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雳 程红菲 苏晨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城市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商业所浸染,如何处理发展现代商业与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历史城市保护的一个关键问题。历史城市保护与现代商业经济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历史城市风貌的破坏、历史建筑真实性缺失、历史街区交通不畅、景观环境恶化等方面。通过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和商铺形象、增加“体验式”的商业功能、专家工作营的参与形式、有效利用公众人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等保护措施,在完整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协调与商业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尝试构建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商业融合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当前历史城市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历史城市;现代商业;传统文化;保护发展
自19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重视历史城市的保护和更新。我国从1980年代开始逐步实施保护计划,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历史城市的保护及与商业化的结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由于我国的保护工作起步晚,发展不成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城市遗产的保护,研究解决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历史城市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历史城市的商业化发展
历史城市是拥有独特的历史建筑、街区、文化景观,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地位的城市。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增添城市魅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历史城市中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整体环境都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因不同城市中历史资源配置不同,商业化发展大致分为三种手段:第一种为结合旅游开发区形成的“旅游式”商业化,像沿着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北京前门大街(图1),处于从故宫到天安门再到正阳门箭楼等历史文化景观的南侧,结合传统历史街区形成的“旅游式”商业化;第二种为整体开发改造形成具有一定商业模式的“综合整体式”商业化,例如瑞安公司主导开发的上海新天地,结合石库门建筑形成了大型餐饮娱乐休闲区;第三种为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的“创意文化式”商业化,例如北京798创意文化区、北京首钢等,它们将文化艺术类商业改造与工业遗产结合形成创意产业园区。
二、历史城市保护与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一)历史城市风貌的破坏
在利用商业化对历史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很多街区受到原有商业模式的影响,以高盈利的商业店铺作为主要引流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地区特色,商业化模式单一,主要涉及到随处可见的快餐店、低价低质量的综合店,无人问津的黄金首饰店铺以及一些连锁服饰店。造成公众对于历史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印象微浅,对于“城市味道、历史工艺”等代表性的城市元素概念模糊。在广州上下九街区就开设了许多类似周六福的珠宝黄金店(图2),但是店面招牌毫无关西特色。其次店铺为突出个体形象,在立面设计中不考虑整体风格,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招牌布置都与传统式样差异过大,为了标新立异而丢失传统格调。北京南锣鼓巷有些店铺为突出店面特色扩大招牌样式,哗众取宠,与整体建筑风格形成巨大反差(图3)。也有些建筑立面处理简单粗糙,破坏了历史风貌的整体感,有损历史城市形象。
(二)历史建筑真实性缺失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历史城市保留下来的珍贵个体,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在历史城市商业化的过程中,不少开发商为了商业目的盲目打造旅游产业,拆除破坏原有历史建筑大肆兴建仿古建筑。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由旅游公司开发,大部分建筑为仿造清末民国初期的江南建筑,而原有的三个村落被迁到边远地区。有些开发商为了商业目的而过度改造房屋结构,很多传统的房屋梁架遭到破坏,只留下了建筑外表空壳,极大损害了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如上海新天地马当路上的The Odd Couple建筑改造,虽然外部依旧是青砖旧瓦,但内部装修尺度过大,原有建筑的构造和装饰都已经遭到破坏。
(三)历史街区交通不畅
历史城市中的重要地段因历史条件的限制,道路交通体系滞后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在商业化改造中由于规划不当极易造成交通拥堵,旅游出行高峰期尤为明显。例如北京南锣鼓巷的街巷宽度较小,有些店面向外扩展以增加内部空间面积,五一、国庆长假期间拥堵现象非常突出,导致街区的游览体验过差,二次游览人员减少。广州上下九街区因康王南路城市机动车车道的穿越而使高峰时期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必须借助民警的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交通。
(四)景观环境恶化
景观环境直接影响到历史城市的风貌,优美适宜的城市环境是吸引人流的基本要素,脏乱的环境则使人们避而远之,不少城市在商业化过程中忽略了卫生、绿化等要求,致使街区变得脏乱差且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历史城市商业化发展模式
通过对商业化过程中历史城市问题的梳理,借鉴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出历史城市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保护措施(见表1)。
(一)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和商铺形象
商业化过程中,良好的商业配比能够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避免历史城市在商业化驱动下转变为“美食城”等类似的形式。“美食城”经营模式虽然可吸引一大批青年人,但极易造成旅游景点的疲惫而缺少长期吸引力。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需求比例不断增加,城市中保持传统文化特色更为重要,例如定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日本高梁市仍然保留着神社祭祀仪式、松山舞民俗戏曲等传统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民俗等无形的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成为历史街区的一部分,不仅娱乐社区居民还能有效传播地区文化,秋季祭祀仪式中的“滑音拍子”便是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戏曲文化。在古都西安每年都会举办传统的灯会活动,包括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大明官上元宫廷花灯节等,西安的灯会活动逐渐成为新年的旅游文化品牌,推动了西安的传统文化传播。
