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梅的音乐家”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2021-06-28 08:45张宝华
音乐探索 2021年1期

摘 要:温德青的儿童室内歌剧《布莱梅的音乐家》在音乐风格、教学欣赏等层面为师范类本科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接触20世纪音乐的优质范本。首先从儿童歌剧百年简要回顾入手,论述了儿童歌剧对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随后以《布莱梅的音乐家》为教学案例,分别从音色-音响空间、主导动机与戏剧结构的功能意义、人声与乐队协同合作的关系,以及现代和声在儿童歌剧中的传承融合等方面阐释温德青的音乐教育理念,拟阐明如何在作曲理论四大件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现代音乐融入教学改革中,使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接触后调性或无调性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既能够接受并理解,又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學以致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儿童室内歌剧;理论作曲学科;《布莱梅的音乐家》

中图分类号:J6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1)01 - 0080 - 10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1.01.007

2019年7月10日,温德青教授在“我的理想歌剧”讲座①中,向大家介绍了他2008—2009年创作的童话室内歌剧《布莱梅的音乐家》②(以下简称“《布莱梅》”)。“让儿童喜爱并接受现代音乐”是这部歌剧的创作初衷。作曲家认为,儿童接触“现代音乐”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歌剧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融音乐(声乐和器乐)、舞蹈、戏剧、表演、文学(寓言或童话)、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人文学科、学理于其中。歌剧不仅适合成人观看,学校儿童甚至学前儿童都可以从儿童歌剧中获得不同的受教内容。无论对于儿童的音乐启蒙还是整体素质教育,儿童歌剧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温德青对于儿童歌剧《布莱梅》的创作初衷是好的。近百年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歌剧可谓屈指可数。进入21世纪,像温德青这样以“现代音乐”风格创作的儿童歌剧,不仅在中国,就是放眼全球,数量也不多。人们不禁要问,在近百年学校儿童教育中所缺失的歌剧项目,从无到有尚且需要时间,从传统到现代是否更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和积累过程?虽然中国歌剧的发端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①,但直至今日,在中国也未见有影响力超过黎锦晖近百年前创作的儿童舞台音乐者。《布莱梅》对于中国儿童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可接受性暂且不说,对于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们,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且愿意将其作为今后的教学案例付诸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进一步追问至大学理论作曲专业的教师们,有多少人愿意从作曲、和声、复调、配器和音乐结构的理论作曲“综合分析”角度,将罗西尼的《灰姑娘》、莫扎特的《魔笛》、拉威尔的《孩子与魔法》、布里顿的《诺亚的洪水》和温德青的《布莱梅》介绍给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带着以上几点疑问,笔者希望以作曲家创作《布莱梅》的初衷和理论依据为着眼点,在强调儿童歌剧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对于如何在目前音乐教育学科改革的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拉近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以及解决歌剧与现代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断层化缺失等问题,本文亦有所涉及。

一、儿童歌剧在中国的百年剪影

早在1921年,黎锦晖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在河南开封首演后,“赞者蜂起、好评如潮,各地各校争相搬演,少儿及成人观众不计其数。在后来数十年中,该剧不仅被公认为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的上品,亦被诸多史家认定为中国歌剧艺术的开山之作”②。除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2部儿童歌舞剧外,黎锦晖在同时期还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其中以《老虎叫门》为发端,以《可怜的秋香》为代表。“《可怜的秋香》自问世那天起,即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及各地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的强烈喜爱,成为课堂上和业余音乐生活中久演不衰、常演常新的经典曲目。”③ 周大风先生曾撰文提到,“《可怜的秋香》(还包括《小小画家》等几十种教育作品)曾经长期地教育过我,感动过我……特别是对于启蒙时期的儿童,正不知有多多少少像我这样的人,曾经得到过美育的哺育。莫看是一支短小的歌曲,它的力量有时是巨大的,并且影响是深远的”④ 。直至今日,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及歌舞表演曲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及学前儿童教育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黎氏儿童音乐创作之所以在创作之初便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且对中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影响如此深远,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5点。

首先是目的明确,即以儿童美育教育为根本,以唱歌入手推广国语(普通话),以儿童的视角折射社会典型现象。在以拟人手法将动物和植物人格化的基础上,启发孩子们对故事深层哲理的思考并激发幻想潜质,丰富儿童知识架构,唤醒美育教育。

