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斐
摘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内容。持续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创新,不断赋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提升三者的有机结合度,充分释放三者叠加的合力效应,是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创造性探索实践,既守正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经验。当前,高质量发展涵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进一步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提升建设质量,放大其合力效应。
关键词:伟大工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守正创新;有机结合;合力效应
中图分类号:D2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2-0025-08
党的建设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各方面建设坚持同时同向发力协同推进,“合力”效应不断释放,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日益落到实处,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收到明显实效。
一、守正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充分释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叠加的合力效应
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在于它是“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在于它的政治纲领与世界观的高度一致,在于它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纪律。重视思想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鲜明特征。“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要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就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武器”,就必须“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述了共产党所必须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党的思想统一必须用党的组织统一来巩固,党“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1]52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和思想武装工作,建设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夯实党的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精准找到自己在整个党的建设总布局中的恰当位置:“党的基础性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创造性,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巩固着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在解放思想中统一全党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全党认识,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自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它突出强调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致力于引导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确保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确保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新时代党的建设主题,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而达到确保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党建目标。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有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问题,有效解决了党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补足广大党员的精神之“钙”,不断强化了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不断提升了广大党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转化为强大的实践伟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准确把握党内制度体系演进的方向和规律,与时俱进地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对党内制度建设不断提出完善要求,奠定原则和框架,牢固树立起全党的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这些都使党更有条件从思想政治上检视、剖析、反思、解决问题,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清除前进路上各种各样的思想“拦路虎”和“绊脚石”,使党更有条件把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贯穿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各方面,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使党更有能力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进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牢牢抓住了党的建设主要矛盾问题,为全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引领社会进步,为全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思想理论支撑,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巩固。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共产党“强身健体”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突出强调要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致力于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着眼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狠抓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持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着力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党员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中,确保党始终能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以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为抓手,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从组织上确保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和组织意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让广大党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有效确保党组织自身的巩固和强大,确保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表率、走在前,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这一强大组织保障作用已经体现在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让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让党员干部不断接受严格组织生活“大熔炉”的淬火锻造,极大改善了党的政治生态,成为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保障。
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的分量更重了,党的制度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党依据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管权治吏,不断创新发展制度,不断取得制度建设新成果,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改革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起来。比如,新时代的制度建设把党章确立为党的根本大法和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极大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完善和落实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制度的各项制度,完善健全“三会一课”等基层组织制度;完善健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等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制度管党、依法治党的目标。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让党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为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监督约束中工作生活提供科学规范,为向积存多年的顽症痼疾开刀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着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极大提高了党化解矛盾、应对挑战、抗击风浪的能力,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严肃查处公开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为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 问题,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提供了充分的党内法规依据。切实推进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解决了管党治党的常态化、长效化问题,为党的各方面建设发挥了立根固本作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性举措,都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自身不变质,确保“打铁必须自身硬”所必须采取的有效举措,无不饱含党的基因和属性,无不聚焦党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既正本清源,又守正创新,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根和魂,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深度服务政治建设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得以扩展和丰富,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新态势,极大增强伟大工程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实质上就是党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时间节点和空间方位,围绕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这条党的建设的主线,以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来具体回答新时代如何贯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党的建设根本原则的历史性课题。
首先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思想建设这一铸魂工程在党的建设中的引领性、贯通性、支配性作用,有效激发了思想建党的引擎力量。三者紧密结合贯穿着“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让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鲜明问题导向,积极应对新形势,破解改革开放新难题的历史自觉,能够确保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极大增强了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思想性、科学性;有效确保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正确方向,特别是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及时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确保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3];确保党的全部理论、思想和行动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确保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方针政策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使党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使党的阶级性、代表性和先进性达到高度统一,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得以发扬光大。
其次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扬了党的组织体系严密的优势。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而从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有效提升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便于将党的组织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放在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上;便于党紧紧围绕自身肩负的历史新使命,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突出问题,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便于党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以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便于党在组织制度、领导体制、活动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更加与时俱进地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而从各个方面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为党的各方面建设奠定更加牢固的组织基础。
