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蕾
摘要: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协助教学决策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要求,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以便于更好履行检查、监督、指导、反馈、评价、沟通和服务等职责,促进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构建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将切实提高督导的效能,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为医学院校的质量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学质量诊断;医学院校;教学督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067-02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而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则有助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提升教学治理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1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形式与职能
1.1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形式
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形式一般包括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两种形式[1]。经常性督导是指教学督导根据督导工作安排以及督导职能经常性的对教学工作进行督导。专项督导是指教学督导根据学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考试、实习等专项工作的需要对单独某一项或几项工作进行督导。医学院校的专项督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实习等环节也需要进行专项督导。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都需要相应的改革,但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依然没有改变。各医学院校大多都成立了教学督导机构,履行教学检查、监督、指导、反馈、评价等的职责。但是一些教师对督导工作的性质、作用等理解有所偏差,部分督导在实践中存在“监督得不深,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制度,积极发挥教学督导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医学院校教学督导职能
教学督导职能在不同院校有所不同。有的院校认为职能包括督教(教师授课)、督学(学生学习)和督管(教学管理)三大职能。其中“督教”是督导的首要职能,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培养、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环境整治等三个方面。通过“督”促进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督学”也是教学督导的基本职能,主要指教学督导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 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督导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的院校认为除了以上三种职能之外,有的医学职业院校认为教学督导还应该“督改”(教学诊改)。因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职业院校需要在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5个管理环节进行“诊改”。
宏观上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保障、教师培养、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诊改等。微观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备课、课中讲课、课后反馈等环节。各个环节相对于督导的职能而言,教学保障、教学管理等环节属于对教学条件的督导,是督导的“督管”职能;教师培养、教学过程、教学诊改等环节属于对教学全过程的督导,是督导的“督教”职能;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则属于督导“督学”职能。由于学生班级、人数众多,督导不可能有效做到“督学”。那么对于各个教学环节,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如何发挥其职能呢?根据医学教育现状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医学教学督导的教学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教师授课、考试、臨床见习和实习等三个小环节。督导对象主要集中在“督教”环节,因此要根据“督教”环节确定督导职能。其中教师课堂授课环节主要督导内容是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备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撰写教案、学生听课情况、作业布置及课后辅导情况等。在这个环节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督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对象,而学生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载体。医学教育仍然需要通过考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最客观的指标,同时考试也比较适合教学督导检查监控。对于实习和见习而言,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能力,也关系医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督导应该关注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而不能因为时间、空间等的限制而忽视了这一环节。
2建立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2.1督导工作内容要科学合理
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是最能体现高职督导工作特色的地方,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是医学院校督导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医学院校督导应该聚焦教学环节的“督教”。督导要对医学院校师资建设规划、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各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风学风、校内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等环节和内容进行“督”,以此来“导”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发展趋势的科学化,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精准化,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浓厚教学氛围,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从而促进教学相长,达到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目的。
2.2督导范围要适度扩大
针对过去传统的督导方式大班听课、课后反馈讨论并对被听课教师提出意见、建议的做法。医学院校督导要在充分肯定传统督导方式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正视现场督导的不足,促进督导前移,以此保证教学课程的效果。医学院校教学督导要把督导工作向授课前移动,注重新进教师或青年教师的试讲督导,通过在试讲中进行教学督导和把关,从源头上进行把关,试讲中问题较多的新进教师,教学督导要督促其限期改正,重新进行把关,方能走上讲台。通过督导,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建立规范化的课堂工作格局,体现师资培养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医学院校学生还面临见习和实习等教学环节,教学督导不能忽略这一环节的督导,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对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工作的督导,提高临床医院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习效果。
2.3“督”和“导”要有机结合起来
医学院校督导模式的变革要注重“督”和“导”的有机结合。针对新时代医学教学的发展,教学督导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因为教学督导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学教育督导需要与时俱进,单一的督导方式对督导工作和质量的提高都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已经无法适应医学教育形势的变化。所以,教学督导必须依据医学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制定相应的督导策略和督导方式。医学院校教学督导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能拘泥于经常性督导,而是应该把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与经常性督导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根据督导对象的不同、督导内容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督导方式方法。医学院校教学督导不能仅仅重视“督”而忽视“导”的作用,因为“督”是手段,“导”才是目的。“导”离不开“督”,但离开“导”,督导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医学院校督导一定要正确处理“督”和“导”的关系,不断提高督导质量,推动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2.4督导制度和评价体系要逐步完善
督导制度和评价指标是督导工作的科学依据,没有科学的教学督导标准和评价指标,就难以保证对督导对象进行客观评价。
医学院校督导制度的建立要坚持科学合理,通过采取随机听课、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不同层次的问卷调查,以期做到督导但不领导、只提建议而不帮忙决策、仅仅督导而不能督办等等。医学院校督导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指导、评估、检查,从而不断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督导的监督、评价、咨询职能[2]。
2.5督导信息反馈机制要双向快捷
医学院校的督导要首先明确督导目标、确定督导标准,其次获取教学信息并处理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达到督导信息的反馈和双向互动。为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医学院校督导领导机制和业务部门的反馈机制、沟通机制。还要不断完善医学院校督导部门和一线教师的互动反馈和沟通机制,促进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李萍,王振维,王中强,等.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与趋势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34-35+47.
[2]毕光忠,王滨.临床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34-35.
(責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