其次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抓住时代进程中的命脉,在作品深深吸引儿童的同时,得到了广大儿童家长的支持。作为“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代表人物,黎锦晖在儿童舞台音乐中深深植入了爱国民主思想的种子。虽然像儿童歌舞剧《最后的胜利》结尾处《救国歌》那样直接体现爱国情怀的歌曲在同类作品中寥寥无几,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儿童的束缚、提倡新文化教育、培育新型儿童独立自主精神风貌的教育理念,几乎浸润在每部儿童音乐作品中。

再次是中西合璧、兼收并蓄、雅俗共赏、博采众长的创作理念。将民间曲调及戏曲艺术的深厚传统与西方歌剧的舞台表演形式和先进经验相融合。黎锦晖对中国新型音乐戏剧的艺术道路的探索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成功,还在中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百年发展之路上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第四,担任与儿童音乐教育相关的行政职务①、创办适合儿童及家长阅读的宣传舆论导向的刊物②、创立文艺演出团体③ 和创办儿童音乐教育机构④ 的四管齐下,使得黎锦晖儿童音乐作品的传播及儿童音乐教育理念的推广犹如一艘“巨轮”,扬帆远航。

最后,黎锦晖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的专著性总结⑤,也是其儿童歌舞剧及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影响至今的重要基石。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黎锦晖为中国近代儿童戏剧音乐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总结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另外还有一些音乐家从事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如叶圣陶作词、何笑明作曲的儿童歌舞剧《蜜蜂》(1923),沈醉了编著的教育小歌剧《面包》(1929),邱望湘等创作的《天鹅歌剧》 (1927)、《傻田鸡》  《恶蜜蜂》(1931)等等⑥。这些作品对于中国儿童音乐教育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949年后,有关儿童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用“断层”来形容。国内以“儿童剧”涵盖了儿童话剧、儿童音乐剧,儿童歌唱剧、儿童清唱剧和儿童歌剧等舞台戏剧形式。《辞海》中也将儿童剧定义为“主要供少年儿童观看的戏剧,它具有形式活泼,故事有趣,情节富于变化,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知识水平的特点”⑦。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部儿童歌剧《闪光的心灵》(肖义璞作曲)获得“首届全国儿童观摩演出”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

1993年,郑州市“少儿歌剧团”成立,1996年首演了儿童歌剧《鸡毛信》⑧。尽管该剧团得到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且目前国内也仅此一家儿童歌剧剧团,但其出品的剧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缺乏专业水准,因此在国内的影响力甚微。在未来市场化经济和美育教育快速提升的背景下,这种地方政府扶持的儿童歌剧团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对于全面提升儿童素质、配合学校美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另外, 21世纪初至今,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文联连续举办的“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上演了新兴的音乐剧如《寒号鸟》《月光摇篮曲》《想变蜜蜂的孩子》《小小聂耳》、音乐童话剧 《滴滴和响雷》①、童话京剧 《孔雀翎》②等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有着一定的艺术水准,其中也有近似于歌剧的戏剧化表现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精品化的过程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2012年10月27日,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独幕儿童歌剧《诺亚的洪水》③(又名《诺亚方舟》)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隆重上演。这是布里顿儿童歌剧首次完整地登陆中国,面向中国小朋友免费公益观看。演出地点是北京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厅,乐队伴奏由北京八中“金帆交响乐团”在中国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奏员带领下完成。将这次演出视为近现代中国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上的一次“大事件”应该不为过。2013年,《诺亚的洪水》又再次在上海陆家嘴中心绿地“篷房音乐厅”上演。此次演出由杭州爱乐乐团、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管弦乐团以及春天少年合唱团共同完成。引进国外专业作曲家的经典儿童歌剧,对提升国内原创儿童歌剧的品质和专业化制作团队将目光投向儿童歌剧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

2015年起,国家大剧院开始关注儿童歌剧领域的探索和精品打造。2015年11月12日,由莫凡编剧、作曲的儿童歌剧《渔公与金鱼》公演,该剧取材于普希金长篇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国家大剧院“儿童歌剧重点扶持项目”的开山之作;2016年12月22日至28日,儿童歌剧《阿凡提》(编剧:韩剑光、作曲:印倩文)连演6场;2018年3月9日至14日,根据格林兄弟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编剧:蔡佳函;作曲:蔡东真;指挥:斯蒂芬)改编的同名儿童歌剧首演;2018年12月22日,根据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创作的经典童话改编的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作曲:张艺馨,导演:王炳燃),在大剧院十一周年“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当天首演,依然以公益形式对儿童观众开放6场演出。