最后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4],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还建立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上,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把握之上,建立在制度的强有力保障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从制度上明晰了各级各类党建主体的主责主业,以党的制度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党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确保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进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密切关系,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便于用制度建设巩固扩展党建经验和成果,把党建优势、党建资源、党建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三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贯通,形成了理论武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强大合力,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探索了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基因和时代性特质。对于如何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担负起执政新使命的现实问题,对于如何有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确保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二、把握好时、度、效,进一步提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突出其在推进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放大其合力效应
党的事业既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先进作用的无比宽广的舞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引领党建的崇高使命。党的各项建设必须依据党的政治路线,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建党方略,更加需要发挥好党的各方面建设叠加的“合力”效应,以深度激活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身份标识,让党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深刻体现了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是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思想文化多元交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只有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使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落实获得实体支撑和有力抓手,才能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实践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同时同向发力,才能有效推动党的一切工作更加聚焦到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上,才能使党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更好地放在解决党员干部的政治过硬问题上,放在着力巩固拓展党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上。
抓住思想创新这一关键,不断提高思想建设质量。始终把思想创新放在党的思想建设的首位,既要坚定地遵循正确的理论指导,又要自信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提高思想建设的质量。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本质上是思想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必然贯穿着理论上的新发展、思想上的新解放和精神上的大振奋大焕发。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思想理论的持续创新,不断增强党的理论创造力,不断巩固和锻造推动新一轮伟大觉醒和思想解放的理论武器,真正筑牢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基,确保自觉利用历史规律,科学把握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创新创造,确保我们的视野、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我们始终能提出新理论,以保障我们的伟大事业始终能获得正确思想的指引保障,以保持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利用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执政资源。需要以更加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实现思想路线、工作路线和根本方法的创新,端正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好伟大的认识工具和强大的看家本领,真正做到科学运用馬克思主义补钙壮骨、凝神聚气,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增加活力,不断夯实党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需要在坚持和完善党的思想路线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这一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激发思想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切实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物质力量。
抓住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建设质量。“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5]。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是党执政的重要载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光荣传统和强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思想孕育催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统一完备组织体系的无产阶级政党,拥有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独特组织优势。要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党组织的体系结构、类型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具有结构严密、功能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将千千万万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的旗帜下,将各类社会组织团结凝聚在党的领导下,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要把握好时、度、效,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用好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培训、宣讲、研讨等物质载体,不断创新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让理论武装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发挥党的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优势,把全面从严的精神和要求贯彻到党组织的最末梢,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做到党建主体全动员,从组织上推动全党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好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要继续致力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加自觉地从政治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好、发展好、发挥好,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党的各级组织成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最坚实的支撑和最强大的保障。
扭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健全完善现代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制度建设的质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既要坚持制度自信又不能故步自封,要以必要的自觉、自省,持久保持并不断增强中国制度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优势,创造人类社会制度发展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顺应人民新期待,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建构持续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好制度,建构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开辟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新境界,既要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要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推动制度创新并狠抓落实,是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战略之举、长远之计。无论是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还是作风建设、反腐倡廉,都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用成熟化、定型化的制度体系提供根本保障。目前,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总体看是富有效率的,但仍然不够尽善尽美、成熟定型,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加强正向激励制度建设,尽快将成功经验升华凝练为有效制度机制,形成一整套严密完整、系统集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探索建立促进党员干部忠诚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重大决策论证评估和征求意见等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正确集中的具体制度机制,健全党章、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集中轮训和理论武装方式方法创新等制度,完善遵规守纪、廉洁从政的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工作机制,健全组织生活规范机制、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要把过去分散在党内法规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集中规制、作出总体安排,以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要从完善制度机制、明确标准要求上强化制度落实,形成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认真执行制度的长效机制,保证党的制度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在法规制度的落实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将严密的法规制度贯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供严密的法规制度保障。
要强化各方面建设发力的同时同向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要坚持“六项建设”协调推进、统筹推进、一体推进,深刻理解把握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紧密关联、缺一不可的内在整体性,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要与时俱进推动思想建设,让思想建设成为连接各方面建设的一条红线,成为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的先导性要素,为党的各方面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着力抓好组织建设,发挥好组织力量,激发全党的担当精神和创造热情,让党的肌体迸发出更多活力。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化制度规范,保证制度落实,更加鲜明地体现制度建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贯彻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指导方针,有效地解决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的关键问题,不断夯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政治、组织和制度根基,不断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3]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
[5]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59.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LI Shaofei
Abstract: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the most frequent and universal basic construction contents in the great project of Party construction. It is a creative exploration practice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o constantly endow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with new era connotation, to enhance the degree of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and to fully releas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three. It is a new great project to promote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hich not only upholds the Marxist Party building principle, but also enriches the experience of Marxist Party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vers all fiel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We should further adhere to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highlight the basic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in promoting the new great projec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enlarge the combined effect.
Key words:great project;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organic combination; combined effect
責任编辑:邓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