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宇
摘要: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实际,先后确立并实施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可以从中得到的重要经验启示是,发展战略应当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与不断深化改革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时期总路线;“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2-0014-1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为之不懈奋斗的使命和任务。坚持全国一盘棋,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来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目标的确立、发展路径、实施步骤、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進行了艰辛的探索,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回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启示,既有利于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也有利于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中心内容就是从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时代过渡到以现代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工业时代[1]。然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却步履维艰,对于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而言,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封建主义依然存在,并与外来侵略势力勾结产生了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压在旧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相应地表现为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篇章。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与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政权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能完全断绝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经济联系,因而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国的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是近代中国社会最有觉悟、最进步、最有组织性的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真正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同时并存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多种所有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革命的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农民以外的各种小资产阶级。其中,民族资本一方面受到封建势力和买办资本的压迫和迫害,另一方面又常常需要适应帝国主义殖民地贸易的需要,并依靠封建势力剥削工人阶级,因而具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重性。只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才能够进行最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毛泽东在深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与此相对应,中国要想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就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同时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随着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的性质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既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也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其中基本的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相应地,存在着三种主要阶级力量,即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的力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益壮大。脱胎于旧社会,本来就落后、混乱、畸形发展、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和本企业职工、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则越来越明显。农民阶级之间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需要通过走互助合作道路来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转化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这个改造过程的实质,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农民跟着谁走。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客观地看,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着操之过急的问题,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原来预计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的任务,但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是正确的,通过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把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促进了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指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使国家拥有了强大的资源动员和配置能力[5]。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也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形成与“两步走”战略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使得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等因素成为可能,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虽然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不会发展成为对抗性的矛盾,不会表现为剧烈的阶级冲突,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得到解决。因而与新民主主义时期发展战略的确定主要集中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战略的探索应当集中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
中国是从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革命胜利的,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尚未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90%左右。从数据上看,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约为美国的0.2%, 日本的5%, 还不到世界的0.1%。即使是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1952年,中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上仍低于186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6]。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大机器工业体系,用先进技术代替手工生产,把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建立在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而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就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而在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中,则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确定为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泽东在正确分析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注意到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并提出要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以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7]。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特别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经济建设应当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7]。在1957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归结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
1964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总结和反思“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对中国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外部条件的思考更为成熟。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和“两步走”发展战略,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8]。
“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确立,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使社会主义現代化的目标从工业化发展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面了[9]。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工作重心并未完全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而是延续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停留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上,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进而演变为“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因而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遭到了严重挫折。直到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重申了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具体是:“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8]479。
三、“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和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不但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而且将其规定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将中国经济建设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奋斗目标重新设定为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小康之家”[10]。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1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三大在预期完全有把握到20世纪末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的情况下,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为三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学者认为,“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实质上是对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设想的而未竟的1980—2000年“两步走”战略的继承与延续。“第三步”战略构想则是模糊的、弹性化的,为后续的发展与创新预留广阔的空间[1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过程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提到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总体规划,成为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到了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国已经进入到即将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的深化和完善,确定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规划。
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都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从初步确立进入到完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党的十六大拓展了“小康”的内涵,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即不仅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而且要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堅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也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应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具体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了在法治上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保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作了部署。这样,就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使科学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把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在继承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基础上,第一次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了极为重要的“两阶段”战略安排,从而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了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有学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站在了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后半程”实质是一种“总体性”推进[1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是用“全面”来引领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领域的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也体现在覆盖群体的全面,包括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全面发展[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强调我国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歷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5]。
五、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贯穿其中的一条逻辑主线就是始终以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得到的经验与启示就是,发展战略应当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不断深化改革有机结合。
(一)发展战略应当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
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从来就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强调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邓小平也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6]。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就意味着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当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因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要求我国的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实践是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科学的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使实践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动摇,把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发展战略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在革命时期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也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11]。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前,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虽然所制定的发展战略都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但还没有把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两者协调起来,在实践中存在着重生产轻消费的情况,国民经济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比例失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相应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完善和深化,都明确地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列入发展战略的目标和规划。进一步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17]。
一切依靠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必然得出独立自主的结论。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己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无论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还是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提出,都体现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张独立自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就是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价,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
(三)发展战略应当与不断深化改革有机结合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与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精神制定发展战略,以改革推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实。
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三大改造就是通过变革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解除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改革开放以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从而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我们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密不可分。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只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完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才能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別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要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18]。实践发展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无止境。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改革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此,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参考文献:
[1]罗荣渠.跨世纪的沉思——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4,(1).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武力,李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J].中共党史研究,2019,(9).
[6]贺耀敏.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积极探索——兼论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时代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4,(9).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9]郭德宏.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1999,(5).
[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何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战略安排的演进及其逻辑[J].现代经济探讨,2018,(9).
[13]韩庆祥,刘雷德.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鲜明标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
[14]韩保江,邹一南.中国小康社会建设4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J].管理世界,2020,(1).
[15]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Learning from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UN Jingyu
Abstract: It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find a modern path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alize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people's happiness. Since its founding 100 years ago,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guidance of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has proceeded from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ccording to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has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the general line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three-step" strategy, and the "two-step"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By this wa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united and led the Chinese people in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from standing up and getting rich to getting stronger, and has opened a new phase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n and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Summariz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specific reality of China, reflect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of putting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achiev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general line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three-step" strategy; the "two-step"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責任编辑:邓 喆