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中班幼儿的生活学习实际,阐述了丰富班级环境、利用环境资源开展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幼儿;环境;互动
在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才能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在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喜欢把自己的美术作品、小制作、记录的故事儿歌等带来分享,我们就将这些作品和班级活动的作品展示出来,展览着各种作品的墙面、置物柜就成为了大家日常谈论的好去处。幼儿时常自己来看看作品,或者和同伴一块儿来,看看说说,还会开心地向我们反馈自己对曾经的成果的满意。这让我们感到,由孩子们日常生活学习生成的环境,在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影响,因此,环境的创设是一个非常符合幼儿现实经验和发展需要的教育资源,应与生活、课程、游戏相结合,吸引幼儿去欣赏、交流、探究。
一、放下焦急,走进幼儿的生活
要使环境发挥教育影响,就要了解幼儿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样的环境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预设目标暂且放下,走进幼儿的生活里看一看。
(一)放下目标,学会观察
生活中,我们会制定各类教育目标,环境创设也是如此。不妨仔细看看幼儿的生活,他们的环境是怎样的。在幼儿提供的家庭照片里,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儿童房,房间里的色彩或丰富或简洁,但都有几个可爱的毛绒玩具,也有随手可拿到的塑胶玩具、小车等,还有图书,那些图书大的很有视觉冲击力,小的则很可爱。再看看班级,孩子們也喜欢把作品一股脑地呈现出来,争先恐后地待在活动室里的展示墙上,成为大家闲时最热闹的去处。
(二)暂停教导,陪伴同行
我们意识到,我们一直装饰得整齐的墙面、美丽的作品是呈现给谁看呢?这是幼儿生活的环境,自然应由孩子来欣赏和创造于是,我们停下关于环境设置的主导,鼓励幼儿自己思考:盥洗室里贴上干净的小手,午睡室有可爱、闭上眼睛的小仙女图片,此间我们不再是教导者,而是幼儿的陪伴者。
二、学会欣赏,锤炼童趣的眼睛
(一)充实材料,鼓励创造
我们的教育思路改变了,回归到幼儿身上,体会到孩子们需要利用丰富、多元化的材料来支持环境的创设。根据课程内容,我们准备了适宜幼儿操作、交流的材料。如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运用兔子、月亮等道具进行表演;音乐活动《摘果子》、《蝴蝶采花》进行角色游戏舞蹈,随后,将道具材料的复制品、幼儿活动时的照片,和故事里人物的对话,以及幼儿根据活动情节创作的《花园》、《果园》、《折纸兔子》等美术作品呈现在展示墙,并根据幼儿的设想布置成“兔妈妈和小兔子在花园、果园里生活玩耍”的景象,营造出一片全新的、具有拓展教育意义的环境。
(二)回归自然,感受童真
有时候,幼儿的想法十分简单、直接,如在纸盒上画上几个圆圈、几根线条就是“微波炉”,用树叶和花瓣简单拼贴一下就完成创作,孩子们十分喜悦,沉浸在自主创作得成功里。我们应当看到这份童真,是最自然、最真实的艺术展现,它将促使幼儿有动力利用更多材料、进行更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环境。
三、适时协力,成为成长的朋友
优质的环境是幼儿展开互动的第一步,没有幼儿会对着不美、不丰富的环境流连忘返。在幼儿初创后,应进行有效价值的提炼,生成新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并展开积极的交流,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一)与艺术的互动
环境里的作品都是幼儿喜欢的,往往具有延伸教育价值。如油画棒画《春天》,它是诗歌教学的后续作品,幼儿柔柔在欣赏时说:“我在美术馆看见过油画的春天!太好看了!”油画是什么?孩子们很好奇,于是我们开展了油画欣赏、水粉画欣赏,并选择水粉画作为新的创作途径;孩子们还扮演起了花仙子,跳起美丽的舞蹈;扮演小树叶,唱起秋天的歌曲;有效拓展了课程广度和深度。
(二)与社会的互动
在社会活动《打电话》后,幼儿还用环境里布置的纸杯电话通话,发展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个场景成为了孩子们和想象中的“外界”沟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看见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渴望,对自己成长的憧憬。
(三)与科学的互动
孩子们大胆地把科学实验班上了展示墙,营造出一个极具科学精神和趣味性的环境。如能让小球滚动下来的贴在游戏区域墙面的“吸管迷宫”,放置在花盆下方的透明的“蚂蚁箱”,都是幼儿乐于前往交流和探索的地方。
(四)与健康的互动
幼小的孩子难挡零食的诱惑,孩子们说:糖吃多了牙疼!汉堡吃多了会胖!于是,“小餐厅”游戏打出了“低卡汉堡”、“无糖饮料”等“健康饮食”,大家把健康知识绘制成海报,张贴在餐厅,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环境赋予了幼儿丰富的视野,也打开了他们自由的想象。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我们深感有限的班级空间无法束缚幼儿活跃的思维。在这里,幼儿的精神与情感是自由的,他们能够创造新环境,也能从环境里延续和发现新的经验、兴趣,与环境互动,是幼儿成长的自发动力,也是帮助他们联接世界的新通道。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幼儿营造会说话的环境》秦旭芳 张罗斌 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7.3
[2]《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周洪宇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
[3]《幼儿与幼儿园环境对话》夏宇虹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2
[4]《幼儿园全环境支持系统课程》姚艺 霍力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