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实验条件差的短板寻求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

2021-06-28 10:08杨文杰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短板教学现状高中化学

杨文杰

摘 要:化学实验是学生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甘肃省镇原县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究跨过实验条件差的短板,寻求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的策略:自制学具进行化学实验,以生活小实验替代课本实验,积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现状;短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20-02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而化学实验是学生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甘肃省镇原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究跨过实验条件差的短板,寻求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的策略。

一、甘肃省镇原县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解镇原县各乡镇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笔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问卷由四个问题构成。(1)做过几次演示实验?都是什么内容的实验?(2)做过几次动手实验?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收获?(3)初中的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学习有何影响?(4)化学实验对你目前的化学学习有何积极作用?

调查结束后,笔者对学生反馈的各乡镇的化学实验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总,汇总内容如下。(1)演示实验相对较全面,但都是学生实验教师做。(2)学生动手进行化学实验的概率几乎为零,被调查的学生有超过90%的没有亲手做过实验。(3)化学的多彩和神奇之处并未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是一些可展现化学学科魅力的化学实验,如铁树开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化学实验,都未做。(4)实验多以定性实验为主,几乎没有定量实验。即注重现象,只要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就得出实验结论,极少涉及定量实验,而定量实验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追求精准的科学精神。(5)实验现象和实验注意事项没能达到预期。这是因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步骤掌握得不扎实,对实验仪器不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混乱。

二、跨过实验条件差的短板,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1.自制学具进行化学实验

基于部分学校存在的化學实验条件差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常见物品制作教具进行化学实验,并拍照、录制视频上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常见晶体模型及晶胞计算”之后,笔者安排了动手实验内容——晶胞模型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意识。具体要求如下。(1)用身边的物品制作金刚石晶胞、氯化铜晶胞,并制作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2)计算晶胞的参数,总结四种堆积方式晶胞密度的计算关系式。(3)完成后拍照片以作业形式上传。

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大多数晶胞模型都是用橡皮泥或小木棒做的,其中一个学生用玉米秸秆扎制的金刚石晶胞模型非常漂亮,有的学生将晶胞不同位置的原子染成不同的颜色,整个晶胞结构看起来非常精致,位置清晰。通过这些自制的晶胞模型,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原子所在的位置,还能熟练掌握晶胞参数和晶胞密度的计算。更有意义的是,学生通过自制学具进行化学实验,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收获到成就感,对化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2.以生活小实验替代课本实验

以生活小实验替代课本实验重在强调学生的体验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应用价值的认知。考虑到生活中缺少准确的称量工具,所以选取的化学小实验以定性实验为主,只要有明显现象就证明化学小实验成功了。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自选一个感兴趣的、可行的化学小实验进行操作。从实验题目的确定到选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录制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总结,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并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有的学生专门设置一个黑色的背景板,拍摄的视频非常清晰,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过程中,学生所用的物品全部来源于身边,有不同形状的水杯、罐头瓶,甚至小到一个发卡。而学生做得最好的几个生活小实验分别是碳酸钠和醋酸反应小实验、蜡烛燃烧小实验、铝纸魔术小实验、水杯魔术小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备小实验。

3.根据教学内容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基于化学实验开展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而不是拘泥单一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课堂导入内容: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化学反应的速度是不同的,有的反应瞬间完成,有的反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我们能否有效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使食物变质更慢,使工业生产中的某些反应更快?然后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讨论实验结论。学生以生活常见物品开展的生活小实验,其实验现象无法和学校实验室相比,但同样可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化学的部分实验,如粗盐的提纯、氢气的制备、萃取等,既能训练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如水的沸腾、醋酸的使用、酿酒工艺等,探究其中的实验原理,掌握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例如,粗盐提纯实验分别涉及溶解的操作方法、过滤的操作方法(一贴二低三靠)、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使用,蒸发时机的掌握)、天平的使用、数据处理(产率的计算)等,教师可以发掘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夯实实验操作技能。

三、改进生活小实验的措施

1.注重生活体验

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家庭小实验的细节,让学生在学校实验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足够的实验体验。例如,可以进行生活中油水的分离实验、纯碱的性质实验等。

2.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师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寻找隐含在实验中的逻辑关系,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有趣的家庭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多问为什么,以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做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中,可以提出“为什么石灰水浑浊很快就消失了”“过量的二氧化碳最终生成什么物质”等问题。

3.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让学生自己设计验证实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什么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为什么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4.让化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可充分挖掘化学的生活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例如,可开展食品健康实验、营养成分实验、服装成分搜集探究实验,或开展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验证实验,如84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基于部分学校化学实验条件差的短板,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绍龙.高中化学教学应对新高考改革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19(33).

[2]欧卫强.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33).

[3]施爱彬.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

猜你喜欢
短板教学现状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