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摘 要:教育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也出现了很多的版本。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以理论讲解为主,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师就应该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的必修课,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初中生对此课程不感兴趣,每次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是拿着其他学科的书籍,就是做一些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本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一)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在课下备好课,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下备课的时候要多方面进行,既要备教学内容,又要备情境,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来备好学生,教学内容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想法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当堂知识当堂消化,让学生达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按照新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对于新版教材,很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直接上课,这样的课堂显得非常沉闷,比较机械化。首先,教师要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正确按照课程教学中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其次,教师还应该把握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注意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的每一点都进步提出表扬。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重点,只有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比较多,如果教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很少有学生能够听进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设置抢答游戏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中学生大部分对游戏都比较感兴趣,他们通过闯关游戏可以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和角色表演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二)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环节,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校园生活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平时多关注班级学生的一举一动,当发现班级学生在哪方面表现良好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提出表扬。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比较积极、课下完成作业比较好。在校园里非常讲礼貌、讲文明。遇到同学和老师主动问好,在校园里吃完东西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看到地上有纸屑和杂物的时候,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等,有的学生在平时跟班级学生交往中喜欢乐于助人,做一些好人好事等,这些教师都要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树立榜样,让班级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觉悟。
三、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一)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师应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后对他们的成绩划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第一,对于班级的尖子生,教师应该在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多布置一些能力提升方面的作业,让他们更上一层楼;第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让他们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让他们稳扎稳打;第三,对于班级的后进生,教师应该降低标准,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好查漏补缺,哪里不会补哪里,让他们把之前的缺失和不会的知识都一点点补回来。对他们的教学应展开最基本的知识,课下留一些基本训练题。教师通过分层教学不仅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还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
(二)教师要做到讲解得当和精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得当,要划分出重点和难点,要详细和反复讲解重点内容,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对于不主要的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应简单讲解。对于教学内容的难点,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突破难点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要采取精评的方式,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教师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仔细批改,对于作业完成好的学生,教师要多用表扬的评语来鼓励他们;对于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尽快改正。只有教师讲解得当和精评,学生才能有所提高。
总之,教师要想教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一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王光银.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J].启迪与智慧,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