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媛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引进柔性管理的全新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行动。实现从“以制度奖惩为驱动力、以命令监督为控制力”的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向“以责任、学习、成就感为驱动力,形成学生自愿向上的引导力”的柔性管理模式转换,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思政教育;满意度
一、将柔性管理引入高校思政工作
柔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因其形成时的參与性和操作上的互动性产生了巨大的内在驱动力,“以人为中心”,将外化的约束内化为阿有的主动,依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让化管理.进而确保决策顺利施行。柔性管理的出发点在于以人为核心,管理方式上是非强制的,对人影响是内在的,持久的,而非表面的、短暂的。
传统形式上的思政工作开展往往由思政工作者制定刚性的规章制度,因此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照执行,一旦违反规定,取消相应评优资格或者给予其他惩戒。专制式管理下的学生因政治参与受挫产生急剧的挫败感,或者服从权威而丧失民主参与意识,或者心灰意冷产生疏离忠,对思政工作者敬而远之。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因思维受锢创新能力明显缺失,民主平等意识谈薄,社会期望值较低。相比而言,柔性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依据高校内部共同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氛围进行人本化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采用非强制的手段,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社会、家庭、高校对学生的期望内化为学生个人自觉行动。
二、学生满意度现状
学生满意度调查已从机械地把高等教育认为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发展到重视教育服务过程并将学生客体本身作为高等教育服务质最的评价主体。有学者提出了“双重产品观”,即高等教育产出包括教育服务与学生人力资本的增值两个部分。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等教育产出的服务性与产品性并存的特征。杨兰芳陈万明吳庆宪通过抽样调查发现高校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子大小排序为: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实践创新、后勤服务、教辅设施。马越峰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学生对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力、营造学习氛用能力、实践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满总程度较低;在生活服务、就业及就业指导方面满总度也较低,研究结果为高校的今后工作重點提供了依据。高校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两课”教师、学生工作者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高校行政管理者、其他专业课教师、后勒管理人员等等都通过课堂内外对大学生言传身教。上述调查结果揭示大学生对高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低也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欠缺。
三、柔性管理对提高满意度的帮助
第一,内化带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柔性管理注重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从而减少了强制性管理,惩罚、靠条条框框规章制度严格约束控制学生所产生的抵抗情绪,使他们的劳动从被迫变成了自愿。
第二,与思政教育的中心思想吻合,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制定事关学生利益的重大决定之前,召开学生听证会,学生可通过组织参与决策,表达利益诉求。让学生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自行探索解决高校思政教师难以处置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思政课设计中,关注他们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说服力。
第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思政教育方式难以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柔性管理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用制度性参与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提高高校竞争性社会资本。柔性管理下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素质,思政工作因为代表更多的民意变得顺理开展。实现了较高的社会期望值的毕业生会对母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促进高校形成良好口碑,提高竞争力。
柔性管理是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引导被管理对象淡化制度,进入超越制度状态,将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管理模式,它的中心是以人为本,把管理对象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以制度奖惩为驱动力、以命令监督为控制力”的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向“以责任、学习、成就感为驱动力,形成学生自愿向上的引导力”的柔性管理模式转换.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柔性管理代表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未来的走向和潮流。
参考文献:
[1]师帅朋,杨航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救育2013.
[2]龙妮娜_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深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3]韩玉志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应重税的问题--基于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思考[U_教育发展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