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组合研究述评:现状、热点与进展
——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1-06-30 09:33朱彬彬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发文货币政策

朱彬彬,杨 剑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政策组合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提出的“政策配合说”中,蒙代尔强调,要实现内外部的双重均衡,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二者相互配合。[1]在我国,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相互搭配,我们形象的称之为政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政策目标的实现并非是单一的政策执行的结果,不同政策之间相互影响,有时甚至会产生1+1>2的协同效果。近年来,学界对政策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目前,我国关于政策组合分析研究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开展。在定性分析方面,余辉认为,治理我国通胀问题时,不可仅采取经典的货币学派奉为圭臬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还需采取其他非货币政策加以配合,以灵活应对通胀问题。[2]张见认为,解决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问题,需考虑不同经济变量的特性,施以不同的政策工具相互组合,才能实现内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3]定量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用相关数据与模型,分析政策组合对于另一变量的影响。如:豆士婷、刘佳等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多家企业普查数据为样本,基于倾向匹配得分法得出结果: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相组合对技术创新产生了协同作用。[4]张永安则将金融政策分为多个政策组合,通过建立PMC指数模型发现:7个政策组合中有6个都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了优秀级别的影响。[5]徐莉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认为环境税与政府补贴构成的政策组合可以提高企业利润。[6]

综上可知,我国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组合的影响分析。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以知网中检索到的390篇政策组合主题文献为可视化分析对象,展现政策组合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揭露研究的不足,并给予建议。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本文一方面以中国知网中的计量可视化分析为研究工具,对政策工具相关文献进行了年度文献发布数量、载文期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方面的描述性分析。另一方面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基于关键词聚类图谱以及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我国目前政策组合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

期刊相对于报纸、会议纪要等文献学术性更强,研究问题也更为深入,因此我们选择在高级检索中期刊一项关键词栏内输入“政策组合”检索词。同时,在来源类别一栏中勾选全部期刊。在文献检索时间跨度方面,由于1998年是我国政府换届年,新一届政府为继续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政策组合,在此之前关于政策组合分析的文献每年仅为一篇,甚至出现了某些年份发文数为0的情况,因此,我们将检索起始时间设置为1998年,结束检索日期为2020年5月20日,共检索得出390篇文献。

三、描述性分析

文献发布数量的年度分布能够很好的展现政策组合主题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本文所检文献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政策组合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

从图1可知,自1998年至今,以政策组合为主题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平稳期(1998—2004),政策组合文献发布数量较少,且篇数始终在9篇左右,虽然这一时期政策组合的研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但就整体年度发文数量来看,关注度并不高;第二个阶段为波动期(2005—2014),同时也是政策组合研究的高潮期,受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台大量政策组合,这一时期发布的政策组合文献数占总文献数的49.23%。从2005年开始至2008年,出现了政策组合相关研究文献逐年递增的情况,并于2008年达到顶峰(38篇),此后发文数量出现回落,直至2015年,政策组合相关研究文献数一直波动不定;第三个阶段为另一个平稳期(2015—),经历了2014—2015年短暂的一年时间的文献数量小幅上升以后,政策组合的相关文献数在25篇上下波动,预计2020年整年的政策组合主题的文献发布数为28篇。

政策组合研究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名称及其载文数量见表1。

表1 期刊政策组合载文量统计

从发文期刊权威性来看,《改革》《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技进步与对策》均为CSSCI期刊。从刊物类别来看,排名前十的期刊均为经济类或者金融类期刊。总体而言,在过去二十多年中,CSSCI期刊发文量占排名前十的期刊发文量的49.12%,这表明政策组合的主题研究被经济金融类的权威期刊所关注。

从研究者(见表2)角度来看,单位在北京地区的研究者对政策组合的研究发文量较多,且不同学者发文量差距不大。从研究机构(见表3)来看,统计期内发文数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中有7所是高校,并且研究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其政策组合主题研究机构总发文数占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总发文数的71.64%。

表2 研究者发文量统计

表3 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

四、政策组合研究热点与进展分析

(一)关键词聚类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最能够反映文献的主题思想,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很好地展现一定时期内以政策组合为主题的相关研究热点。本文以从知网中搜索到的390篇1998年至2020年政策组合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到政策组合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2)。

图2 政策组合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同时为了更清晰直观的展现主要的聚类团以及团内主要关键词,特制成表4。

表4 政策组合研究关键词聚类表

综合图2和表4内容,可以将政策组合研究的热点总结如下:

1.政策组合研究最关注的政策手段:财政政策

聚类#9的名称为财政政策,其中包含货币政策、政策搭配和协调配合等主要关键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确保国内经济发展平稳运行的常用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关于政策组合的研究主要围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搭配和协调的模式而展开:崔惠民认为我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主要采取了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等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搭配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宏观调控市场化服务。[7]吴文勇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手段和功能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为二者不同的搭配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8]王雪标和王新翠等使用随机动态均衡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探究了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采取的风险组合搭配方式。[9]同样是利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朱军基于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使用DSGE模型分析了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的效果,得出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组合模式。[10]

