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品
摘 要: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创造了新的条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直接相关。但是,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现代性的消解以及教育实践滞后等问题,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和树立面临诸多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需要在信仰教育者、信仰教育过程以及信仰教育对象等方面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功,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力下的新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直接相关。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质上是以政治愿景影响个体,形成强大的精神指引力和牵引力,促使人实现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因此,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感,这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机遇
(一)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主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的历史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天然亲和的基础上互补共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繁荣兴盛,中国精神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更加强调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这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滋养,奠定了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表现出明显优势,不仅赶上时代而且引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迸发新的活力,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这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丰富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基于历史新变革、立足历史新方位、破解历史新课题而形成的,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是新时代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信心,勇担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以新目标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新成就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新实践让大学生明辨中外发展,以新使命明确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实体现。
(三)新时代塑造了“强国一代”的大学生
新时代为大学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作为“强国一代”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敢于奋斗和担当。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合拍共振,因而,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90后、00后奔赴抗疫战场,积极发挥主力作用,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这说明新时代的青年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高素质群体,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选择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能够正确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在大学生群体形成凝聚力和向上力,为新时代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提供精神支撑。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挑战
(一)错误社会思潮冲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强起来的中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环境,个别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瓦解的意图并没有改变,而且方式更趋隐蔽化、多元化,其中颇具迷惑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冲击尤为突出。这些错误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选择,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混乱,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扭曲,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其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否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于现实的迷茫和失落,对社会中一些利益分化、不公平现象产生不公平感和相對剥夺感。西方社会思潮借机对大学生进行“西化”的蛊惑,迷惑和扰乱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企图颠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如何让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时代问题和社会矛盾,如何让他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性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解
现代化在促进人的主体性觉醒的同时,又使人面临着自我丧失的困境,尤其是现代性所推崇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现代性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具理性导致精神困境。新时代大多数大学生从出生就享受着富足的物质生活,但其精神生活层面出现贫乏、失落和困惑等问题。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新时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转向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当强烈的精神需求缺乏崇高的信仰进行指引和契合时,大学生容易陷入空虚和焦虑。二是功利主义导致价值选择困境。一些大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功利化,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部分学生孤立对待个人的信仰选择,没有把国家、社会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自身的成长成才相脱节,这就导致大学生在信仰选择中,方向性不明确,容易产生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不足。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基本态度,是实现它、批判它并最终超越它。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要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三)教育实践滞后制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力量有待加强。在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专业课教师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信仰教育的绝对主力,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入透彻的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在课堂上不能够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此外,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等主体因为角色认同不足导致育人意识相对缺乏,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足,无法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够贴近生活。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實的道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落脚点是对人的教育,因此人的主体性是信仰构建的关键所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说教较多,人文关怀较少,情感带入和生活融入不足,无法有效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精准性不足。当前信仰教育在精准把握大学生兴趣需求方面仍有不足,如何通过大数据找准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共情点,搭建信仰教育平台,设计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信仰教育项目和方案,精准推送大学生喜爱的信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各高校当前应该认真思考、努力践行的课题。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要求
(一)提升信仰教育者的引领力
高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发挥信仰教育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才能培养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要把政治信仰教育贯穿思政教育过程中,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的价值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直接传导者,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对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思考,做好大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多方协同形成信仰教育的合力。高校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党委领导,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把信仰教育工作做出实效。
(二)增进信仰教育过程的吸引力
首先,信仰教育要有说服力。教育者要敢于直面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明辨批判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崇高性,善于抓住大学生头脑中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其理性认识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惑才能消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误解,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其次,信仰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融入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在信仰教育中应该让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紧密关系,意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和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目标对接。最后,信仰教育要精准化。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丰富了信仰教育载体。信仰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心理诉求进行精准研判,找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共情点,把信仰教育内容和重大热点事件、社会焦点事件融合衔接,精准推送、精准传播,提高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促进教育对象的信仰自觉
新时代大学生在信仰追求上呈现出极强的主体性、鲜明的个体性,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客体,也是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主体。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育内容的思想内化、行为外化、实践转化。首先,要促进信仰意识觉醒。新时代大学生要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明确实现中国梦的主体责任,能够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个人信仰进行正确的认识、思考和选择。其次,要提升信仰认知能力。新时代大学生要强化自我学习和领悟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辨别能力,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避免功利主义倾向,消解人的异化,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最后,要增强信仰实践活动自觉。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在大学生的实践中不断强化巩固。新时代大学生要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指导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踊跃参与仪式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和红色教育活动,感受最直接的信仰教育,通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提升自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蒲清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姜茹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9.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