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摘 要:新闻专业作为高校中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其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新闻专业尤其是新闻实务类课程通常更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割裂开,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课程思政所强调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因此,新闻实务类课程思政教育亟待改革,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应通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以及课堂教学融入德育元素等方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共磁共振,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实务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07-03
课程思政理念最早源于上海市教委。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1]。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了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立德树人的问题。专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担负起思政教育的责任。要在专业课程中提取能够与思政工作结合的元素,将这些元素进行加固,成为教学案例和知识点,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导。
新闻专业作为高校中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其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十分丰富,思政教育的发挥空间更大,教师的职责更重。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新闻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新闻实务类课程通常更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割裂开,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课程思政所强调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因此,新闻实务类课程思政教育亟待改革,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应通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以及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等方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共磁共振,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
一、新闻实务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特征
(一)专业社会导向敏感度高
新闻实务类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工作必须全程跟进。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和媒体相关的工作。媒体则是如实、正确、准确、客观地报道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的权威机构总和。在报道过程中,从业人员如何保证客观和导向正确则是整个媒体行业面临的重大考验。现在国际社会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大跨越大发展的重要历史发展时刻。新闻从业者恰逢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新闻报道具有引导大众健康思想、弘扬民族正向价值观和教育大众的社会责任。很难想象多年以后,后人审视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看到是各种内容肤浅、辞藻挑逗、思想浅薄的新闻报道占据了各个媒体。使媒体回归社会责任重新扮演其正确的社会角色,这其中的桥梁,就是思政教育。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在学习阶段,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自媒体时代更需要正本清源
随着科技快速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显著特征莫过于人人皆是信息源,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呈现几何级增长。尤其自媒体的蜂拥而至,各自发声,传统媒体多年实践出来的文责自负、信息核查、纠正等手段在新媒体时代纷纷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候。网络的虚假新闻大行其道,其快速的传播和蔓延误导了大众舆论,制造了各种社会混乱。这种现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新闻从业者要时刻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和效度而恪尽职守。在课程思政教育的框架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道者,更是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者。在课程思政的指导方针下,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仔细研究如何体现育人的新时代特征。尤其对于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育者,这一任务和挑战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须臾不可松懈。
二、 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中教学理念上存在挑战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对高校教学理念与实践构成了双重挑战。首先,如何正确、客观、理性、科学地认识课程思政构成了观念上的挑战。面对这一相对较新的事物,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师在心理上和认识上还不够充分,或观望、或抵触、或排斥、或误解,认为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专业课引入思政内容冲淡专业学习,会影响专业内容的进度。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无法协同。其次,有的高校和教师将课程思政片面理解為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灌输,忽视了专业课自身的规律和独特的育人功能。片面认为新闻实务类课程重在实践和更强调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课程“立德树人”隐性价值观教育。
(二)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存在教学目标的局限
长期以来,新闻实务类课程重在实践,强调培养和训练学生采、写、编、摄等专业技能和方法,忽略了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成长打下不扎实的价值底色;同时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集中在技能,忽略了每个专业技能背后渗透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只是一味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从纵深层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今的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要进行适度的目标调适,把过去那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育,实现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相互融通。
(三)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中学生信息接收和认知习惯发生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电子设备对大学生注意力,尤其是课堂注意力不断抢夺、稀释,甚至是侵害。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第一主力,平均每周上网37小时。在新媒体时代,课堂教学面临零散化的信息对学生学习精力的侵害。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上课看手机成为大学“独特风景线”。在此背景下,语言文字和纸质阅读的深度认知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不断消解,新媒体带来的“浅阅读、浅思考、浅理解和浅记忆”则成为主导式认知,在悄无声息地解构理论知识的权威性,使得相关理论教学无法深入人心,导致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下降。
(四)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中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
一些新闻实务类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缺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忽视了课程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学校领导层面重视不够,学校党委没有负起主体责任,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各部门对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定位把握不准,在建设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课程设计至少应该是以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为基础。新闻实务类课程是一个体系,课程思政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果放大来讲,课程思政的内容是一个系一个学院要通盘考虑的問题,如果课程思政建设合力无法形成,课程思政的内容将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做好新闻实务类课程思政的思考
(一)培育师资队伍,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做到“一贯正确”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成功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保证,正如在2020年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强调的那样,“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思政元素能否很好地融合专业实践教学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否“一贯正确”,因此培育一支既精于新闻实务又长于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首先,全面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将课程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其次,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每年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专题培训,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智慧,将思政内化为品格。组织面向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能力。
(二)把脉学生需求,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做到“溶盐入汤”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虽然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但如果仍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面目出现,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就会成为另一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讲授思政内容[2]。两者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的倾向……”。新闻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体现和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偏重“技能”,但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应加大“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在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灵活把握教材,挖掘背景材料,通过引入热点话题、案例分析等,打造“体验式”情境思政课。新闻专业学生在思维上比较活跃,思维跳跃性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点,可以找到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最佳集合点。如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把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党性和职业道德“溶盐入汤”在各大章节中,如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敢于开展舆论监督,尊重事实,传播真相,主持公道,坚持正义,自觉抵制“有偿新闻”、低俗之风等,这些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
(三)创新教学手段,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做到“润物细无声”
新闻实务类课程一定要结合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于课程教育内容之中,实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受互联网和泛娱乐化的影响,习惯于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信息接收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闻实务类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案例式”“互动式”“参与性”等教学方式,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内容,不单向灌输,不强加观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出发,把握恰当、自然渗透的原则,让学生在具体专业实践当中不知不觉地深受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新闻工作者作为“历史见证人,时代记录者”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知道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帮助学生树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和情怀,真正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
(四)完善制度规划,思政教育融入新闻实务类课程做到“有规矩成方圆”
制度是长效化与常态化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离不开制度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专业实践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有效性。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要统筹教育资源,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加强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建设。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从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环节,建立一整套完整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办法,确保课程思政有章可循。尤其是修订一整套教学管理评价制度,把课程思政作为管理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一套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办法,通过教学文件检查、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等具体措施,发挥评价导向功能,通过制度性设计,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考核要素。
参考文献:
[1]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
[2]杨树.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0(4).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