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一种与浅层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情境的学习过程,更是一种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们以名著阅读为例,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践行深度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材料改造、教学情境创设、实践活动开展、综合评价应用”六个方面,来谈谈名著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从理解、反思、批判三个层面来制定名著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思想的高度
我们要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就要从求证、反思、批判等方面入手,在教学目标制定上下功夫。
1.理解
《朝花夕拾》——快速默读文章,简要概括每个小故事的重要情节,整体感知全书的内容,深切体会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昆虫记》——筛选、提取重要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探索昆虫世界生存规则,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2.反思
《西游记》——简要分析猪八戒的多重性格:看似好喝懒做、贪财好色,实则憨厚朴素,不挑食、不巧取豪夺,也不逼迫良家女子。看似作战勇猛,但心性不稳定,一点小困难就动摇,动不动就想散伙分家。
《骆驼祥子》——祥子人物形象反思:充满抱负、任劳任怨,一心奔向好日子;不善言语,不懂人情;好吃懒做,堕落沦丧。
3.批判
《水浒传》——水浒英雄的理性批判:讲义气、逞暴力的行帮无政府主义;快意恩仇过后的忠君报国;亚文化英雄的辉煌与没落。
《儒林外史》——范进性格本质的剖析批判:范进懦弱猥琐,表面上这种性格在中举后逐渐减弱,其实这只是针对胡屠户,对张乡绅就仍是一副卑怯畏缩的奴才嘴脸。
二、将名著知识系列化、模块化、网络化,以拓宽学生认知的广度
《简·爱》——
内容简介:小说讲述一位英国女子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坚持追求爱、平等与尊严,最后收获幸福的故事。
人物形象:简·爱——独立自主,积极进取,从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罗切斯特——外表冷漠,心地善良,顽固阴郁且喜怒无常,内心孤独,有点大男子主义,敢于追求真爱。
重要情节:反抗欺负被关进红房子;在洛伍德学校与病危的海伦谈心;在桑菲尔德庄园关于爱与平等的告白。
(一)用“趣味导入、活动探究、成果展示”形成主题模块,建构名著知识体系。
1.趣味导入:以“趣谈人物”为例
《西游记》中的黑熊精武艺高强,孙悟空都感叹只和他战个平手。他格调高雅,居住的黑风山,书上这样写,“烟霞渺渺,松柏森森。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不仅如此,他的黑风洞,门上对联是“静隐深山无熟虑,幽居仙洞乐天真”,无论意境、情趣,还是平仄音韵,都是一流;他给金池长老的“佛衣会”请帖文采飞扬,文礼兼备,分明像是得到成仙的智者之笔;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黑熊怪居然煞有介事地过“母难之日”。
孙悟空评价他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观音菩萨虽称他是“孽畜”,却也觉得他占了山洞是有些道份的。
2.活动探究:有些名著情节较为有趣,可以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尽显原著神韵。
(1)剧本示例
人物:猪八戒、孙悟空 地点:乌鸡国御花园
猪八戒用铁钯打碎门。孙悟空跳入,大呼小叫。
猪八戒:哥呀,你要害死我啊!哪里见过做贼的摸进人家的屋儿还大声嚷嚷的?惊动了主人,把我们揪住打一顿,绑去衙门,不问死罪,也要发回原籍充军。
孙悟空:兄弟啊,你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着急啊!你看——
(三十八回)
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地点:通天河
唐僧师徒四人在结冰的通天河上艰难地滑行,突然“咔嚓”一声,冰层断裂,三藏掉了下去。
行者:师父,师父——
猪八戒:“师父姓陈,名到底了,猴哥,先上岸去吧,喊有啥用!
(四十八回)
(2)观点辩论
比如名著《水浒传》,究竟是农民起义还是英雄传奇?水浒英雄不接受招安有沒有出路?是不是宋江把水泊梁山众好汉送上了绝路?诸如此类,都可进行辩论,从而推进审辩式阅读。
3.手抄报比赛、思维导图展示。
(二)用“名著导读课件、名著导读微课、名著片段微视频”等方式,实现名著知识的网络化。
以《阿长与山海经》《西游记》《水浒传》为例,从写作背景、人物关系、情节特色、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解读名著,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教学成果。
三、把名著阅读材料从原著改造成教材进而变成学材,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教学材料改造——
(一)《智取生辰纲》→以读促写
名著:《水浒传》
共同阅读写作训练点(所有学生):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人物对话描写,埋下伏笔,对比衬托……
独特阅读写作训练点(优秀学生):双线结构。
任务:运用表格中的任意几个写作训练点,编写一个故事。
(二)《范进中举》→以读促写
以“范进向丈人借盘费被胡屠户啐骂”和“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夸女婿”这两段为范本。
任务:写两段市井小民个性化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提示:人物语言要符合年龄、性别、身份、性格以及所处的时空。
四、以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多样化,来带动课堂气氛,并为学生深度体验提供支架
杜威曾说,建立引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可以形成反省思维。因此,我们要打破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创设真实生动的名著教学情境。
(一)深情朗读《西游记》中美猴王拜师一节关于“斜月三星洞”环境的描写;《简·爱》中简在向罗切斯特进行关于“爱与平等”的告白那一段。
(二)依图解文——《朝花夕拾》
1.看图猜题:我们抓住起始年段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设计了一组图片,让孩子们看图片猜题目,选出优胜的一组给予奖励。
2.看图说话:100字简述《卧冰求鲤》,100字简述《郭巨埋儿》
(三)视频观赏——《水浒传》之“醉打蒋门神”
五、突出名著教学活动过程,实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深度整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西游记》环境描写与动作描写;《水浒传》情节设置与人物描写;《儒林外史》讽刺与夸张艺术。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中考名著阅读课程化进程:
手抄报→思維导图→名著导图课件→名著导读微课→名著片段微视频→名著作业设计比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我们以《艾青诗选》为例,精选几首代表作,让孩子们找出诗歌意象,并探究作品的主题;然后赏析经典诗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在学完几首诗歌之后,寻找之间的异同点,归纳总结艾青诗歌的写作特色。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西游记》: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水浒传》:忠君爱国与替天行道的矛盾与交锋。
六、运用多维立体评价,帮助师生不断纠偏整改,确保名著深度学习的正确方向
立足“自评——互评——师评”三维模式,尽量让评价多元化,最大层面地关照自身的深度学习状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深度学习的质与量有个清晰地认识,为之后的学习提供依据。
温儒敏教授认为,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和心智,流行读物成不了主食。我们在名著阅读领域践行深度学习,就是要在阅读中掌握核心能力,建构知识体系,并逐渐学会批判阅读,有效解决阅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卜彩丽.深度学习的概念、策略、效果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5):75-82.
[2]崔友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9(2):66-71.
[3]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整本书阅读视野下小升初名著阅读桥梁书范式探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1185)的研究成果】
林艺容,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