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萍
内容提要:班主任的人格品德、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习惯和教养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口技心灵、永爱付出的事业。本文主要通过两则不同案列,反思班主任的学生工作技巧,借此思考: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具备怎样的道德素质、思想教育能力以及心理素质。
关键词:案例,班主任,学生工作
班级是学校建设的基层单位,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组织与管理者,班主任的人格品德、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习惯和教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没一个学生都需要班主任去用心呵护他(她)的成长。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他有着双重职责:一方面,从宏观上讲,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骨干;从微观上讲,班主任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双重职责,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学校领导、班级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多重关系,而要处理好这多重关系,班主任必须有一定的工作艺术。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通过两则案例,主要反思与探讨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以就正于方家。
案例一:男生甲,一个性格内向、成绩偏下的学生,有一天突然来到我办公室向我哭诉:“老师,全班同学都嘲笑我不是个男的。”经过调查,我了解到这主要是班上一个男生欺负他老实内向,给他做的恶作剧。
(一)解决措施:
1、把恶作剧的男生找到办公室,与他交流,了解他这么做的缘由,告诉他这样做的不良影响,要求他挽救不良影响,同时与他探讨与班上不同类型同学交往的正确方式。交谈完,该男生主动向男生甲道歉。
2、与男生甲进行交谈,告诉他恶作剧的男生其实也只是想与他交流,只不过采取了一种不正确的方式,希望他能谅解。同时希望他能多与班级其他同学交流,不要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与班级部分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此事的态度,有的表示同情,有的则认为男生甲有些小题大做,认为这本是一件小事,大家闹闹玩而已。在听取他们的意见之后,我召开一次班会,主题是高中生的正确交流方式,由学生自己畅谈想法,作为学生之间的一次集体交流,这次班会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自我反思:事情解决了,留给我思考的是:我在这起事件中有哪些不足?又有那些可取之处?
1、不足之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最关注的是班上成绩比较优异或者性格比较活泼的学生,像男生甲这样性格内向成绩中下的学生,往往是班主任关注的“死角”。坦诚的讲,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也一直没有留意到男生甲,所以当他向我倾述的时候,我除了同情,還是一丝歉意。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我工作的失职,才导致事件的发生,如果我及早关注他并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是:第一,班主任不能仅凭学习成绩、性格或个人喜好来管理班级,每一个来到班级的学生都是平等的,都应得到班主任一份属于他们应得的关注。第二,相比于哪些成绩优异或者性格活泼的学生,这些性格内向、成绩中下的学生更应是班主任关注的“弱势群体”。成绩较好的天然会成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当下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而哪些性格活泼的学生往往比较开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心中的郁闷排解出去。唯独这些成绩中下,又不善言辞和表现的内向学生,一方面不能因为成绩得到班主任和教师的关注,另一方面又不能及时发泄心中的愤懑与不平,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第三,教师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
2、可取之处:成功的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一场思想教育课。
这次事情可以说取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局,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分别谈话,各个击破。采取分别与各个学生谈话的方式,避免因学生抢话而出现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态势。第二,批评教育,先扬后抑。首先,对于恶作剧的男生,我并不是一上来就在弱者(男生甲)的立场上严厉批评他,而是先去倾听他的想法:为什么要恶作剧?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识到这其实是该男生与男生甲交流的一种方式。由此从学生交流方式的角度,先肯定其积极与同学交往的热情,并与他一起探讨应如何与其他同学交往,与不同的学生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交往方式;然后指出他这次行为的危害,要求他能采取一定的方式消除恶劣影响。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对其行为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进一步让他认识到与其他同学交往的正确方式,使其思想有一个升华,起到了教育的功效。其次,对于男生甲,在表达了对他的理解与同情之后,我从帮助他的角度出发,希望他能多向其他同学敞开心扉,多与他人交往,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尴尬事情出现,其实也变相地进行了批评。
案例二:男生乙,一个比较调皮上课不够专心的学生,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一次下课,他跑到我办公室,满脸怒气的对我说:“老师你上课能不能不老盯着我看,班上的***同学你怎么不管啊?”
(一)解决措施:
1、控制自己的情绪,听其讲完自己的理由。
2、理解、尊重他的个性要求,同时讲明关注他的理由。
3、要求不能降低,形式可以改变。给他设立一个时间表,要求他在一周之内必须改掉上课不够专心的坏习惯,老师在这一周内会减少对他的关注度。一周之后,如果他真的有改变,老师自然会转变对他的态度,否则教师仍会在课上加强对他的关注。
(二)自我反思:
1、班主任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比学生更加愤怒,因为班主任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约束其不良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结果学生不仅不感激,反而倒打一耙。但如果真这么做了,问题就难以圆满解决了。班主任要时刻记得我是要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目的是为了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班主任也是有感情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这时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
2、班主任遇到学生的“敌对”情绪,一定要去分析成因。根据我的调查和分析,一般像乙这样的学生,要么是家庭关爱不足导致心理阴影,要么是家庭过分溺爱导致自私自我观念膨胀。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其家庭成因,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自己也是“受害”者。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多了解、关心、理解每一位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特长、爱好、经历、家庭、优缺点以及思想情绪的波动,只有这样,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才能有一种包容、理解的心态,才能构建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
通过以上两则案例,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第一,良好的道德素质。班主任首要的的道德素质是关爱学生,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当然也应是班主任教师秉持的一贯理念。爱生不是只爱一部分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能因学生成绩、性格或自己的个人喜好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待”一部分,忽视甚至歧视另一部分。除此之外,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还包括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民主平等,等等。
第二,一定的思想教育能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逐步训练自己的管理能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学生情绪或心理的变化;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先入为主,能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先扬后抑,顺着学生的心声,肯定学生的可取之处,让其接纳自己,放弃抵触情绪,然后再循循善诱,指出其不足,让其心服口服。
第三,过硬的心理素质。班主任既要有丰富的感情体验,同时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有丰富的感情,才能去体会和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同时又不能让自己的情感过分外露,要保持稳定、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工作。
以上的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的外化就是班主任的学生工作艺术,只要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及时反思并锤炼自己的这些素养与能力,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