2016—2018年,广州大剧院歌剧厅连续3年引进国外知名童声合唱团上演拉威尔作曲的独幕儿童歌剧《孩子与魔法》(又名《顽童惊梦》)。从场场爆满和多次引进相同作曲家的作品来看,国内儿童音乐作品,尤其是高质量的儿童歌剧作品是十分匮乏的。市场需要是国家大剧院近两年先后筹备了近十部儿童歌剧剧本并且正在紧锣密鼓地委约专业作曲家进行音乐创作的主要原因。优秀的中外儿童歌剧仍然“奇货可居”。

以上仅简要列举了国内儿童歌剧的创作及市场需求近况,尽管有关国外作曲家创作的儿童歌剧在中国演出的信息很可能遗漏,但其凤毛麟角的状态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儿童歌剧市场的需求突飞猛进,不仅需要20世纪20年代那样大量的优秀儿童舞台音乐来支持儿童美育教育,更需要像黎锦晖、邱望湘这样集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舞台音乐创作于一身的音乐教育家。但创作需要时间,优秀剧目的沉淀、推广、普及和深入人心更需要时间。也正因如此,从笔者个人角度来讲,瑞士籍华人作曲家溫德青创作的儿童歌剧《布莱梅》才不应该被遗漏。尽管它还没有在中国公演,尽管现代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还不现实;但是从作曲家的创作初衷来讲,作品中所蕴含的20世纪现代音乐的大量知识点是和中国未来的学校儿童教育息息相关的,这部作品最起码应该为高校理论作曲专业的同行所了解。虽然就现在国内音乐教育的现状大谈“现代音乐”的重要意义并不现实,但从高校理论作曲学科的角度,在老师们的教学研讨、针对本科生的理论作曲学科艺术实践课程,以及现代儿童歌剧经典剧目的专家讲堂中,《布莱梅》是有价值的案例之一。

二、理论作曲学科多角度下《布莱梅》的预案

两幕童话歌剧《布莱梅》在中国尚未首演①。其在国外演出发行的视频版本是法语歌词,但不用担心儿童因此而不理解剧情,因为这个故事对于小朋友来讲十分熟悉,再加之附带中文剧本,儿童可以很好地参与到歌剧演出中。另外,该剧改编自格林兄弟的同名经典童话故事,目前国内有关该故事的不同版本的童话故事书、彩色绘本及有声读物多达近百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冀教版),该童话被选编为三年级上册(第22课)的必读课文。对《布莱梅》进行小乐队配器、和声、多声部音乐的分析(复调)、戏剧音乐结构(音乐结构)和作曲技法的综合分析不仅有助于大家从专业领域进一步了解《布莱梅》,更希望温德青有关“歌剧应该从儿童抓起、现代音乐是儿童音乐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理念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此处简要对剧情加以说明。第一幕讲述了驴、狗、猫和公鸡为人类辛勤劳作一生,因为上了年纪而遭遇主人的冷落、驱逐和宰杀,所幸“他们”都平安逃脱。第二幕讲述了动物们决定前往传说中的“自由天堂”布莱梅去当自食其力的音乐家。在途中他们历尽艰辛和磨难,当途经一间森林小屋时,吓跑了正在里面享乐的强盗们,从此赢得了栖息之地。原故事属于青少年励志题材,说明了驴、狗、猫和公鸡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终成正果的道理。作曲家深化了原故事的励志主题,在原有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寓意基础上,赋予剧本“居有定所,老有所养”的儒家理想,折射出作者对儿童应从小就对老弱群体有所关爱的期冀。

(一)从音色的角色指向到音响空间的气氛营造

音色不仅指常规乐器的音色,也包括非常规乐器和人声(歌剧演员)的音色。《布莱梅》中的常规乐器有双簧管、单簧管(B)、次中音萨克斯管(B)、 小号(C)、长号、打击乐(爵士鼓、颤音琴、中国镲)和低音提琴;非常规乐器包括水晶杯(音高不同)、装有水的瓶子、筷子(勺子);人声包括女中音(猫)、男高音(公鸡)、男中音(狗)、男低音(驴)、男中音(强盗“独眼龙”/由乐队演奏员长号担任)。

