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既能够良好的接受课堂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成为了当前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四方面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学校和小学数学教师在现阶段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落实的重视,只有教师自身重视了创新教育,才能向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促进学生建立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一、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校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授课,但是,在我国目前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视,这就使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以往的教学方式转变过来,教师可以在当前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的环节以及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注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创造性的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将课堂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群言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具有高度积极性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不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限制,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各种知识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形成一个不设限制的思维创想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良好氛围创设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師还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树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将传统课堂中教师单方面的输入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提问,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思维开拓的基础上,勇于向教师提出自己对数学问题不同的看法,以及解题的不同思路,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推动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自己归纳和“发明”的一些规律和方法用其自己的名字进行命名,并张贴在班级荣誉墙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创新的动力,让他们能够勇于创新。
三、挖掘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数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负责,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个性品质,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时告诉学生,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解决,要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答方式,以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堂,可以布置课堂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对比2/5和5/9的大小。在对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时,一般教师都会教授学生将分母化成相同的数字后,进行大小的比较;在教师布置这个任务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并设定讨论的时间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先提出创新方法,激发大家踊跃探讨创新的积极性。在讨论过后,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提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将分数的分子进行同化,来进行比较;有些学生想到了用“一半”作为参考的数值进行比较,认为2/5还不到一半,但是5/9却大于一半,从而得出创新的解决方法。
四、适时进行鼓励,提高创新意识
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都存在着一定竞争意识,同时还都渴望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得到家人和教师的表扬,这种渴望表扬的需求非常的旺盛,这就是推动小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的最好助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采取学生自己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充分的肯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在表扬鼓励的动力下,持续保持自身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师向学生讲解“用9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小花坛,怎样能使花坛的面积最大?”这一习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段长9米的绳子和软尺,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际的操作,当学生一起协作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之后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的面积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得出面积最大的答案。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的鼓励教学能够让学生更能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促使学生创新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视,这就使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小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小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科学咨询,2020,000(023):154.
[2]同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321.
[3]蒋铁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00(009):P.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