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球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2021-06-30 12:28张良祥
关键词:冰球战术文献

郭 松,朱 顺,张良祥

(1.黑龙江工业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2.齐齐哈尔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0世纪20年代冰球运动传入我国,对冰球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倡导体育强国战略,大力弘扬冰雪文化,广泛普及冰雪运动,冰球运动也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关冰球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和梳理,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分析我国冰球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及不同时期研究重点的差异性,旨在发现我国冰球领域研究现状、趋势和不足,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我国在冰球领域整体研究概况

通过在知网中以“冰球”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出相关文献共计1202条。经查阅发现,从历时角度来看,最早与冰球相关的文献发表于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当时医疗水平发展程度不高,文献主要内容围绕冰球运动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展开,少量文献中还涉及冰球运动员训练问题。20世纪80~90年代,涉及到与医疗相关的冰球类文献逐步减少,多数文献都围绕怎样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实战技能展开,例如,冰球赛事分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以及具体战术的分析和讲解,并首次出现少量的关于运动员心里素质方面以及青少年和女子冰球运动员的文献。21世纪初期,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冰球运动员的训练和冰球战术研究方面的成熟,我国关于冰球方面的文献研究,更偏向于对冰球运动员心理方面的研究和训练。直到近几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国际视角看待冰球这一体育项目,分析冰球项目本身的现状和发展。

从共时角度来看,与冰球项目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大体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冰球的发展,即通过分析我国、他国乃至世界的冰球发展历史与现状,就制约我国冰球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我国冰球项目发展的相关对策;二是研究运动员的战术和训练方法;三是对冰球运动员的心理方面展开研究;四是针对冰球运动员损伤方面研究;五是对国内外冰球赛事的分析解说;六是中外冰球合作研究;七是儿童、青少年冰球人才的选拔,八是对女子冰球运动员这一特色群体的战术训练进行研究。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的展示冰球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按相关度筛选出344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并按文献发表时间分为四个时间段的文献,其中1960—1980年文献27篇、1981—2000年160篇、2001—2010年95篇、2011以后62篇,进而统计出不同时期我国冰球研究重点和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冰球相关文献研究情况统计

图1中显示,我国冰球运动领域的研究不仅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和重点不同,而且各个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期被研究的频率也不同,例如1960—1980年,我国冰球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对医疗保障工作以及具体冰球战术和训练方法的讲解;到1981—2000年,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冰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逐渐减少,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冰球战术和训练方法上;2001—2010年,随着冰球战术方面研究内容的饱和,业界专家学者开始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开辟新视角,转向对球员心理、青少年、女子冰球以及国内外冰球赛事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从21世纪初期至今,我国对于国内外冰球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在逐年加大,从2011年至今,对冰球发展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冰球研究领域占大部分。而针对国外冰球方面和中外冰球合作方面的文献虽贯穿整个历史时期,但文献数量少之又少。

二、我国在冰球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图1的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与冰球相关的研究成果中选取冰球损伤方面、冰球技战术及训练方面、冰球运动员心理方面和冰球运动发展方面等四类研究较广泛、相关文献较多的冰球领域进行详细阐述。

1.有关冰球损伤方面研究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看出,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冰球这项运动的强对抗性、高危险性所导致的球员外伤发生率较高,且这一时期医疗水平发展程度不高,从而引发研究人员对球员医疗保障问题的普遍关注,因此,该时期大部分文献也主要是对冰球运动在不同规模的比赛期间发生急性外伤的原因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加强预防工作并运用部分简易的生理指标观察运动员赛时的身体反应,通过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冰球的运动量问题,为当时冰球运动训练工作和医疗保障工作积累资料。