室内歌剧中小乐队编制的组合形式没有一定之规,可依据戏剧情节发展及角色需要进行相对自由的组合,这与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中乐器对应动物角色的做法相类似②。如 《布莱梅》中的长号音色指向角色驴,小号音色对应着狗,双簧管音色与猫对应,单簧管音色对应着公鸡。但区别在于,除了具体音色与角色之间的正向指代作用,作曲家还将“音乐家”们去布莱梅城后演奏的乐器进行了反身指代,即拟人化的4只动物逃出主人的魔爪后,去布莱梅城所演奏的乐器也正是角色指代乐器。

从小乐队配器的角度来看,现代室内乐队编制中除了萨克斯管和打击乐器在课程中会一带而过,其他乐器都是课程范围内需要重点讲解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学生从配器角度进行分析。

1.声乐与器乐的关系,除了传统音乐中互为依托的旋律和伴奏关系,抑或艺术歌曲中水乳交融、互为依存的关系外,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可提示学生们从戏剧情境、人物冲突、语言风格和音响情境的模拟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2.传统乐器或人声的音色开发,传统(古典)音乐中的配器思维,强调的是乐器较好音域音区的组合形式,而《布莱梅》在此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符合戏劇发展的需要,既能够表现戏剧主人公内心矛盾,又能够符合儿童心理预期的戏剧动作的“个性化音色挖掘”。可提示学生从乐器非常规音色和特殊演奏法的角度入手,从音响和总谱中找到具体的几处例证。

3.各种音色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响空间。对于戏剧来讲,不同剧情由于人物情绪及戏剧矛盾冲突的变化,音响空间也不同,那什么是音响的空间?音响空间与戏剧气氛的营造怎么体现出来的?提示学生: 1.找到乐队全奏的两处位置(具体的幕、场或小节数范围),描述其具体的戏剧气氛(热烈、紧张、恐惧或焦虑等);2.找出最吸引“你”的2~3处人声段落,描述吸引“你”的原因及此时不同乐器组合与人声的关系;3.找到“独眼龙”(强盗)的人生段落,论述其音响空间的特点。

4.举例分析不同织体形态对于音响紧张度和戏剧氛围变化的影响。

5.节奏(爵士节奏)对于配器风格及音乐气氛的影响。

6.找到非常规乐器演奏的段落,简单说明其音响意义;列举几处特殊演奏法对于气氛营造的意义;等等。

(二)从主导动机到戏剧与音乐结构的布控

从贝多芬的“命运动机”到韦伯和柏辽兹的“固定乐思”,从李斯特的“主题变形”到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对这些承载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专有名词及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不仅应在西方音乐史与作品赏析等高师课程中有所体现,在作品分析及小乐队配器等理论作曲学科息息相关的课程中,也应对学生们有所关照。

温德青对《布莱梅》中的4个动物采用“拟声化”的主导动机(见谱例1),不仅具有人声器乐化和角色符号化的作用,对于两幕音乐结构的进一步细分亦有着音乐与戏剧结构布局的重要作用。

两幕中的标题结构如下(括号内数字对应总谱页码):

第一幕

1.开场(4)

2.吭!嗨!(8)

3.哗!哗!哗!(20)

4.亲爱的女士(35)

5.喔喔喔! (48)

6.间奏曲 Ⅰ(64)

7.喂!男孩们(68)

第二幕

8.帷幕拉开(79)

9.尊敬的(驴)大哥(84)

10.吭!嗨!吭!嗨!(94)

11.间奏曲 Ⅱ(100)

12.为我们举杯(110)

13.喵!啊喵!(117)

14.午夜过去了,一片祥和(125)

15.火炭还热着呢(谚语,比喻情况仍然危急)(138)

16.向……向您汇报,首长!(148)

17.喔喔喔!喔喔喔! (雄鸡啼声) (161)

18.结束曲(175)

从戏剧及音乐的结构角度来看谱例1中4个动物的拟声化动机在全曲有着重要的结构意义。从第一幕中驴先出场的唱段,到随后依次出场的狗、猫、公鸡,他们在唱段前后都会有拟声化动机出现。直至4个主要角色分别有独立唱段呈现后,单独的4个主导动机变为四重唱主导动机,在随后的重要结构划分位置均会出现,见图1。

