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艳
摘 要:目前,数学教学存在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能力;思考空间;教学效率;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80-02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重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对数学案例的合作探究,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建立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优势、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优势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凸显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这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但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围绕章节知识点的课后习题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只掌握基本的习题形式,如果题型稍加变化就不知如何解决。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表现。另外,教师的教学评价也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动态考察。
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要发挥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上。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存在“一言堂”的情况。在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堂中,师生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挥,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另外,数学教学还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也不同。但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而是以“一刀切”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无法夯实基础。因此,这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正视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耐心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案例教学法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注重对案例的选择
在开展数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控案例质量,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一起集思广益,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收集、筛选具有教学价值的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要确保选择的案例在数学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应选择新课改之后编写的、具有广泛社会存在性的数学案例,并保证案例的真实性,能引起学生的广泛思考和讨论。第二,选择的数学案例应紧扣教材内容,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能起到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教师可在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展现复杂的案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的解题方式不止一种,以加深学生的思考。第三,按照數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逻辑加工,加强课堂环节设计,关注数学案例的前后衔接,从而将案例完美地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黄金分割与数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著名的美术或雕塑作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之后再让学生试着分析为什么以上这些艺术作品会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本章的教学主题——黄金分割比,通过展示具体教学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黄金分割不仅是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被应用于建筑学、美容医学和艺术学中,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开展的基础是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淡化自身管理者和权威者的色彩,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堂教学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节奏,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数学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案例开展自主实践和探索,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形象的转换,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举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军事、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形象的认识,对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在具体的练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如对知识的分类能力、检索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因此,教师可将上述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不同教学案例中,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对同一个数学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万五.合作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2020(01).
[2]谭贵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02).
[3]李英.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相结合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9(10).
[4]权振江.试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35).
[5]王波.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