1979年,张春林、申荔在《冰球运动医学问题的研究》中“总结了国内外冰球运动员的一些生理指标及比赛中的运动医学问题[1],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冰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创伤发生频率与运动员的选材(身高体重等)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赛时战术存在密切联系,为减少创伤发生频率,不仅应注意提高护具质量,还要注意日常训练方法得当、队员心理素质建设和赛时战术的调整。1983年,S·利特索拉,付进学在《冰球运动受伤的预防》一书中谈到,为避免冰球运动员发生创伤,要求教练员在训期和赛期应做到的预防性工作,包括检查训练场地、根据每个队员体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伤后的紧急处理办法和修养办法等,要求教练员与队医紧密合作[2]。1998年,张效东、张达、高琦光在《冰球运动的常见损伤调查及预防》中对冰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并得出结论:由于冰球运动的特点和其他诸多因素,造成冰球运动员膝部尤其是髌骨损伤发生率较高[3],同时分析了造成该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2007年,马金玉、杨桦在此基础上对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运动损伤患病率前五位的分别是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5%)、急性膝关节损伤性滑膜炎(17.18%)、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5.62%)、踝关节韧带损伤(12.5%)和髌骨损伤(9.37%),均与冰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特点有关[4],并在运动员的训练和心理素质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2.有关冰球技战术及训练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图1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在什么时期,以提高球员和球队实战能力为出发点,对球员的训练和对战术优化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普遍。20世纪末期,在对冰球领域的医疗工作大力钻研的同时,还不放松对提升球队实战水平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我国的学习目标主要锁定在苏联。1985年,В·И·科洛斯柯夫、В·П·科里明、王维国、王仁周、裴列夫等中苏冰球研究者对苏联《Подготовка хоккеистов》[5](《冰球运动员的训练》)一书进行了翻译和重新编辑成连载性汉语文献《冰球运动员的训练》[6],并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该连载性文献从冰球运动的技术、战术两个方面探讨并解决了一些冰球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作者系统地收集了世界冰球四强 (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和瑞典)球队采用的训练内容。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监测冰球运动员技术及战术训练水平的手段和方法。该文献陆续发表了十一部连载,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冰球教学材料。1990年,苏联著名冰球教练瓦列里·库兹明应国家体委和中国冰球协会的邀请,对国家冰球队进行指导训练。他主张为适应世界冰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在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和充分发挥个人技、战术以及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打法[7]。之后,该训练计划经过翻译整理,分为三部(上、中、下)发表。2000年,宋琳、左斌、王国滨在《试析冰球守区防转攻的几种战术》中对冰球比赛战术分析的墓础上,指出了守区防转攻突破战术既是有效的防守战术,也是重要的进攻战术,提出了在冰球教学与训练中的防转攻几种战术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8]。2007年,郑佳薇、李兆鹏、黄玺章在《冰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分析冰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对比赛的影响,阐明战术思维与运动成绩的相互关系,提出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提高运动员观察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等培养冰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9]。近几年,随着冰球战术和训练方法逐渐饱和,我国冰球领域研究者开始与时俱进,启动创新思维,挖掘新型的训练方法,力求促进我国冰球水平取得新突破。2015年,张伟、邓振杰、党红在《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型方法》中通过对冰球运动员体能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冰球运动体能训练采用功能性训练这一新型体能训练方法[10]。

3.有关冰球运动员心理方面研究

1980年以前,对冰球运动员心理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21世纪初期,随着世界各国冰球战术和水平日益接近,为战胜对手赢得比赛,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世界冰球界的重视,对运动员心理方面的研究引发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1983年,关伟军、殷积武认为,运动员受伤后除了停止训练及时进行治疗外,还要进行某些必要的心理训练,于是在《受伤冰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中阐述了几点伤后心理训练方法,辅助队员早日恢复到最佳状态[11]。2003年,张作斌、李德才详细分析了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认为心理的稳定性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并提出“观察判断耐力与技、战术相结合训练,适应能力训练,抗干扰能力训练及战术训练与心理演练相结合训练等”几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12]。2010年,唐荣斌、赵首辉在《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中阐述了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一系列积极作用,并提出赛前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调节与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13]。2013年,李民提出要关注对冰球守门员心理训练模式的构建,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对守门员施以心理影响,从培养教练掌握基础的心理知识与方法入手,坚持长期心理训练与短期心理训练相结合、多种心理训练手段相结合构建冰球守门员心理训练模式”[14]。