根据以上提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在总谱中画出4个主要角色单独的“主导动机”及具有结构划分意义的四重唱主导动机,画出结构图示的初级轮廓;

2.根据第1点中所画出的单独主导动机和四重唱主导动机,进一步划分重唱及合唱的段落位置(标明页码及小节数),将分析结果填充到第1点中的“初级轮廓”图示中(可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3.分析总谱第23页第105 —134小节狗唱段的句法结构(个案段落分析),指明该唱段的具体调式;

4.用文字说明的形式,简要论述主导动机在作品两幕中的区别,并进一步针对第1、第2点画出的结构图示进行简要论述。

(三)从声部间的衔接、并存关系到人声与乐队间的协同合作

有关多声部音乐分析能力的培养,在高师理论课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合唱及歌舞剧、音乐剧和歌剧的表演,都存在多个声部及多个角色间的协同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声部间基本的衔接及并存关系的分析判断。另外,歌剧音乐多声部音乐间的层次结构,以及人声与乐队的同步或异步关系,都对戏剧及音乐的理解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由于分析对象是以20世纪音乐语言为主要创作手法,所以应提示学生在传统复调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20世纪音乐中的一些异于传统复调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手段。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总谱中第27页第125 —179小节中有着明显的多声部“节奏对位”的现代复调手法,找出该段落中相同节奏形态的声部有几组(几个层次);

2.分析第二幕第8曲“帷幕拉开”中,第415 — 424小节萨克斯、小号和长号、双簧管和单簧管五个声部主题开始的内在关系;

3.简要说明第二幕第9曲“尊敬的(驴)大哥”中第476 — 481小节,人声与器乐声部依次进入的复调特征。

(四)现代音乐和声语言的传承、发展与融合关系

《布莱梅》的和声语言并非与传统和声语言完全隔绝,“融合”是这部作品和声语言的首要特征。通过非功能性的和弦结构、部分声乐唱段的调性特征与乐队多声部的多调性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音乐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有着和声语言风格的综合化表现形式。分析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醒学生从和声角度切入。

1.指出4个角色拟人化动机的相同“核心音程”;

2.歌唱并分析第一幕第4曲“亲爱的女士”中第191 — 197小节的男低音(驴)唱句的旋律调性,第197 — 101小节单簧管和双管的调式;

3.找出总谱中的低音提琴演奏的循环低音——下行合成音阶,分析其合成音阶的组成部分,并列举3处其他器乐声部出现该音阶的位置;

4.分析第一幕第5曲“喔喔喔”结尾处第315 — 334小节的平行和音音程构成特点。

三、高校理論作曲学科的融合之路

第二部分对《布莱梅》的理论作曲学科的综合分析预案主要是针对高校本科师范类专业学生设计的,可以说该预案是孤立的、理想化的。之所以说它孤立,是因为综合分析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推进并不顺利,即使有此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曲目安排上也不会涉及儿童舞台音乐的综合分析,儿童歌剧自然也包括在内。之所以说它理想化,是因为国内中小学生接触儿童音乐剧、舞剧和歌剧还仅仅停留在剧院观赏的群体美育范畴,而这种可供剧院观赏的优秀剧目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中都一剧难求,更别提一些二线或三线城市了。那么温德青先生创作《布莱梅》的初衷——“让儿童喜爱并接受现代音乐”——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笔者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有些高校音乐理论教育的专家、学者可能会认为现代儿童歌剧离我们很遥远,它综合度极强的艺术形式并不适合儿童音乐教育。就目前中国国民素质和儿童音乐教育的水平来看,情况可能确实如此。即使是综合类大学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对中外经典歌剧达到“欣赏”程度者都不多见,更何况中小学生。本文讨论的关键问题其实并不在于中国歌剧发展的过程、风格、体裁和题材等方面,至于何种风格的歌剧更容易被中小学生所接受这样的话题也可以暂且不提,如何引导未来的中小学老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及研究生,从作曲理论综合分析的层面,对儿童舞台音乐加以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的综合角度进行分析才是写作本文的主旨。当然,这并不等同于要求师范类学生按照作曲系理论课程进行报告式分析的过程,它的终极指向是以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理念与实践的“未来音乐教育”为出发点,扩大音乐教育专业作曲理论学科综合分析的边界。从音乐教学法来讲,目前国内盛行的世界三大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是“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从这段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丰富的艺术世界和老师的引导。