2.政策组合研究的聚焦领域:消费、投资拉动

聚类#3和聚类#7分别为消费和投资拉动。其中包括总需求、私人消费、资源型城市、集群政策等子聚类。消费、投资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领域向来是国内学者各类研究的热点领域,具体到政策组合分析,消费与投资便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在消费方面,政策组合的首要任务是刺激消费需求。20世纪末,导致消费不旺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解决问题的政策组合除了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外,还应当有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具体的消费措施,如完善基础设施、住房消费政策等相互搭配以刺激我国居民的消费。[11]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国内出口贸易下降,实体经济受损,国内消费总需求不足,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性的货币政策来拉动消费,增加总需求。[12]此次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居民消费观念出现了诸如更倾向于增加医保等服务消费,更青睐线上消费等消费观念的转变,此时的相配套的政策组合应当从短期和中长期来设置,短期内点面结合稳定居民消费,中长期内则是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高质量消费。[13]因此,纵观文献统计期间,消费始终是政策组合研究所关注的领域。在投资领域,张旭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出结论:单一政策的效果并不佳,成熟资源型城市的建成有赖于“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政策体系的建立。[14]马有才从产业集群升级角度指出,在两政策组合中,税收优惠与科技政策组合可以促进集群升级,在三政策组合中的最优搭配为税收优惠、科技政策与金融机构贷款政策的组合。[15]郁培丽考虑了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溢出效应高时,应采取排污税和政府补贴的政策组合,溢出效应低时,应采取排污税和研发税的政策组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16]

3.政策组合研究主要针对的问题:通胀压力

聚类#2为通胀压力,聚类成员主要有经济过热、过快增长和反通胀。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所造成的商品价格持续全面上涨现象。我国自建国以来曾发生过多次通货膨胀,其中有国内因素所导致的,也有国际通货膨胀蔓延至国内而造成影响。但无论是国际因素还是国内因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政府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经济过热,以减少持续的通货膨胀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政策组合方面的文献主要聚焦于解决通胀压力问题。例如:赵敏认为,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导致我国宏观经济过热,接着,赵敏反思了当下所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及资本流出自由化政策组合所产生的弊端,提出了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加快合理汇率形成机制等政策措施相互搭配协同运行。[17]尹刚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在国内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些因素会长久存在,另一方面在一项民意调查中,他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因此他认为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基调,并结合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18]张燕生在借鉴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政策组合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认为我国制定的政策组合需要解决防通胀与促增长两方面的问题。[19]

4.政策组合的实施目的:调控

聚类#4为调控,其中包括宏观调控、经济形势、调节控制等关键词。无论是采取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手段,聚焦于消费领域还是投资等其他领域,我国学者对政策组合进行研究后认为,实施政策组合的目的是为了宏观调控。例如:陈创练认为,对于到底是采取单一的政策工具还是政策组合方式更为合适的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它取决于宏观调控的不同政策目标。[20]赵远兴指出,政策组合并非是目的,它只是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政策组合,将经济增长由速向质转变,达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才是最终目的。[21]杜广哲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存在着调控盲区、功能紊乱等问题,所以二者应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为宏观调控市场化而服务。[22]因此,政策组合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二)政策组合研究时区视图

基于知网中搜集到的390篇文献,将CiteSpace软件中的时间切片设置为2,得到政策组合关键词时区视图(见图3)。图3中不同时期散布着一些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时区视图的分析,可以将政策组合这一主题的研究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图3 政策组合关键词时区视图

第一个阶段(1998—2006)为政策组合研究的初创期。由于在1998年以前,我国经济“软着陆”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偏高等问题。如何保持住8%的增速不再放缓,完成当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成为新一届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2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刺激国内需求。因此,时区图中的这一时期出现了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总需求等关键词。第二个阶段(2007—2014)为政策组合研究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初始背景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这一危机于2007年初见端倪,并在随后愈演愈烈,在开放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当时国内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组合措施来减少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美国、通胀压力、政策搭配等关键词。另外,2012年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一年。[24]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后,经济逐渐回暖,如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顺利完成十二个五年规划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政策组合研究重心放在了稳增长、预调、微调等方面。第三个阶段(2015—2020)为政策组合研究的深入期,这一时期的政策组合研究的热点词与前两个阶段词汇相比,呈现出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关键词结构性改革与去杠杆的出现,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原先的追求速度开始向追求质量转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一概念,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必须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二是政策组合开始逐渐转向科技创新领域,表明我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核心科技的力量,对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其中包括采取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组合的方式刺激引导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等。这两点使得这一时期的政策组合的研究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五、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政策组合研究领域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

首先,政策组合相关研究进程缓慢。在统计期内,与政策组合相关的研究曾出现两次平稳期,但每次平稳期内所维持的文献数量较少,且每个平稳期跨度在六年左右,时间跨度较长,近年来虽有相关研究成果出现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对政策组合进行研究有利于捋清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的具体联系,从而更能够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高行政效率。因此,政府要提高各界学者对政策组合研究的重视程度,发挥引导作用,设立更多的与政策组合相关的社科基金项目,鼓励学者去申请研究。在进行政策评估,尤其是政策组合的分析评估时,可以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研究主体较为单一。从研究者个体角度来看,本文统计了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后发现,作者所在的机构中,高校占比达到50%以上;从研究机构总体发文量来看,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有7所为高校。因此从研究主体的类型来说,高校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研究主体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但政策组合分析涉及到多个政策工具,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的监控评估,涉及到的对象众多,政策工具之间也可能会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效果。政策组合分析纷繁复杂,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难以实现研究的全面化与深层化,在未来,除高校以外,各大科研院所、各级党校以及行政学院也应当积极参与到政策组合分析当中来,形成以高校为核心,其他研究机构协同参与的多元主体局面。

最后,借助于CiteSpace等软件,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从政策手段、聚焦领域、政策组合研究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政策组合的实施目的等四个方面,从静态角度了解了我国政策组合研究的热点问题。此外,在动态方面,本文分析了政策组合关键词时区图,以时间为轴,梳理了1998—2020年政策组合的研究脉络,发现政策组合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发文货币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