4.有关冰球运动发展方面研究

21世纪以前,众多冰球类文献均致力于怎样提高冰球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对球队战术和对球员训练方法上的优化升级、对球员心理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对医疗服务领域的突破),进而提高我国冰球项目的竞争力。在这期间,几乎鲜有关于研究我国冰球发展方面的文献,直到21世纪初期,才陆续有少部分相关文献发表,其中较早的一篇是白丹、金昌富、施抗美的《对中国冰球运动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文中初步分析了影响中国冰球生存和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并提出发展、壮大冰球运动的举措,即国家加大投资力度、重新调整战略布局、政府扶植、扩大队伍、形成竞争局面、改革竞赛体制、走职业化道路[15]。2006年,李村在《我国冰球运动发展对策探讨》中指出,制约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有冰球场地逐渐减少,参加冰上活动的人数逐年减少,人们的娱乐观念改变以及对冰球运动“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并且提出三点解决对策:开展广泛的冰上体育运动,搞好冰球项目的合理布局;利用社会资助办高水平运动队伍,提高冰球比赛的商业化运作水平;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16]。

自2010年起至今,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项体育运动水平整体提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站在世界冰球发展的高度,对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以及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时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次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冬奥会期间指出,“我国冬奥项目的情况是冰强于雪,要让强项更强,再去补短板”“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通过北京冬奥会把我国冬季冰雪运动发展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届时引发众多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对冰球项目的广泛关注。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研究站在战略高度上,以宏观视角对冰球运动的发展进行研究。2013年,李兴汉、冯伟在《中国冰球运动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审视与展望》中指出,中国冰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后经历了“初兴”“曲折”“恢复”“黄金”“衰落”几个阶段,申办冬奥会无疑会带动冰球运动的复兴[17]。2014—2017年期间也有多篇文献对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主要发展困境都与场地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大、训练水平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相关。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体育因其本身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体育产业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冰球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也转向对中国冰球产业化发展路径的探索。2017年,范洪涤、张大春对东北地域的中、俄冰球产业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冰球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俄罗斯冰球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培养儿童、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冰球运动、加强对赛事的管理以及提高冰球器材制造水平等,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冰球运动产业发展道路,为我国冰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18]。

三、我国冰球领域研究现状、趋势和不足

首先,近两年与冰球相关的文献大部分还是以冰球运动的发展为主要着眼点进行研究,文献在分析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阻碍我国冰球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后提出某些建议及解决路径。如2020年上半年相关文献主要为:戴政雄、李好根的《制约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19],葛健的《浅谈我国大众冰球运动发展的阻碍及对策》[20]等类似文章。其次,由于2022年冬奥会脚步的不断走近,在冰球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例如,李嘉琦、刘俊一在《备战2022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21]中梳理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其归因,并提出完善建议。最后,随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带来契机,一系列相关文献研究也层出不穷,例如,李晓玉在《中国冰球产业发展策略初探》中“针对我国冰球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冰球产业战略布局的六点建议,旨在为我国冰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2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同时将建成“体育强国”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随着我国国民待遇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大众健身娱乐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以我国冰球发展为主线,如何完善冰球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冰球运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将有望成为冰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此外,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开展,以冰球为载体开展国内外体育文化领域的合作也将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整体上,我国冰球运动领域的研究不仅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和重点不同,且各个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期被研究的频率也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冰球这项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阶段,还受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国家政策以及外交关系,社会氛围,人民生活水平和观念变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冰球领域的研究虽与时俱进,但也存在研究领域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冰球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也不断变化。从20世纪下半期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医疗工作及具体战术和训练方法的讲解;到21世纪初,战术和训练方法的研究趋于饱和,业界专家学者开始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开辟新视角,进而转向对球员心理方面的研究;再到最近两年,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契机下,作为冬奥会七大项之一的冰球重新引起体育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众多专家学者以较为全面和宏观的视角对我国冰球发展,其中包括对冰球产业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23-24],力求从某些方面得出突破发展瓶颈的建议。

总的来讲,我国对冰球领域的研究具有时代性,但同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上也具有单一性。若想全面可持续促进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还需促进冰球领域研究的多样化,细化研究方向、加大研究深度,结合自身地缘或专业等领域优势,孵育研究特色,使科研成果具备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冰球研究氛围,切实为冰球领域研究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冰球战术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芬兰冰球战略2018~2022”解读与启示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