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张,唐永莲,茶萍喜,波文英,欧查辉
(1.泸水市畜牧服务中心,云南 泸水 673200; 2.泸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泸水 673200)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总面积3203.04km2。怒江流经全境,境内气候因海拔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等7个气候带。由于山高坡陡,农村居民选择以放牧为主的肉羊养殖作为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肉羊生产在泸水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广大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肉羊生产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根据2018年云南省遥感中心的草原清查结果,泸水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9.72%,清查总面积为62831.16hm2,其中草原61284.79hm2、草地资源1546.37hm2。泸水市有暖性灌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共四种天然草地类型,其中以山地草甸类为主,面积为43422.09hm2,占比为69.11%,暖性灌草丛类面积最小,占比为2.95%。年产鲜草37.76万t,各类农作物秸秆约4.5万t,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的基础。由于草地资源受到草场分布的影响,草场利用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合理,天然草地资源中有相当部分处于偏远中高山坡上,这些草地距离居民地较远,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草地利用率低,使许多原有的天然草地逐步演变为灌木林地、疏林等,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载畜量超载,对周围的草地资源形成了较高的放牧压力,牲畜过度啃食与践踏,使一些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生长受到抑制,而适口性差、有毒有害草逐年增多,草地经济价值下降。
长期以来,泸水市的肉羊养殖以放牧养殖为主。2020年全市肉羊养殖总户数为7677户,其中年出栏1~29只的7132户,占92.90%;年出栏30~99只的519户,占6.76%;年出栏100~299只的24户,占0.31%;年出栏200~499只的2户,占0.02%。农村散养是养殖的主体,年出栏100只以上的不足1%。规模养殖户全部以放牧养殖为主,目前没有采用种草养羊的农户。
2020年泸水市肉羊存栏118088只,出栏79666只,出栏率达到了67.46%。泸水市的肉羊生产从2016年以后,存栏和出栏不断下降,2020年与2016年相比较,存栏减少64334只,降幅达35.27%;出栏减少18547只,降幅达18.88%。各年度肉羊存、出栏增减详见表1。
表1 泸水市2016—2020年肉羊生产变化表
纵观泸水市的肉羊生产情况,可以看出泸水市的肉羊生产存在存栏逐年下降;出栏率显著提高,出栏率由2003年的34.49%[1]提高到2020年的67.46%;生产者从追求养殖数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方向发展,一些养殖新技术得到了初步应用,但是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泸水市的肉羊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体,养殖者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相对低,缺乏养殖技术,难以适应现代肉羊养殖。比如老窝镇崇仁村从一道平至凤凰山肉羊养殖户从最多的72户减少到现在的56户,减少的16户,主要原因是年纪大退出肉羊养殖。现有的56户文化水平为小学三年级以下,60岁以上的有54人,60岁以下仅有2人。由于养殖户老龄化退出肉羊养殖,是泸水市肉羊存栏下降的原因之一。
放牧草场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草山草坡资源减少, 1987年泸水市自然草场资源调查,草山草坡面积为7.73万hm2[1],2018年草地资源清查,草地总面积为6.28万hm2,减少了1.45万hm2;二是草山草坡与林地混杂,近年来泸水市大力推广林下经济产业,2016—2020年,泸水市累计种植草果0.12万hm2、中药材0.15万hm2、花椒0.17万hm2,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草山草坡,放牧场地不断萎缩,导致以放牧为主的肉羊存栏不断减少,这也是引起泸水市肉羊存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以来,泸水市累计集中搬迁安置建档立卡户7 694户29 313人。其中对7个乡(镇)32个村委会129个自然村140个村民小组进行了整组搬迁,涉及3 265户。由于一部分肉羊养殖农户搬迁至集中安置点,而集中安置点不具备肉羊养殖的条件,无法继续从事肉羊养殖,因此,影响了肉羊生产的发展。
一些年轻人想回乡创业投资发展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但由于泸水市以山地为主的特殊地理环境,难以找到合适的地块建设肉羊养殖场,从而影响了肉羊生产的发展。
泸水市饲养的肉羊以地方品种为主,引入品种如云上黑山羊、波尔山羊等占的比例不足1%,地方品种没有进行品种选育,虽然具有较好的耐粗饲和抗病性,但是存在生长速度缓慢、个体生产性能低,出栏羊饲养周期在30个月以上,平均产肉仅为15 kg/只。
由于畜牧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是今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趋势,肉羊养殖也不例外将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发展。因此,结合泸水市的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应加大肉羊规模圈舍养殖的扶持力度,在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面给予资金扶持,特别是肉羊标准化圈舍建设和牧草种植方面给予扶持,从而达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促进农村养殖方式的改变,改放牧养殖为主、补饲为辅的养殖方式为舍饲养殖为主、放牧为辅的养殖方式,以减少放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示范带动广大养殖者采用标准化圈舍养殖,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提高肉羊养殖的科技含量,促进肉羊生产的恢复性增长。
泸水市自2010年开始推广种草养畜配套技术,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但该技术主要体现在肉牛养殖方面,而在肉羊养殖方面应用相对较少,以放牧为主的肉羊养殖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进一步促进肉羊生产的发展,解决肉羊养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农村通过发展肉羊生产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必须大力推广种草养羊配套技术,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方式进行草场经营管理,由养殖户种植优质牧草,采用刈割饲喂或者围栏分区轮牧的方式利用草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和载畜率。同时,促进养殖户采用全株玉米青贮、干草储备等饲料储备技术,按照肉羊生长阶段给予相应的配方饲料,提高肉羊生产性能,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肉羊生产有机结合,促进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从近年来泸水市养殖用地情况看,养殖用地紧缺是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养殖场的建设缺少必要的农业设施用地,由于农业设施用地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只能占用一般耕地和低等级的林地,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保障养殖用地,为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配套地块,才能促进泸水肉羊养殖以圈舍养殖为主,并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泸水市饲养的肉羊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有较好的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的特性,但存在生长速度缓慢、个体生产性能低的缺点。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没有进行品种选育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应指导养殖者选择相对生长快、体格健壮的优良个体留种,同时远距离调换种公羊,进行血缘更新,以减少近亲交配,促进个体生产性能的逐步提高,同时引入良种肉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加大肉羊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一是提高现有养殖者的科学饲养水平,促进肉羊养殖的发展;二是增加年轻人对养羊的认知,引导年轻人积极投入到肉羊的标准化养殖中,促进肉羊养殖生产方式转变,达到肉羊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