商铺形象统一规划也是把控历史风貌的重要一环,应尽量不去遮挡、干扰传统建筑立面的细部特点,与建筑整体的风貌相协调,减少突兀感,现代设备的使用应尽量在保证安全条件下利用围挡进行隐藏。广州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三大传统繁华商业中心之一,其更新策略重点在于打造老字号节点,例如传统的陶陶居、莲香楼饼屋、广州酒家等饮食商业节点和十三行、纶章等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商业,以展现1930年代的文化特点。主要商店店招采用竖排挂立外加霓虹灯的形式,并对风格色彩作出了统一规划使街区充分体现关西风情。街区还对老字号进行特别的保护,增加宣传交流和展示空间,充分挖掘历史街区兴盛企业文化特点。此外,为了展示完整的历史风貌,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19年提出拆除过大招牌以及荔枝湾广场周边高层建筑的规划设想。
(二)增加“体验式”的商业功能
“体验式旅游”一词在2001年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用于描述当今休闲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新趋势,它是一种加深游客的多层体验性,丰富旅游内涵的旅游方式。体验式旅游更强调旅游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融人性。据中国旅游网调查显示,当前旅游方式正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旅游消费逐渐趋于个性化,消费心理也逐渐走向成熟。历史城市商业化更新的“体验式”功能,不仅能够增加游客的游览印象还能丰富历史城市的商业空间、传播传统文化。乌镇的古法染布工艺,使游人亲身体验到手工艺文化,欣喜于自己亲手染出的传统镂空型版白浆防染印花,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北京国子监孔庙大成殿的前广场定期举行“释菜礼”——拜师仪式,让青少年身着汉服体会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庄严氛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三)专家工作营的参与形式
历史城市保护中可以采用“专家工作营”的形式进行历史建筑的设计与修缮工作。“专家工作营”是短期内召集各领域的专家驻扎现场,与行政部门和当地群众进行交流,专家组把具体的解决办法介绍给民众,最终形成设计意见稿。日本高梁市专家工作营还与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合作,不仅激发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还能提高历史城市保护与研究的效率,无论是在现场调研还是问卷分析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位于日本冈山县西部的高梁市,从战国至江户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现在依然有类似武家町和商家町等历史街区保留下来。1993年明治大学开始参与高梁市的改造建设,并以“专家工作营”的形式展開,全部工作过程包括:基本信息的收集、现场调查、民意收集、地段和环境分析、具体设计、向民众汇报记录宣传,其研究与修缮工作坚持了20多年,从摸索、反馈到最终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遗产的保护工作(见表2)。
(四)历史景观环境的恢复和整治
景观环境是商业化街区的重要因素,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中提到,街道是伴随建筑而存在的,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空间。街道空间的高宽比直接影响街区的协调感,即使是新建建筑,建筑店面的界限、建筑高度也是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下。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提升街区空间的景观布置,皆应考虑街区通行方式的便利性。此外,内部空间改造也是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更新的重点内容,要充分利用房屋结构特点与商铺间的融合,更要考虑后期的店铺功能空间的二次设计。
洛阳文峰塔位于老城东南隅,始建于北宋、明末毁于兵火,现为清代重建。保护之前,塔周围有许多临时建筑,杂草丛生,还有电线等设施经过,后经过充分酝酿和科学规划,拆除了周边违建民居,综合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在洛邑古城的规划层面将文峰塔重新进行规划整治,所在的商业街区也呈现出新的活力。
(五)有效利用公众人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随着IT行业的发展,网络流量直接影响到历史城市的商业化状况,“名人效应”也会增加游客打卡、拍照、游览的频率。通过网络媒体形式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是当前城市遗产保护的一个新思路。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播放量高达785.7万,70%的观众为青年人,自2016年播出以来考古学专业的报名率明显提升,在2019年更是有10,000多名年轻人去故宫报名就业。历史城市的宣传同样可以通过拍摄类似《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方式,扩大城市的认识度和知名度。
这里有一个鲜活的实例,由一众超高流量小生、实力演员参演的《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开播使西安历史文化再一次走红,与影视剧相关的历史文化类景点,如大唐芙蓉园、永兴坊、华清官、大明官等处参观旅游人数节节高升,涉及的西安传统小吃羊肉泡馍、火晶柿子等销量攀升。各旅游网大数据显示,西安旅游热度上涨22%,飞往西安的机票搜索量同比上涨130%。公众人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对历史城市保护起到了始料不及的促进作用,获得了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效益的双赢。
四、结语
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息息相关,在商业化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历史风貌的破坏,城市中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充分尊重其真实性,疏解交通环境的拥堵和治理景观环境的破败,合理调整商业业态分布,适当增加旅游的“体验”感受,引入专家工作营的改造设计模式,合理保护、开发景观环境,充分利用并科学引导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以期能够解决现代商业化发展和历史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问题,更好地保护历史城市,有效传播城市文化,推动文化自信。
[本文为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课题“北京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UDC2019022024)成果]
(责任编辑:张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