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 胡海龙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英语的教学衔接性方面,只有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响应新课标的号召。英语老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革新,从而不断地提高英语衔接性教学工作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英语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衔接;中小学
引言:对于英语这门学科而言,它不仅是中小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大发展价值的学科。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做好小升初等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热情,从而进一步地提升英语素养。接下来,本文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教学原则,以及衔接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相应的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老师在提高教学衔接性的工作上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以下几个问题,是影响老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英语教材之间缺乏衔接性
由于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学校,因而就存在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教材存在差异性的现象。由于教学版本的不一样,教学内容势必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老师的授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有人教版本的英语教材,也有苏教版的英语教材等。
(二)英語教学情况存在差异
除了学生本身的因素以外,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情况各不相同,也是影响老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的接受了很好的“英语听说”教育,但是在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读写方面尚有欠缺。有些学生的“英语语法”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在其他方面又有所欠缺。
二、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衔接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英语授课工作中,老师需要注重教学的衔接性。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教学衔接工作而言,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学生的英语基础。由于小升初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基础,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更需要循序渐进,以便于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小学期间的学习情况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老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衔接教学效果。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老师需要从简单的内容到较难的内容,从容易理解的内容到难度较高的内容,一步一步地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到一个理想的衔接效果。
(二)连贯性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每个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贯性方面,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例如,询问物品的归属“Is this your pencil”,还有询问人的姓名等相关的知识点,就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融合教学。
三、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衔接的方法
(一)找出英语教材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补充整合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工作的衔接性,老师需要解决学生学习教材的差异性问题。根据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给予相应的补充以及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与掌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与综合水平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老师可以根据“IF”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句式等,展开全面的知识点教学,以便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相关内容[1]。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教学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此背景下,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引导,以便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学习技巧,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针对学生无法适应的一些学习衔接性问题,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2]。
例如,大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对大量英语单词的学习,那么老师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才改善这种现状,以便于提高衔接性教学的效果。如,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特殊单词记忆法,来提高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其中,音标记忆法,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都是非常适合学生进行以及的方法[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需要在连贯性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下,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响应新课标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婉莹,王伟.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探讨[J].中学生英语,2020(24).
[2]向葳.新课标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3]岳明珠.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