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经典作品《中庸》里提出:“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早出现了“思辨”一词,即通过审视,提出问题,经过慎重严密的思考,明晰辨理。近年来,余党绪先生进一步指出:思辨性阅读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亦强调了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我们也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具体来说,培养思辨能力即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文本,多角度全面理性分析问题,并灵活运用逻辑,合理地推导观点。作为实用类文本类型之一的议论文,便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素材之一。
写于1934年的鲁迅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诞生以来,凭其高超的论辩技巧、辛辣的讽刺力度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篇杂文更是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然而,受当时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在选用和解读这篇经典杂文时,教学参考书多强调其政治性、阶级性。如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中美关系紧张时选用该文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文革时期,语文教材中的一切篇目均为阶级斗争服务,鲁迅在广大中学生心目中也是一个“尖锐犀利、充满着战斗激情的斗士形象”。在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眼中,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时间间隔太久,政论性太强,既不好教,也不愿教。
2016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再次选用了这篇经典文章。笔者认为,教好这篇文章需要抓住两方面:一是鲁迅“先破后立”高超的论辩艺术,二是鲁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敌人辛辣的讽刺和对革命志士深情的歌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的爱国热情和自信心,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将从思、读、写三个方面论述如何用好这篇经典作品,培养好初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思:理清观点
讨论1:找到观点及论据
学生已经知道,议论文由三个要素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除了要提出己方观点外,还要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在反驳过程中,可以抓住对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任意一点或几点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敌方和己方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并思考:敌方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论据分别是什么?
很快的,学生找到敌方观点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方观点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敌方的论据集中在课文的第一段。
讨论2:理清反驳思路
接着,笔者借助几则当时的时事新闻作为背景材料提供给学生。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哀求国联无效后,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
从当时的背景资料看来,对方的论据无可辩驳。那么,鲁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请你从原文找到依据,并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反驳的。
生齐读3-5段,并思考、讨论。
生1:作者先指出中国人失掉的根本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接着又说中国人正在发展自欺力。这样,作者就指出对方论点中的错误。
生2:我在预习时了解到,鲁迅借用对方的“自信力”造了两个词“他信力”“自欺力”。他所用的这种方法被人称为“仿词”。
生3:我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我想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对方的错误来反驳对方。这是鲁迅的天才之处。……
师总结:同学们的预习很充分,所分析的思路也很清晰。鲁迅在反驳对方观点时抓住了一个词“自信力”。他指出对方失去的不是自信力而是“自欺力”,发展着的是“他信力”。这种仿词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的反驳更有力度。其实,鲁迅还抓住了一个词“中国人”。
思考:失去自信力的到底是哪些中国人?
生1(很快回答):是当时的反动政府及御用文人。他们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持悲观态度。
生2:我想到了这学期所学的李商隐的《贾生》。汉文帝在宣室中半夜毕恭毕敬请教贾谊的,不是政治见解,而是鬼神之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千年过去了,统治者还是一样的愚昧又自大。
師:你能联系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老师为你的才情点赞!
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你能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抓住对方的漏洞的吗?对方犯了哪些错误?
明确:
敌方所犯错误有二:一是偷换概念,以“他信力”和“自欺力”代替了“自信力”;二是以偏概全,以少数失掉自信力,把希望寄托在国联甚至虚无缥缈的神佛之上的反动政府来替代所有的中国人。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7-9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时,需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在学生的思考陷入困境时,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进行适时的点拨,带领学生向更深处思考问题的本质,进而养成他们审视、思考、追问问题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石。这种做法也符合孔子所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法。
二读:读懂态度
朗读1:辛辣嘲讽
品一品: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明确:“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追问:大家查看课下注释可以发现,斜体字标出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可能怕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只知道求神拜佛。
生2:我想到了《故乡》中的闰土。闰土一味崇拜偶像,可他只是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农民。现在连国民政府都把希望寄托在佛祖保佑上了,可见国家前途命运的“虚妄之至”。
朗读2:深情歌颂
请大家想一想,这些话怎么读才能更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这些句子要读出作者坚定、自信和昂扬的斗争精神。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者饱含深情,歌颂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赞扬他们顽强的意志,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为革命献出一份力量。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除了加点字要重读以强调歌颂对象之外,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比如举起拳头来表示坚定的信念。
(生自读、齐读。)
教师总结: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作者一方面对敌方的错误论点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另一方面对那些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深情的歌颂。(教师边总结边板书,画出匕首的形状)
大家看,黑板上出现了什么?(生答短刀、匕首等)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提到: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这正是鲁迅杂文的独特魅力所在。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各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都提到了有感情地朗读,即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朗读指导,如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声音的延长、必要的手势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语境中,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在这一环节中,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到了如何读出情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这样学生认知中的鲁迅就是一种鲜活的、情感丰富的形象,而不是冷冰冰的“革命斗士”。
三写:书写自信
写作训练1
鲁迅在文中提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注意引用具体事例,以及说清楚他属于哪种人。
教师范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有“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大禹;
学生仿写选摘:
生1:我们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民请命的谭嗣同;
生2:我们有挺身而出、肩扛重担守护大明江山拼命硬干的于谦;
生3:我们有只身前往西域、历经艰难险阻舍身求法的玄奘法师;
……
写作训练2
敌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说:我们中国人,充满自信!请你搜集同学们上课发言提到的名人资料,试着写一篇议论文:《做自信的中国人》。
设计理念:在本单元单元提示中,编者指出:学生要学会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读写结合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节课两个写作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促使孩子勾连所学知识,将课外阅读甚至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课上来,另一方面,这并非单纯的知识迁移,而是以“语文的方式”学语文,仿照例句进行写作,进而组织材料和观点,尝试写作议论文。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要繼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鲁迅的文章固然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有距离,但我们依旧可以从鲁迅的文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将之应用到自己的作文素材中,这正是鲁迅文章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附:本文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谢敏.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杂文的选录及解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2]戴德明.理经典驳论思路 促思维品质提升——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实践为例[J].中学语文,2019(03).
[3]孙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20(09).
马晓霞,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