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 谢兴华
基金项目: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AQGABQ20202701 安徽理工大学社科重点项目SKL2019202003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本科特色专业的科学管理,是当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高等教育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高校本科特色专业的类型分类当作实际切入点,在分类指导背景下,对教学质量监控与建设本科特色专业二者之间存在的因果逻辑关系进行更加充分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和多维度的高校本科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出共同质量的保障效应,符合科学可行的理论原则,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以办学实体作为标志合理构建出高校内外联控系统
高等院校的内部监控,从当前教育整体来看,可以将其称之为微观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通常是高校相关部门和内部教学单位对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掌控的外部条件。从高等院校的内部监控组织来看,其中主要包括教学督导、教授委员会、教学院系等,其各司其职,有具体监控任务和监控目标。而从基本属性方面来看,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水平管理模式。从层次上来看,高等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监控属于一种最基层的监控,其是高等院校自我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的重要主体,是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培养高技能、高素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保障系统,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系统当中内部监控的夯实基础。高等院校的外部监控,是与内部监控相对的存在,国家或者省级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的监督属于外部监控。通过申报评审和投资建设以及合格验收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和实践教学中心以及教学团队等高校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项目,以此来保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以教育系统事业作为标志构建出系统内外联控系统
全面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更新质量监控观念,切实确立利用监控促进管理、利用评估促进建设,全面实施监督和评估的联姻,从而切实达成监控和评估的求同存异和相对统一。国家级、省级的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自我监控三方协同配合共同构成一个良好实用的教育系统内部监控体系。其中共有三个等级,国家级教育部门属于高层监控,省级教育部门属于中层监控,显而易见,高等院校的自我监控则属于最基层的监控。社会监督、通过专业认证,具有一定资质的第三方独立社会组织、就业单位、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周围人群对应届毕业生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作为教育系统的外部监控,同时也是较为良好有效的监控路径,并且可以获取最好监控数据效果[1]。
三、以质量监控的活动状态构建静态和动态联控系统
在高等院校,内部监控组织在执行具体职能活动时,可以通过实施的监控活动进一步完成多维度的动态教学水平和质量监控系统。从当前监控组织方面来看,高等院校当中的教学委员会、教务处和教学辅导等是一种主导型的监控组织,其若想真正实现控制,必须通过教学管理活动或者议事决策等;教研室和院系双方共同构建成一个主体性的中心监控组织,该监控组织具有一定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教师监控和学生监控则属于基层实体监控,二者之间存在一定互质性,并具有求同存异之分。通过上述论述可知,动态监控是一种层级较为分明的监控,监控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更为突出,主要表现是等级分明,下级必须听从上级指挥,监控目标个体必须服从监控目标整体,该活动过程充满活性。通过建立起教學管理系统来深入探究教学质量静态监控,并通过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度进行充分体现,其在规范运行动态控制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程序的运营管理和全面提升广大师生质量意识。例如,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当中,比较常见的有《教学运行管理程序》等,在具体实施运行当中,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通常将程序作为重要指导,从而全面形成静态监控文化。而一旦形成静态监控文化,其将在潜移默化当中规范教学行为以及陶冶人文精神,从而成为驱动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2]。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不仅与国家级的特色专业学科标准相符合,就连专业的发展趋势也更加倾向于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多样性的特色专业内容能够决定教育监控系统的多维性。归类、列并多层面的控制点或者控制单元,构建出高校内外部、教育系统和动态和静态联控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需要协同联控又需要分类联控,以此来保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能河, 吴基良, 但汉久. 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 2021(06):49.
[2]刘雪.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 (05):3.
【3】谢兴华, 颜事龙. 产学研有机结合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1(1): 11-12
{4}谢兴华,颜事龙,鲁利. 后东方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1):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