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取舍与运用

2021-06-28 00:14李龙健
下一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方法论史料高中历史

摘 要: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是了解过去人类历史的重要媒介。综合史料的特点与因素,可将史料分为实物、口碑、声像、文献四大类。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取要可信、经典、适量、多元,须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史料展示给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与探究的方法,找到开启历史殿堂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方法论;取舍与运用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是了解过去人类历史的重要媒介,是追寻历史真相的必要工具,能较为真实生动形象的反映历史的原本的面貌。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对史料进行取舍与运用,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的常态,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节高效地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史料概述与分类

(一)史料概述。史料是指可以做为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材料的人、事、物。史料的分类与形式非常广泛,没有一定的标准、形式,某事物是否为史料、或其史料的高低,通常由历史学家根据其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二)史料分类。史料依据各种不同的具体标准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别。笔者较赞同赵兴彬先生对史料的分类方法。他认为,史料分类不宜采取单一标准作为依据,而应结合史料的来源、内容特点,载体质料与形式等多种因素进行划分类型。[1]又因史料在整体上具有庞杂性,在局部上呈现有限性,在内容上有部分真实性等复杂特点,据此把全部的史料可分为实物、口碑、声像、文献四大类。

实物史料是指过去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无文字或含微量文字的实物,即过去人类活动的遗存。口碑史料是指人们对往事的口述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声像史料是指人们通过影音技术对新旧史料进行记录、存储、复制、传播、检索而形成的史料类型。文献史料是“记录有信息可作为存贮、利用或传递的过程中一个单元处理的人工固态附载物。”[2] 按文献所含的内容信息(主体)的时代性为标准,把其划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按文献的符号系统、记录系统、载体的组合等(客体)特征,把其分为: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电子多媒体6类。

二、选取好史料,营造历史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选取好的史料是我们营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种类繁多的史料,只有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学目标且符合学生水平的史料,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准确、规范的选取史料,史料选择遵循科学性原则。一是要可信,“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准则,所以选取的史料一定要真实可信。二是要经典,面对纷繁的史料,要按照教学的基本内容、史料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严格地选取。要选取最关键最能够反映历史真相及其本质特点的史料运用于课堂,应该注意和把握史料与课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要适量,鉴于教学受到课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选取的史料要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教学重难点有机联结,还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接纳能力及已有的知识储备选取史料,非“越多越好”。四要多元,即史料的种类与用途要多元,除文字和图片,也可适当挑取声像、实物等,可用来对比、启思、增趣、设疑等。此外,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料。教材中的史料一般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盲目堆砌课外资料的做法不可取。

三、利用好史料,释疑解惑,培育历史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要利用好史料,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将选取好的史料展示给学生,二是如何依据学习的需要,根据选择的史料设计好问题。

史料引入或展示的时机一般选择在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处,教材中可能存在争议的地方,能到规律性认识或结论处,对现实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地方。对课外的史料展示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选取好的史料,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二是由教师或某位指定的学生朗读选好的史料,此种方式适合较简短的补充性史料,易于操作,有利于教学互动;三是课前将选取好的史料编印成小册,以资料的形式发给学生,这种展示方式适合史料较长较多时运用,但成本较高。对于史料的展示,应当依史料的数量、性质、意义等,选择适宜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进行引入。

在历史学习与探究过程中,问题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与过程。因此,历史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一要目标明确,表达准确,科学设问,让学生能清楚的读懂问题,对所采用的史料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知。二要能开拓视野,在对史料内容进行深挖的基础上,产生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究性问题,发展学生发现、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提供一个更为开阔、宏观、辩证的视野。三要难度适当,问题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通过自己的一定努力思考后,能获得答案,使其能享受到获取知识的愉悦。四要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设计问题时,要让学生不为惯性思维所约束,能灵活地变换思维方式与角度,突破传统史学思维范式,对传统的一些观点与结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历史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获得一种对历史的新的认知。

总的说来,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取舍与运用问题的解决,应当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方法,把知识转化为人格,这是教育的新命题。”[3]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持续改善、不断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与探究的方法,找到开启历史殿堂大门的钥匙,这才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兴彬.史料分类与文献分类[J].泰山学院学报.2004,(5).

[2]倪波.文献学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袁振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上海教育.2016,(1):73.

作者简介:

李龙健(1991-)男,汉族,江西赣州市人,历史学硕士,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客家与区域社会史。

猜你喜欢
方法论史料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