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芳
(西安交通大学 文治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子女的教育,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各方作用,但家庭的教育无疑对孩子的一生起着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谈到家庭教养的模式,学术界更倾向于用“家庭教养方式”一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曾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通过“要求”(父母对孩子的管束、监控程度)和“回应”(对孩子的关爱、支持、鼓励、赞赏的程度)两个维度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溺爱型、冷漠型和权威型。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一划分标准基本上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养模式现状。因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探讨均基于以上这一划分标准。
关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现有研究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是以往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在校学生出发,采用量化研究,聚焦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围绕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影响,聚焦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大学生父母,采用质性研究,通过半结构方式进行访谈,收集一手资料,从而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解释。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出现心理不健康状况的数量逐年上升。笔者对2019、202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进行了统计,每年约有20%的新生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中,其中约有10%的同学有过自杀的念头,5%的同学曾经实施过自杀行为。通过对一线学生工作者的访谈,笔者进一步了解到,在校的高年级学生中约有30%左右的同学,有过情绪低落、焦虑、无助等不良的心理状况。在学业中,出现挂科、休学、退学等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比例约有45%。在人际关系中,不善交往、融入感较低、孤立别人或被别人孤立等各种问题学生的比例约有30%。面临毕业,40%以上的学生无所适从,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最终有10%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我们将大学生在上述心理健康、学业、人际关系、毕业去向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问题统称为大学生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
如上文所述,我们按照鲍姆令德的四分法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溺爱型、冷漠型和权威型(图1)。对于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评估,我们主要根据当前中国大学生现状,考察学生在校期间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选取四个主要观察点,即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毕业去向。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照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出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
图1 家庭教养方式类型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选择了西安某985高校的4位学生家长,取样的依据有:
1.这4位家长均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年龄、与子女的年龄差距等各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有较高的可对比性;
2.这4位家长与研究者均能保持较好的联系与沟通,便于研究者通过访谈形式获取真实、全面的资料;
3.这4位家长的子女均已本科毕业,便于全面地考察其校园适应性;
4.这4个家庭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表现出各自较为明显的特征,案例较为典型;
5.这4位家长均知情同意。
表1 受访家长及其子女的基本信息
采用质性研究,[1]以半结构方式进行访谈,以不打断受访者的叙述为原则,当描述不清晰时进行补充提问和探问,直到资料饱满。在访谈中及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访谈后整理为文字稿,经过受访者本人确认核对。质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通过当事人的情绪体验、生命故事去挖掘那些抽象而宏大理论背后的更真实、更隐蔽的东西,从而验证已有理论的可靠性,得出切合实际的、有效的经验总结。
围绕本研究的对象和主题,本研究的访谈提纲为:
1.请介绍一下您的家庭成员。
2.请简要描述一下您的家庭氛围。
3.在您的家庭里,如果对一件事情要给出决策,一般的过程是怎样的?谁是意见领袖?可以举例说明。
4.家长是否经常向孩子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是否过高?孩子是否能达到?
5.如果孩子想做一件事,家长不同意,如何解决?孩子的反映如何?
6.家长与孩子是否经常有沟通?频次?话题?
