效果项目存在的风险尤其严重。这些不达标的样品流入市场,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更会极大地伤害使用者的人身健康,在疫情期间,会导致疫情传播得更为迅速,极大地增加疫情防控的困难。

猜你喜欢
符合率口罩阻力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零阻力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雾霾口罩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阻力不小 推进当循序渐进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