奥尔夫教学法近年来风靡中国,类似于“本土化改造”的口号声不绝于耳,但笔者认为无论如何改都应为我所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核心理念——综合艺术教育前提下的声音感知——值得珍视。但怎样综合?这是衡量未来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高校理论作曲教师如何帮助未来的儿童音乐教师提升综合能力,帮助他们给儿童们提供“丰富的艺术世界”?首先是高校理论作曲学科教师们完成“老师的引导”这一神圣职责,这是高校理论作曲学科融合之路的开端;随后才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进一步去完成“老师的引导”——直面中小学音乐教育。

基于此,笔者认为理论作曲学科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之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各学科基础知识讲授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学科间教学案例分析的重点作品(包括钢琴、室内乐、管弦乐作品和儿童舞台音乐作品)的沟通融汇要彼此呼应、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切实体现;

2.重视综合理论分析所选实例的世界性、民族性和综合艺术含量,各理论专业教师要始终本着以优先面对“未来儿童音乐教师”的培养方案为主,不能偏离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

3.理论作曲专业教师在加强个人本专业(作曲及四大件)业务能力的同时,必须对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教法、教育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哲学等作曲理论以外的教育类课程有所了解,高校也应该组织类似培训课程或专家讲座共享,这些课程是作曲理论学科教师直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

4.发挥作曲理论教师的创作才能,鼓励创作高质量的、易于传唱的、适合儿童说唱的歌曲及歌舞表演作品,同时也要推进多重风格的儿童歌舞剧及儿童歌剧等具有“综合艺术形式”的儿童舞台音乐,这是走进《布莱梅》必不可少的积累过程;

5.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综合分析类课程,可由几位作曲理论教师针对经典舞台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歌剧的发端,但在1949年后的60年内几乎没有传承、发展和创新。在最近十年内,国内有少量的儿童戏剧作品可作为课堂分析案例引导大学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如国家大剧院在2015—2018年之间推出的4部儿童歌剧,都是小型乐队编制,且创作团队都是由专业编剧和青年作曲家组成。尽管其经典程度有待于时间检验,但这些依旧不够。作曲理论综合分析类课程的设置需要按照中西方历史发展脉络循序渐进的曲目积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要重视“综合艺术形式”认知类课程之间的联动效应,如中西方音乐史中涉及戏曲、说唱、地方戏剧、音乐剧、歌唱剧、歌舞剧、歌剧等有着综合艺术特征的作品,是世界三大教学体系“中国化”改造最理想的“试验田”。

结语“布莱梅的音乐家”离我们并不遥远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国家具有明确的指导方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有效促进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确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适应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对公民素质提出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学校拥有的现实教育资源及可期达到的教学水平。”① 对高校音乐教育理论课程来讲,本土化、民族化与世界化的音乐语言之间不是决然割裂、相恨相杀的,它们应该彼此依存、共荣共生。《布莱梅》走进中小学校园,目前来看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但走向中国儿童音乐市场,在国内首演,相信不会太久;而走进高师理论作曲综合分析的课堂,笔者认为并不困难。中小学音乐教师对现代儿童歌剧先睹为快,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进他们对现代音乐的了解,同时与课堂所学传统四大件的传统基础知识加以比较,亲身感受华人作曲家创作的全球首部现代儿童歌剧。温德青说,《布莱梅》创作是基于两点原则:一是歌唱是儿童最早接触音乐的媒介——歌曲是歌剧的细胞组织之一;二是歌剧中具有情节叙事内容的“童话故事”是戏剧的基本元素,每一位小朋友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故事”。

近40年来,中国高校理论作曲学科的改革进程从未间断,对作曲理论学科四大件的整合方案及相关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如何使理论教学的改革成果真切落实到音乐教育学本科和硕士的具体教学内容中,再由这些走出高校学府的未来儿童音乐教师把所学知识惠及中国儿童音乐教育?这一过程还需要时间。理论作曲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交叉融合,对“古典音乐”各个时期的作品综合分析实践是理论学科整合改革的“试金石”。从温德青《布莱梅》的创作初衷和写作原则讲,最起码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它,因为理论作曲学科内部可以通过这部作品“深挖”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已有成果并进行未来规划。另外,在深挖的基础上,也应具备灵动多变的“广植”思路——因高校教师团队整体师资能力而灵动,因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教学传统和特色而灵动,寻求有整体理论高度的“尖刀”学科的引领作用。