根据前期确定的访谈提纲,经过访谈,结合对学生的日常了解,4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如下:
1.A家庭。A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和儿子。A家长用“港湾”一词来形容他们的三口之家。
“家长工作忙,儿子学业任务重。我们有一个微信小群,空闲时会发发照片或者有意思的视频之类的,周末还能常聚在一起。我的感觉家就是个‘港湾’,能让身体和心灵都放松和愉悦吧。”
A家庭在做决策时,通常区分得比较细,家庭共同的事情,大家共同讨论决定。个人的事情,家人给出意见,由本人自己决定。
“决策这个事情在我们家不太纠结,比如决定出国读研还是国内读研的事情。其实之前我们一直是希望他出国的,而且他把语言也考了。后来我们几个人就这个事情很认真地讨论过一次,他自己呢把自己分析了一下,我和他妈妈就跟他聊了聊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然后交给他自己决定。他考虑了一段时间决定还是在国内读研,他的理由我们觉得很有道理,也就支持他了。”
A家长也谈到,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厉的,经常会制定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是基于比较理性的分析,同时在实际中也在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整。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因此,在与家长意见相左时,家长通常能够和孩子平心静气地沟通。
“我觉得我们就是习惯跟他一起制定一些小目标,比如在上小学时,就会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剩下的时间他自己就可以自由支配。选择留在国内读研,这也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被迫放弃。”
“如果和孩子意见相左,我们会表明态度,讲清楚理由,但是最终决定权在他那里。如果你说服不了他,很多时候他就是表面附和,心里根本不服气。时间久了我们之间就会产生不信任和戒备心,所以家人之间最好开诚布公。我觉得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不错的,也相信大部分时候他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2.B家庭。B家庭是一个四口之家,父亲、母亲、哥哥和弟弟(学生)。B家长对于家庭氛围没有太大的感受力,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的农活主要靠她自己。
“家里人都忙自己的事情……以前两兄弟偶尔打架,现在哥哥不在家去工作了,家里没那么吵啦。”
B家庭中,父亲是家里绝对的意见领袖,几乎大小事情都是父亲决定。
“我们家里主要是孩子爸爸管事,除了一些生活学习必需品,孩子们也没有太多的需求,我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钱都是爸爸管。”
B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比较单一,主要是学习成绩要好,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可能。
“对他肯定有要求啊,好好学习,毕业后有一份好工作,能多挣一些钱。他哥哥从小学习不好,高中没读完就不读了。我们就希望弟弟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枉费家里这么多年对他的培养,家里以后就靠他了呀。能在名校上学,将来生活肯定不错的。”
因为B家庭父亲比较严厉,所以孩子通常不会跟家长发生明显的分歧,即使出现不同意见,也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想法或者停止自己的行为,维持表面的风平浪静。
“小时候要是不听话,他父亲和哥哥会揍他的。但是我们孩子总体是比较听话,现在他长大了,如果发现做得不对的事情,我们就会制止他的,他挺听话的,不太跟我们争。”
家庭中的交流较少,主要通过电话。
“现在我们一家4口,在3个不同的地方,交流肯定少。弟弟通常1周打一次电话,我就问问他生活费够不够,学习怎样啊。过年回来,就正常的说说话吧。”
3.C家庭。C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和儿子。C家长觉得,自己的家庭氛围还不错,彼此间的交流虽然不多,但是很少会出现争吵的情况。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是母亲与儿子相处。所以家庭中如果需要对什么事情做出决策,通常是母亲来决定。
“我一般不在家,所以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就听他妈妈的,家里的事情她比较清楚。”
但是涉及到跟儿子有关的事情,通常由儿子自己决定。
“儿子如果想要吃什么、买什么、干什么事情,通常都听儿子的。有时发现他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比如跟别的同学攀比,吃饭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我们也会说他,但是没效果,没办法,改不了。”
C家长表示对孩子要求较少,基本上都关注他学习和身体多一些,个人的其他生活均比较随性。
“我的性格就比较随性一点,所以孩子从小到大,我对他不太刻意提出什么要求。只要成绩和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其他方面,就随他吧,现在家里经济压力也不大,基本上他的一些需求呀啥的,都能满足。我们也就这一个孩子,就希望他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所以不要求他要多优秀,快乐就好。”
当家长和孩子意见相左时,通常会引起不愉快的对话,而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比较妥协,因此,最终会以孩子的“胜利”为果。
“就拿打游戏来说吧,我也不是不让他打,但是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一开始打游戏,根本停不下来啊,把人火的。上次又是因为他要打游戏,我说别打,他不听,我就给他说了,如果他坚持打,那以后就再也不管他了。现在人家就天天在家打游戏,不学习也不找工作,也不怎么跟我说话……”
因为C家庭父亲经常出差,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比较少,通常是“一问一答”式的,所以无法深入沟通。
4.D家庭。D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和女儿。
D家长在访谈中多次谈到“后悔”,甚至留下了眼泪,觉得自己把家庭经营得很失败。
“以前从来没关注过孩子的心理状况,觉得只要身体不出问题,那就只是性格方面的问题。得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跟她认真地谈了一次,她说不能原谅我们,我心理特别难受,很自责,是我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现在回想她小时候的一些经历,真的觉得我们忽视她的感受了,工作忙,就送到全封闭寄宿学校,她才只是一个小学生……”
