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摘 要:在高中英语授课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授课中重点内容,通过阅读授课,不仅能提升学习者独立思考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词汇。为能够在英语课堂中更好地应用阅读教学方式,任务教学法被引入到授课过程中。任务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度思考,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本文主要是探讨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对于学生来说压力较大,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增加词汇量,以此来提高阅读能力,此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同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量,使其压力更大,从而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而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有效,快速地进行阅读,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也可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1 任务教学法的含义及导向
任务教学法与原有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不是简单使学生进行知识的搬运,更多的是使其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讨论。简单来说,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方法,意在使学生根据完善任务来了解自身知识的内涵,并且可以使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阅读中。在任务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关系可以互换,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坐在讲台下听讲,而是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体,由老师引导去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问题。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也不再只是在课堂中学习新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这样,学生不能可以有效地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复习旧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任务教学法可以教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都知道知识是来自实践,所以很多知识会随着阅读的实践而不断地更新。比如对于一个单词而言,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可能只掌握一两种词性和词义,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掌握的意思可能在句子中并不適用,由此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掌握而发生改变,而项目教学法便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前任务
前任务是任务教学法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只有做好任务的导入才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阅读的重点。首先,是需要明确阅读任务,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将教学目标提前传达给学生,使其进行提前预习。其次,需要进行课程的导入,在高中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每一节课都有清晰的划分,比如在学习《Food and Culture》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是视频进行有效的导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不再是简单的能读懂短文,而是需要从短文中发现写作语法和句式,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当然,教师在进行前任务的导入时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避免给学生造成误导。
2.2 任务环
任务教学法的第二步主要包括任务计划和任务报告。首先,任务计划需要由教师来完成主要是向学生布置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发布。其次,任务报告需要由学生来进行汇报,每一组需要派一个代表来分享组内的讨论结果,并且需要针对组内的问题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成果的分享,然后对其他小组的汇报提出疑问。当然,教师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留意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以此来调整后面的教学计划。
2.3 后任务
主要分为分析和操练两个部分。分析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阅读总结,比如让他们阅读时不能使同学为了阅读而阅读,更重要的是需要在阅读中总结阅读经验,为以后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基础。老师可以规定阅读周期,并让学生在周期结束之时上交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通过心得体会便能明显知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与进步,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而操练则需要教师设计对应的习题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可以主要以主观题为主,并不设置正确答案,而是让同学们根据阅读来进行自我发挥,然后挑选出回答较好地进行班级内分享。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更能学以致用,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相关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有效地利用任务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并且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阅读教学。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阅读动力,帮助学生在接触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开心以及意义深刻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娟.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浅探[J].邢台学院学报,2018(1):90-92.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9(01):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