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1-06-29 21:46:27邢丹丹关春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程思政

邢丹丹 关春艳

本文为2020年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校级课题(思政专项)《“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探究——以西班牙语教学为例》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WSZ202014】

摘要: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旨在于通过分析外语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带入课堂的目的,分析外语教学在德育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总结提炼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時如何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政问题导向,培养又红又专的大学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外语教学  路径

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发源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相结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重要任务之一。

一、“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的目的分析

(一)以德育教育固价值观念之基

当代大学生思维较为开放,受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偏差,外语的学习背后承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旨在于促进学生时刻将我国社会价值、德育内容、伦理规则等内化于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明确始终保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信念。

(二)以语言交流促中华文化传承

以西班牙语为例,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大学生在毕业后将参与到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在频繁与外国人进行工作交流的同时,可以以此为契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更自然地将我国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工作体系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专业知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三)以专业能力促自我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我国所培养的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在促进中西贸易流通、文化交流中作用巨大,因此,培养具有高度职业价值认同感的小语种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在强大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小语种专业学生到小语种专业人才的转化。

二、外语教学中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的思想觉悟欠缺

部分专业教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以专业为主,将来就业也是以所学专业为根本,而公共课的学习近乎是一个附属品,可有可无,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还包含思想动态的引领、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意识形态的健全,从而导致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意识不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影响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不足

专业教师能够轻而易举的驾驭专业知识的讲授,但是对于思政理论的内容、相关时政案例、情感升华的讲授显得较为困难,与专业教师相比相差甚远,也无法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理论的教育;对于现实生活中案例,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带学生深入了解并升华情感,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欠佳。

(三)学生依专业求职目的性较强

以西班牙语班级教学为例,通过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会话,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而是要加强专业课学习,以此能够考取更高级别的西语等级证书,只有这样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才能在将来的面试中脱颖而出,才能够有机会进入更好的企业或者单位。大部分学生自动忽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三、“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的路径

针对外语教学和思政教育在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思政专业素养

高校外语课堂之所以思政理论较少,不能确保时刻进行育人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思政专业素养较为薄弱,因此,将思政理论贯穿于课堂始终,需确保专业教师具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二)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教学,在外语专业中重温我国奋斗历程,在升华情感的过程中,将西柏坡精神带入课堂,活跃专业教学内容,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用专业外语探讨有关革命内容,升华学生情感。利用外语专业知识开展红色基因的交流,确保实践教学能够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信仰培育、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课堂思政教学方式

当前高校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尤其是小语种教学,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相关语言的语法、句式等内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一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设定德育主题,利用情景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通过引入最新时政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在时政案例分析中培养道德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指导自身将来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开展中外文化研究

以外语为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往往过多的重视语言带给大家的即成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而关注学术理论的研究,开展中外文化探讨与交流,以此来进行科学文化研究,达到交流学术,促进自身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婷婷.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韩语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2).

[2]陈银翘,张爱琴.高校小语种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价值与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0(09).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读·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科技视界(2014年32期)2014-08-15 0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