对于家庭中的决策过程,D家庭缺乏商量和沟通,各自做决定。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也很少。
“一般我和她妈妈要做了什么决定,都是直接告诉她,总觉得她是孩子,我们是为了她好,也不太征求她的意见。这些年我没有几天在她身边,更是很少听她说说学校的事情或者自己的心事,她可能也碰到一些事吧,应该也是自己做决定了,很少跟我们商量什么。”
D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除了学习,对子女其他方面介入较少。
“她从小学习一直很好,后来成绩有所下滑,我们就联系老师给她补课,高考虽然不太理想,但是还能接受。学习上的困难她也不怎么跟我们交流,主要是看她每次的考试成绩吧。”
根据上述访谈材料,我们发现A、B、C、D四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对照鲍姆令德的家庭教养方式模型,具体的特点如下:
1.明确的目标意识。A家庭中的成员做决策前,通常是有明确目标的,这种目标不是口头上空喊口号,也不是挂在墙上的规划,而是经过家人商议后的、共同制定的、可执行力较强的目标。
2.较强的执行力。A家庭能够将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对于短期的目标,在家长的督促下,制定合理、可行的行动方案,保证每次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地完成。
3.独立思考的氛围。在A家庭,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主体,各自的事情各自负责,父母基于自己的经验会给予建议,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较低,需要经常对自己的事情进行思考和判断。
4.和谐的亲子关系。A家长能经常关注到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倾听孩子的观点,尊重孩子的选择,家庭成员之间能保持比较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A家庭的子女自入校以来,积极乐观,主动竞选班干部,同学们对其评价较高。在某科技类社团担任负责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保研资格,并从工科转到了自己更喜欢的管理学科。因此,对照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四个观察点,我们认为该同学的校园适应性较高。
1.隐形的压力。从B家长的叙述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看似仅是学习好,但它的背后是B家长把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无形的、没有边际的压力,其实是一种很高的要求。面对这种要求,子女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就会让子女心甘情愿背负压力而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2.“一言堂”。B家庭是典型的“一言堂”,家长遵循的逻辑就是“因为我说了,所以你必须这么做”,家庭的规则是父母或者父母一方制定的,子女必须照办。当子女提出不同的意见时,会被武断地拒绝,甚至招来一顿打骂。因此当子女出现不同想法时,要不主动放弃,要不被父亲打骂,自主性受到严重限制。
3.不和谐的家庭氛围。B家庭不和谐的氛围不仅仅体现在亲子关系,也表现在夫妻关系、兄弟关系。从与B家长谈话中了解到,夫妻间缺乏宽容、理解,经常爆发冲突,兄弟之间也有拳脚相向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之间又疏于沟通,家庭氛围十分压抑。
B家庭子女是一名留级生,因为游戏成瘾而留级。该同学初中开始住校,非常在意同学的看法,对宿舍同学提出的一些并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但是当与同学出现矛盾时,就会产生非常强的无力感。初高中被舍友打过,到了大学为了不被人欺负,就主动在宿舍骂人、说脏话,让别人害怕他。经过几年,他已经坚信暴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对身边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不友好。因为是留级生,所以心理压力极大,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足6小时,不仅要重修,还选择了同时修读原所在年级的课程,希望早点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这样就能缓解家庭的压力。经过一年高强度的学习,该同学通过所有课程考核,又回到了原来的年级,最终顺利毕业,到一家私企工作。对照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四个观察点,我们认为该同学的校园适应性较低。
1.缺乏合理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C家长对子女十分关注和关心,但是却忽略了子女的社会化任务,除学习和身体健康之外,没有在子女成长的道路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树立明确的目标,子女的发展进步缺乏动力、毅力和恒心,没有方向。
2.无原则的妥协。C家长对子女提出的任何要求,几乎从来都不会拒绝,久而久之,子女的自控力自然很弱,表现得较为不成熟和缺乏担当。
3.有条件的家庭和谐。因为父母对子女几乎是言听计从,且对子女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表面上关系很和谐,但是家长实际上并没有关注到子女的内心世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较少,当面对一些非常态化事件时,如果意见相左,往往无法心平气和进行沟通,家庭中的风平浪静也瞬间被打破。
C家庭子女性格比较开朗阳光,能与老师、同学较好地沟通。但在学习方面,严重缺乏动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连续4年都有挂科。毕业后原打算继续考研,但自觉复习不充分,因此也放弃了考研,在家中整日与网游为伴。对照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四个观察点,我们认为该同学的校园适应性为中。
1.冷漠的家庭氛围。D家庭是典型的聚少离多,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子女,更缺乏沟通和交流。
2.忽视子女的内心感受。D家长既不会对子女提出要求和目标,也较少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他们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主要就是提供衣食住行,对子女的成长经常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当子女遇到困扰自己的事情时,家长往往不能给予子女应有的支持和引导,导致子女对家长的信赖降低,缺乏安全感,做事容易冲动,性格变得更加孤僻。