王安国教授说得十分深刻:“人們常用‘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比喻,形象解读教师广博的知识储备与教学中自如、有效、有限应用的关系。”① 如果要想给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碗水”,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需有一缸水。笔者认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在本科或硕士阶段的学习过程,就是每一科教师对着缸源源不断的注入过程。

或许本文分析《布莱梅》的预案过于理想主义,但理想并不是空想,暂时的孤立并不代表未来中国儿童的音乐美育教育依旧和今天一样“孤立无援”。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2020-10-19

作者简介:张宝华(1982— ),男,博士,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辽宁沈阳 110818)。

① 该讲座是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歌剧理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中诸多讲座的一部分。

② 该剧于2011年2月12日由“瑞士新音乐团”(Nouvel Ensemble Contemporain)在瑞士瓦莱现代音乐节“蓝色时间”剧院进行了首演。

① 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先后创作了《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对中国近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② 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第14页。

③ 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第11页。

④ 周大风:《 “可怜的秋香”给人以力量——美育问题点滴》,《人民音乐》1981年第1期,第27页。

① 1921年春,黎锦晖担任上海中华书局小学国语教材的编写工作,后又兼任当时教育部“国语读音统一会”的教务主任、校长。

② 1922年,黎锦晖创办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该刊物在中国近现代文化界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

③ 1922年,黎锦晖创办“明月音乐会”演出通俗儿童歌舞节目,1929年更名为“明月歌舞剧社”。

④ 1927年,在“明月音乐会”的基础上创办中国近现代第一家专门培养歌舞表演人才的教育机构。

⑤ 1932年12月,由大众书局出版社出版了黎锦晖撰写的《幼儿园音乐课本教材及教法》。该书的详情介绍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性影响,详见石建宇:《幼儿音乐课本内容的“中国化”——黎锦晖〈幼稚园音乐课本教材及教法〉解读》,《人民音乐》2013年第3期,第58~61页。

⑥ 有关邱望湘儿童歌舞剧创作的详尽分析可参见舒燕硕士论文《邱望湘儿童歌舞剧的音乐创作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9。

⑦ 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第 11 分册·艺术》(试行本),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1,第 42页。

⑧ 该剧剧本改编自同名电影文学剧本,1996年首演于河南郑州,2002年8月在哈尔滨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为业界同行所知。

① 2005年优秀剧目,编剧武亚军、吴玉中,导演王炳然,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演出。

② 2005年优秀剧目,编剧施小琴,导演翁国生,浙江京剧团演出。

③ 布里顿为儿童(室内)歌剧题材在世界领域内做出了杰出贡献,除了《诺亚的洪水》外,还有《金色的虚空》《小小清洁夫》。

① 2011年2月6、8、9、10日連续四晚,二幕歌剧《布莱梅的音乐家》在瑞士成功世界首演,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了场场爆满的票房。

② 《彼得与狼》中,长笛代表轻快活泼的小鸟,单簧管象征着猫的机警,双簧管模仿鸭子走路时蹒跚摇晃的步态,弦乐主题象征少先队员彼得机智勇敢、积极乐观的主题,大管音色象征着爷爷,圆号音色刻画狼的凶险、恶毒的嘴脸,定音鼓和大鼓模仿枪声,用以预示猎人的出场。

① 王安国:《学科·热点·人才——“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发言稿》,《中国音乐教育》2019年第1期,第7~8页。

① 王安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突破——“201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点评会的发言》,《中国音乐教育》2020年第4期,第7页 。

A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Wen Deqings

Childrens Chamber Opera Cre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ies

ZHANG Baohua

Abstract: Wen Deqings childrens chamber opera The Musicians of Bremen provides a high-quality model for undergraduate music education in normal schools in terms of music style and teaching appreciation.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a brief review of childrens operas over a century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t in aesthetic education bot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n, using The Musicians of Bremen as a case, they explained timbre-sound space, the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rama 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the bands collaboration, and the dramatic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harmony in childrens opera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 how to further integrate modern music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

Keywords: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hildrens chamber opera,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course, The Musicians of Bre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