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筋棍往事

2021-06-30 07:17唐御伦
农家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条油膜梁平

唐御伦

重庆梁平区礼让镇的龙溪河畔有个小村庄,以前叫福拱村,现在叫同河村,但四里八乡却喜欢叫它福拱桥,只因河上有一座上百年历史的福拱桥。

当地有一种小有名气的土特产,本地人称之豆筋棍、豆棒。这是一种色泽金黄、形似短棍的豆制品,相传嘉靖年间曾是皇室贡品。豆筋棍可炖、可炒、可炸、可凉拌,可作主菜也可作辅菜,菜式不拘,皆是美味。记忆中,福拱桥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豆棒。他们除了煮饭用的锅灶,单独架了两口大锅,还置办了一些特别的工具,比如长方形木框和50公分长、半公分宽、椭圆形的竹条,这些都是做豆筋棍的专用工具。除了特制工具,豆筋棍烦琐的制作流程更是令我记忆深刻。

干黄豆需要头天下午就加水泡发,第二天一大早把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渣,并用纱布滤网篦出豆浆,生豆浆入大锅煮开,灶火调小使豆浆保持温度而不沸腾,豆浆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油膜。此时,如果用棍子将油膜直接挑起晾干,便是豆皮、腐竹;如果直接舀到碗里加糖,便是新鲜豆浆;如果往豆浆里加入石膏水,便点成了豆腐。这是大多数豆制品生产的终点,但却只是豆筋棍制作的起点。轻轻捏稳竹条一头,将另一头杵在铁锅内一侧靠豆浆不远的位置,稍用力按压竹条使其粘住豆浆油膜,而后手指合力转动竹条,油膜均匀裹在竹条上形成了棍状,顺势插在了墙上木条之间的缝隙,直到不再往下滴豆浆,便可放到长方形木框中晾晒烘干了。这个工序称之为“裹豆棒”,每一根豆筋棍都要经历三次。而每次晾晒烘干都需把握火候,不能太干,因为豆筋棍三次塑形后还需将竹条取出。取竹条这个工序叫“剥豆棒”,要用小刀沿着竹条将豆筋棍划开,不能太深,容易将豆筋棍一剖为二,也易伤着手;不能太浅,没有划透会影响取竹条的顺畅。为便于保存,还要再晾晒烘干两天,蒸发多余的水分。至此,经过五个昼夜、十几道工序,方才大功告成。

豆筋棍饱含人民群众智慧和辛劳,来之不易!可是,如此好东西却卖不出好价钱。这成了福拱桥村民心底最深沉的遗憾,直到等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20世纪90年代,农村里做点买卖都是小打小闹,豆筋棍销售也还在梁平兜兜转转,但紧邻的318国道为福拱桥早早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有心思活络的村民东拼西凑备齐了启动资金,做起了豆筋棍“外销”的生意。他们在镇上租了门面,赶集日上午收购豆筋棍,然后打包装袋,中午搭上去周边城市的顺风车,辗转到达农贸市场,直接批发给商家或者自己租个摊位售卖。豆筋棍终于走出梁平,走上了万州、达州、开江等邻近城市的居民餐桌,豆筋棍的价格和销量也立时提升了一个档次。虽然批发生意舟车劳顿,非常辛苦,但是顺风车节约了运输成本,快收、快卖降低了经营成本,收益仍然可观。村民更是高兴,同样的豆筋棍立地涨价,每次赶集都能赚上百元,感觉流的汗水都是甜的。附近的农户看着做豆筋棍能赚钱,心里痒痒,不自觉的跟上了时代。

前些年,借着政府的扶持政策,做批发生意的年轻人纷纷搞起了豆筋加工合作社,开起了公司,注册了商标,新建了烘房,把大豆销售、豆筋棍收购、烘干装箱、运输批发做成了一条龙,销售市场更是拓展到广州、武汉等城市。随着原料供应链、产品生产链、成品销售链的成熟,豆筋棍产业在福拱桥为中心的一片儿茁壮发展。乡村振兴的春风,抚过百年福拱桥,吹绿两岸沃野,更悄然绘就了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的小康图景。

猜你喜欢
竹条油膜梁平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碱蚀改善毛竹条孔隙及染液渗透性研究
写意成语 五花八门
昆士兰大学
一种自冷却结构燃油泵滑动轴承润滑特性分析
The Color Purple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活塞销润滑研究
农桑之心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