D家庭的子女自进入大学以来,就表现出性格内向、孤僻,与同学交流较少。因与舍友闹矛盾,最终只能选择校外住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在QQ空间发布有自杀倾向的想法,但却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父母无法沟通,对父母充满怨恨。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最终顺利毕业并考上了研究生。对照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性的四个观察点,我们认为该同学的校园适应性较低。
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在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接触到的教养理念也更加科学、全面,不仅关注子女的物质需要,而且能照顾到子女情感上的需求,表现出对子女的接纳与尊重,有意识地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倾向。而农村居民,虽然对子女也报有较高期望,但是受到经济条件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无暇对孩子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子女的教育更多的处于一种自发的、朴素的状态。[2]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引导农村居民对家庭教养的重视,缩小城乡差异。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传统意义上“高要求-高回应”的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也正逐步演变为“过度要求-过度回应”的“矛盾型”家庭教养方式。一方面,因为经济条件普遍提升,在子女的教养方面,家长绝不会吝啬于对孩子说“不”,更多的时候是揠苗助长式教养,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严苛要求。同时,由于对孩子教养方面的严格而产生的愧疚,促使家长全身心地关注子女的任意需求并全力满足。这种矛盾的教养方式不能在合适的阶段缓和、改观,容易导致子女在大学校园里的独立性、耐挫力较弱,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会有所增加。因此,传统教育中倡导的“因材施教”在当代仍然非常重要,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要尊重子女的差异性,顺势而为。
传统文化中我们认为家中是严父慈母,但随着社会对女性认知的改变和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女性在家庭教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高压力的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境况并未明显改变,但父亲更多的关注家庭之外的事情,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母亲,于是出现了“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等讽刺性的新现象。事实上,父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哪一方能够替代另一方。因此,在家庭教养中,父亲不能主动退化自己的教养功能,母亲也不能剥夺父亲的教养责任和义务,父母要刚柔并济,合力打造最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就上述四个案例来看,“要求”“回应”不同程度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影响着子女的大学校园生活适应性。二者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提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精准判断不同学生的家庭家养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首先,接纳学生的现状。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今日果昨日因,学生之所以表现出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很重要的诱因就是长期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该正视和接纳学生当前的现状,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学生的问题是不正常的表现,对学生产生埋怨甚至放弃等负面的情绪。其次,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虽然是做学生的工作,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也非常有必要,通过与家长的谈话,评估“要求”“回应”的程度,判断家庭教养方式。同时,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印证自己的推断,从而做到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果能实现家访,就能更全面把握某一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从而可以精准地开展工作。最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根据笔者的观察,相比较家庭教养模式的两个维度,父母更需要关注的是“回应”,其次是“要求”。“回应”是建立子女较强适应性的基础,“要求”是培养子女锦上添花能力的延展。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同为建造万丈高楼打下坚实的地基,是子女一生幸福生活的无价之宝。同时“高回应”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良好的沟通,是家庭教养方式最好的保障,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因此,这一特点也提醒我们学生工作者,要更加关注“低回应”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学生问题,引导其维护和建立其他的社会支持系统,摆脱困境的束缚。同时,注意尝试运用一些技巧,如调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教养方式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不利影响,实现认知和行为的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