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担负着森林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职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秦岭生态保护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巩固汉中市汉台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强化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需要。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是汉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现有武乡、褒河两个国有林场,所辖林区地处秦岭主梁中段南坡,属亚热带落叶与常绿混交林区。其中:武乡林场始建于1958年,在林区设立资源管护站6个;褒河林场始建于1960年,在林区设立资源管护站6个。两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面积约13266.7公顷,活立木蓄积约76.3万立方米。
1.营造林建设。20世纪中叶,汉台区北部山区大部分是荒山荒坡,森林覆盖率低。国有林场建立后,几代林业人埋头苦干,大力开展人工造林,森林植被迅速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国有林场由原来的经营性采伐的生产功能转变为以森林生态保护、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生态功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面积、林木蓄积量不断增加。全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5.5%,森林蓄水量近400万立方米,有效发挥了涵养水土、调节空气的生态功能。天然林资源工程实施以来,两国有林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00公顷,实施森林抚育2720公顷,封山育林5533公顷。
2.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持续抓好森林防火,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形成领导包片、股室包站、护林员管辖区的工作格局。组建了以林场干部职工为主体的半机械化扑火队伍,建立了褒河区域、武乡区域2个扑火器材储备仓库。严格入山登记和巡山查林,在旅游景区等人员集聚区,林区坟头、庙宇等高火险地段,落实看护人员,加大巡查密度,严防火源入山进林。刷新防火宣传标语,设置防火宣传牌,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和防火知识宣传,实现了连续31个无重大森林火灾年。完善资源管护体系建设,科学划分护林责任区,整合12个资源管护站,确定了40余名专职管护人员,定期巡查林区,积极调解林权争议,依法查处乱采采挖、乱砍乱伐、滥捕滥猎等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林区秩序。开展实地调查取样和诊断分析,认真排查森林病虫害疫情隐患,加强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森林病虫害成灾率稳定控制在省控指标以下。
3.基础设施建设。两林场原有护林区站21个,相继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有林场改革前,林区各护林管护站房屋基础条件落后,年久失修,水电路设施不完善,工作生活条件差。国有林场改革后,按照职责明确、便于监管的原则,将原有的管护区站优化整合为12个,改革期间先后统筹和争取各类资金共计300多万元,对两个国有林场场部和所辖林区管护站陆续进行了维修改造,水、电、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截至2020年底,两林场共有在职职工102人,其中:20~30岁6人,30~40岁14人,40~50岁56人,50岁以上26人;初中文化27人,高中(中专)57人,大专9人,本科9人。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的年轻职工仅占总人数的19.6%;从知识层面上看,大专院校以上学历的职工仅占总人数的17.6%,且大部分属电大、函授等后取学历,全日制统招学历的不到10人。现有大部分职工主要是20世纪林业建设初期进场的,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建设劳动,已不适应现阶段的工作需要。近年来,两林场引进中、高学历人才工作滞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林分结构单一。两个国有林场自建场以来,植树造林基本选用的都是松科树种,林分构成以油松、马尾松、华山松人工林和栎类天然次生林为主。虽然森林面积快速增加且均已成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林分结构单一。特别是冬春干燥季节,枯枝落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且松科植物易受松材线虫、松毛虫、松茸毒蛾、松尺蠖、松梢螟、大小蠹等多种病虫害侵蚀,特别是松材线虫病这种毁灭性的检疫性病害,传播蔓延快、防治难度大、危害范围广,目前汉台区虽然是非疫区,但现有的林分结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对森林安全的威胁较大,必须加大防控力度。
3.建设发展资金不足。虽然汉台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逐年都在有序推进,但受限于资金渠道窄、森林资源总量小的外因,在汉中市范围内对比,汉台区国有林场建设发展步伐总体缓慢。加之林场经费有限,上级下达资金基本都是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森林抚育、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工作,对林区道路、水电及管护站房和“智慧林业”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力度不够。国有林场改革明确界定了国有林场的生态属性和保护方式,强调要从原始的人力保护模式进一步转变为立体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森林资源保护模式。现阶段需专项经费支持,逐渐配备一系列的现代化装备,同时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设施设备落后和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局面。
4.森林资源管护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国有林场干部职工队伍结构、资金、林分三个原因的制约,管护手段落后,致使资源管护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国有林与村组集体林相互交错穿插,辖区内还有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人员聚集区,加之林区进山路口较多,旅游观光、徒步登山等人为活动频繁,资源管护点多、面大、人员少,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较高。同时,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1.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国有林场现有的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层面看,老龄化、低学历成为制约林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内将有大批职工面临退休,人员队伍力量缩减。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通过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录用,逐步替补现有人员。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培训。可统筹组织林业系统内专业能力强、能力素质高的领导干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取送出去脱产培训、后续教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现有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素质,助推林业工作提质增效。
2.积极争取建设发展资金。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统筹使用,结合林业重点领域工作和“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将资金优先使用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重点推进的工作上。要积极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和通讯设备建设,进一步改善国有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基础保障,不断提升资源管护工作水平和质量。
3.逐步改善林分质量。科学编制国有普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立足实际,做好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坚持有计划地实施林分改造,通过加强改造培育,改善树种结构,促进林分质量提高。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森林抚育、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坚持分区分类施策,对林分结构不稳、树木结构不合理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地进行更新抚育,重点做好中幼林抚育管理。按照“砍小留大、去劣留优、伐密留稀”的原则抚育间伐,对成熟林、过熟林区域,可采取自然淘汰逐步改造的办法,适度改植阔叶林种。通过多种手段,逐步调整林种、树种、林龄构成,适度加大阔叶林比重,优化林分结构。同时要认真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控和除治工作,及时清理枯死松树和病腐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创新管护机制。汉台区国有林与集体林相互交错较多,管护难度较大,故应建立健全森林灾害风险防控联防机制,落实管护责任。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镇办,整合专群结合的扑火队、秦岭生态保护网格员、集体林生态护林员、兼职检疫员等队伍,在国有林场周边形成森林资源管护联防联治的护林防火工作格局,确保林区秩序和森林资源安全。要完善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工作绩效考评奖惩等制度,切实提高林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大科技咨询、信息沟通、业务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把总结本地实践经验与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建立汉台区国有林场科学完善的森林管护体系和运行机制。
总之,国有林场是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提升人民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措并举,科学经营管理,促进汉台区国有林场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好生态绿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